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亦秋自幼读过三年多私塾,同时跟王秀庭先生学汪派(汪笑侬)京剧老生。1925年拜马祚麒为师跟班学艺,又经诸多老师指点,技艺渐长。郑亦秋嗓音宽厚宏亮,唱、念、作具佳,十三岁就享誉鲁南和苏皖一带,后又在蚌埠、徐州、连云港等地搭班演戏。一九二九年因嗓败,离开师父到江苏新浦更新舞台,拜
刘奎童为师学
麒派老生。1930年,经上海赴武汉在
老圃西舞台搭班,之后又在湖南、湖北各地演戏。
1937年春由湖南常清赴湖北宜昌,后转沙市,与名家
刘筱衡、
刘奎官、小杨月楼、毛韵珂、
毛剑秋等有过长期的合作。在保卫大武汉期间,
郭沫若、田汉等同志组织戏剧界抗敌协会,沙市也随之成立荆沙分会,各剧种纷纷成立宣传队,郑亦秋先生被选任抗敌宣传第一队队长,1939年6月由宜昌赴广西桂林演戏。1939年
昆仑关战役后,桂林戏剧界发起南路劳军团,郑亦秋先生被推选为副团长赴桂林、柳州、迁江和昆仑关一带的前线慰问演出,鼓舞抗战将士抵御日寇。1941年参加田汉同志组织的文艺歌剧队,赴长沙、湘潭、衡阳等地演戏,并主演田汉先生剧作《岳飞》《双忠记》,导演、主演《明末遗恨》《卧薪尝胆》等新戏宣传抗战。当年12月初应邀到江西吉安,1944年夏到赣州,年末到会昌。1945年抗战胜利后,再回赣州,在新赣南戏院演戏。这期间受上海一带新剧运动影响,积极排演了《江汉渔歌》《岩山恨》《钗头凤》等新戏。1947年到南昌,不久又回到赣州,1948年秋到吉安直到解放。
1949年7月应田汉同志函召到北京参加文化部戏曲改进局艺术处工作。12月26日被调到华北平剧院任专职导演。1950年初参与组建戏曲研究院,任院部委员兼教导室主任。8月29日,《新戏曲》月刊编委会召开“如何建立新的导演制度”座谈会。之后一直从事戏剧导演工作,成为我国戏剧导演体系与戏剧改革的先驱和开拓者。
1951年初成立
中国戏曲研究院,原京剧研究院分为两个团,郑亦秋先生任实验一团编导科科长。1953年两个团合并成立中国京剧团,郑亦秋先生任导演教练科科长,参加整理传统剧目。
1955年春,中国京剧团撤消,成立戏曲研究院,郑亦秋先生任艺术室导演组组长。同年秋,戏曲研究院又分为
中国京剧院等五个单位,郑亦秋先生担任中国京剧院艺术室导演组组长至退休。
1953年至1965年,郑亦秋先后与
梅兰芳、
马连良、
谭富英、
裘盛戎、
李少春、
叶盛兰、
杜近芳、
袁世海、
张君秋等京剧艺术家多次成功合作,为梅兰芳先生导演京剧《
穆桂英挂帅》,又为
欧阳予倩先生的剧作京剧《
桃花扇》(杜近芳、叶盛兰主演)作导演,成为仅有的与北“梅”南“欧”合作的京剧导演。他导演了《
白蛇传》《
白毛女》《赵氏孤儿》《
西厢记》《
穆桂英挂帅》《
桃花扇》《
桃花村》《
初出茅庐》《
杨门女将》《
满江红》《
九江口》《
谢瑶环》等四十余出影响较大的新编或改编戏,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
1959年5月23日,昆曲《渔家乐》座谈会召开。5月27日,京剧《
穆桂英挂帅》座谈会召开。1960年,京剧电影《
杨门女将》开拍。
文革后又导演了《
蝶恋花》《
李清照》《锦车使节》等剧目。还为驻京部队剧团,北京市剧团及外地剧团辅导、排戏、讲课等。在第四次文代会当选
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
1980年担任文化部直属院团汇演剧目京剧《巧县令》艺术指导并获文化部颁发的荣誉奖。1991年9月30日,文化部振兴京剧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1994年9月7日因患肺心病医治无效去世。
《
白蛇传》《
白毛女》《
赵氏孤儿》《
西厢记》《
穆桂英挂帅》《
桃花扇》《
桃花村》《
初出茅庐》《
杨门女将》《
满江红》《
九江口》《
谢瑶环》《
蝶恋花》《
李清照》《锦车使节》等四十余出影响较大的新编或改编戏,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
郑亦秋不像一般京剧导演以说戏为主,而是采取话剧的导演手法,从唱腔、动作、画面、人物刻画以及化妆等多方面进行编排设计,力求达到剧本的要求。他毕生导演剧目共五十余出,为我国戏剧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