郊环隧道
中国上海市境内隧道
郊环隧道(Jiaohuan Tunnel),是中国上海市境内的过江隧道,是上海市域郊环线和沿江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首条连续穿越长江黄浦江的超大直径盾构隧道。
建设历程
2012年11月22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沿江通道越江隧道(浦西牡丹江路—浦东外环线)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意建设郊环隧道。
2014年12月6日,郊环隧道动工兴建。
2016年7月20日,郊环隧道南线盾构“长江一号”始发;12月16日,郊环隧道北线盾构“长江二号”始发。
2018年5月31日,“长江一号”在浦东工作井顺利进洞,郊环隧道完成右线贯通工作;7月27日,“长江二号”完成左线贯通工作,郊环隧道双线贯通。
2019年12月28日,郊环隧道建成试通车。
隧道位置
郊环隧道西起宝山区牡丹江路、富锦路交叉口,以隧道形式向东进入长江,下穿长航码头引桥、国际邮轮码头引桥、炮台湾湿地公园、吴淞导堤以及黄浦江,最后在外高桥滨江森林公园处登陆,与浦东新区外环立交相接,全隧道路段为上海市绕城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1503)组成部分之一。
隧道设计
隧道结构
郊环隧道主要由浦西岸边段、浦东岸边段(含风塔)、圆隧道段、浦东地面辅道、浦西地面附属设施及道路等组成,隧道主路段呈东北至西南方向布置。
郊环隧道为双管单层水下公路交通隧道,江中圆隧道段衬砌结构采用通用楔形管片,在管片环面迎千斤顶处设一高4毫米的凸面以及榫槽,提高管片的局部抗压能力;采用横向连接通道+上下层疏散楼梯模式,典型断面布置为:“上部排烟风道+中间车道层+下部三部分空间( 自左到右分别为纵向安全通道、检修通道、电缆通道)”, 两条盾构隧道间共设置六条横向联络通道。
隧道参数
郊环隧道工程全长8.7千米,其中隧道左线全长6521.563米,右线全长6486米。盾构段圆隧道长度分别为5264.836米和5219.17米,隧道外径15米,内径13.7米,环宽2米,管片厚度65厘米,线路最大纵坡3%,最小转弯半径950米;横断面及规模为:三车道宽度3.75米×2+3.5米,路缘带左侧0.5米、右侧0.75米,安全带宽度0.25米。浦西暗埋段长310米,敞开段长305米;浦东暗埋段长373米,敞开段长225米;暗埋段与盾构段交界处均设置盾构工作井,浦西井和浦东井分别长度为26.8米。
设备设施
郊环隧道大型轴流风机采用变频技术来应对重载交通流量隧道通风频繁开机以节约能源;隧道浦西风塔与上港十四区地块建筑合建,排烟口高度135-148米。
郊环隧道雨水泵房设计由传统的单边设置优化成中间设置,更有利于隧道排水及养护;采用高压细水雾降温系统来解决重载交通流量大、距离长、车辆拥堵情况高等的隧道升温问题。
郊环隧道采用LED作为光源,特别是采用LED光源作为加强照明,比传统光源节能30%以上,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地下工程节能减排水平。
运营情况
票制票价
截至2019年12月,因郊环尚未成环,郊环隧道暂时免费通行。
通行事项
截至2019年12月,因宝山地面接线道路处于施工状态,通行条件较差,在试通车期间,郊环隧道禁止货运车辆通行,货运车辆可继续通过外环隧道过江;禁止沪C号牌车辆通行。
建设成就
技术难题
郊环隧道两台盾构先后通过小沙背涵闸、长江一线大堤、长航码头、国际游轮码头桩基、钢渣层、吴淞导堤、浦东苗圃大堤等,面临三大穿越难点:
一是穿越吴淞口导堤,导堤使用年限已经超过100年,必须克服超大直径盾构穿越过程中对吴淞口导堤造成的影响。
二是穿越炮台湾湿地公园,公园下有厚度不等的钢渣,必须解决其对圆隧道及盾构机受力造成的影响。
三是近距离穿越桩基,隧道沿线需近距离穿越国际邮轮码头引桥、老长航码头和宝杨码头撑杆墩等桩基,必须在掘进过程中采取措施进行保护,防止盾构机穿越过程中对桩基周边土体造成扰动。
科研成果
郊环隧道从环保集约利用、防灾救援体系、施工工艺创新等三方面着手,进行了一系列科技创新。
在隧道环保集约技术利用方面,一是600万立方弃浆通过与横沙圈围项目有效结合,将泥浆与疏浚土混合作为回填料进行处置,实现工程泥浆资源化利用,减轻对环境的影响;二是为了改善超长隧道沥青摊铺的环境控制,引入隧道沥青净味技术,与传统热沥青相比,有效降低沥青和沥青混合料中影响空气质量的气体(SOx,NOx,PM10等)排放幅度大约为40%,从而真正践行“青山绿水”的理念,为创建绿色道路提供了更清洁的解决方案和标准;三是全隧道采用LED作为光源,特别是采用LED光源作为加强照明,比传统光源节能30%以上,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地下工程节能减排水平;四是采用大型轴流风机变频技术对重载交通流量隧道通风频繁开机的节能控制;五是采用高压细水雾降温系统来解决重载交通流量大、距离长、车辆拥堵情况高等的隧道升温问题。
在隧道综合防灾体系方面,一是郊环隧道由52000块巨大的环状管片拼装而成,最深处的埋深达55米,通过管片自防水、弹性橡胶密封垫、管片外侧膨胀止水条等“三道防线”确保郊环隧道滴水不漏;二是多位一体的立体消防救援疏散体系应用,作为火灾设防标准达到50兆瓦且重载交通流量大、拥堵情况高的盾构法越江隧道,形成“间隔830米的横向连接通道+间隔270米的向下逃生楼梯+全线车道板下部纵向逃生通道+全线车道板下部专用消防救援车道”的立体救援模式,圆隧道车道板逃生人员可实现“横向、上下、纵向”的快速逃生,进一步推动完善超大、特长隧道救援体系。
在施工工艺创新方面,围绕工程建设的难点,施工单位相继开展《既有大直径盾构装备安全性能评估技术》、《大深度大厚度GXJ接头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研究》、《沿江通道越江隧道φ15430泥水平衡盾构隧道施工技术综合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开拓了泥浆处置新思路、创新GXJ接头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改进预制“口”字件施工工艺、研制隧道预制烟道板安装机具、创新废旧盾构机改造再出发、实现研发趸船模块化集成泥水处理系统新尝试、超长联络通道冻结管顶管施工工艺创新、明挖段采用装配式侧墙钢模、老长航码头区域拔桩技术;在隧道浦东立交桥梁建设中采用了全预制桥梁拼装技术。从预制小箱梁、钢箱梁、预制盖梁、预制立柱、预制防撞墙到钢管桩,除混凝土承台之外所有桥梁结构构件,均采用了工程预制现场拼装的施工工艺。节省了70%的人工以及50%的工期。
价值意义
郊环隧道将以货运交通为主,与长江路隧道共同肩负“分流外环隧道、缓解区域交通瓶颈”的交通功能,可承担北部地区约60%的集卡越江需求量,成为连接浦西宝山区、浦东外高桥功能区的重要通道,并成为大浦东地区与长三角区域直接、快速的联系通道。(东方网 评)
郊环隧道的建成通车,不仅是郊环线闭合的重要节点,还将有效缓解外环线的交通压力,并为外环隧道大修创造条件。(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7 20:32
目录
概述
建设历程
隧道位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