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仁卿出身武人家庭,
高丽高宗丙辰年(1256年),蒙古兵侵犯高丽,一直打到郑仁卿家乡附近的稷山、新昌一带,年方弱冠的郑仁卿应募参军,夜袭蒙军,屡立战功,成为队正。其后,他学习蒙古语,因此在至元六年(1269年)高丽世子王谌入朝蒙古时,以“摄校尉”的身份扈从,回国时到达鸭绿江对岸的
婆娑府时,就听说
林衍废黜
高丽元宗的消息。王谌一行不知消息真伪,队是否渡江回国发生争议。郑仁卿先行潜回国内,来到他父亲当时的任地麟州(今朝鲜平安北道
新义州),证实了林衍擅行废立的消息。他渡江回到王谌身边后,在“从臣皆思归犹豫”的情况下,力劝王谌返回开平,请求
忽必烈出兵讨伐林衍,恢复父王元宗的王位。据说还首次提出了“
厘降公主”的请求。
总之,郑仁卿在元宗父子转危为安的过程中立下大功,在翌年回国后升为散员兼御牵龙行首。至元八年(1271年)拜郞将兼世子府右指谕,“常出入禁闱,眷注益厚”。至元九年(1272年),授将军之职,并正式成为内侍(国王近侍).。
王谌入质元朝时,曾请求让郑仁卿随行,元宗不允。到了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宗死,王谌回国继位,是为
忠烈王,怀疑郑仁卿对自己的忠诚度,以致让郑仁卿赋闲数年。但到了至元十五年(1278年),又重新启用郑仁卿,拜为将军兼典法总郞。至元十九年(1282年)升大将军,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拜摄上将军,翌年超授鹰扬军上将军兼军簿判书,策一等功臣。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后历任三司使、密直司副使兼典法判书、副知密直司事等职。他还在忠烈王的奏荐下,被元朝任命为武德将军、
征东行省理问官。
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郑仁卿出任西北面都指挥使,镇守刚回归高丽的西京平壤(原元
东宁府)。同年哈丹攻入高丽,郑仁卿从西京逃到江华岛,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六月任同知密直司事。当年,有元朝权贵要求他献出自家女子,被他拒绝,于是在元朝的压力下,他被流放海岛。
大德三年(1299年)三月,忠烈王念其昔日功劳,授判三司事。七月,授知都佥议司事,九月,授佥议参理,十二月,授佥议赞成事,成为宰相。翌年,他从元朝
贺正归来,报告他听到的元朝中书省内的议论,却因此得罪了忠烈王的宠臣,被迫致仕,淡出政界。
大德九年(1305年)九月,忠烈王考虑到他之前的功劳,授予他壁上三韩、三重大匡、推诚定策安社功臣、都佥议中赞之衔,此时郑仁卿已得病,于十二月十七日卒于家中,享年六十九岁。谥号襄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