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修钤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郑修钤 ,1946出生,福建福州人。1967年毕业于福州工艺美术学校,后进四川美术学院深造,擅长漆画、漆艺。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福建省优秀专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代表作品有《布达拉宫》、《闽江之滨》、《渔舟唱晚》、《憩》、《青针刻仿西汉图案三角脱胎瓶》、《仿西汉针刻图案》、《青针刻图案五层盒》、《四扇八哥花鸟围屏》等。
人物简介
郑修钤 ,1946出生,福建福州人。1967年毕业于福州工艺美术学校,后进四川美术学院深造,擅长漆画、漆艺。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福建省优秀专家、高级工艺美术师。
代表作品有《布达拉宫》、《闽江之滨》、《渔舟唱晚》、《憩》、《青针刻仿西汉图案三角脱胎瓶》、《仿西汉针刻图案》、《青针刻图案五层盒》、《四扇八哥花鸟围屏》等,曾连续六届入选全国美展。其中,1994年《憩》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1999年《布达拉宫》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银奖。其作品分别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福建省美术馆、福建省工艺美术珍品馆及前苏联东方艺术博物馆收藏,作品《春、夏、秋、冬》陈列于人民大会堂台湾厅,被评为优秀工艺奖。发表有《谈针刻技艺的推陈出新》等多篇论文。
相关新闻
苦心钻研扬针刻
采访当日,我们如约来到郑修钤大师居住的小区,却打不通他的手机。多方打探后得到他家的座机,才知郑老师当日准备创作漆画,故而将采访事宜“抛之脑后”。我们在感叹郑修钤忘我创作之外,也佩服他的刻苦钻研精神,也许正是他这种忘我的精神,才能让失传两千多年的汉代针刻技术得以重见天日。
在交流中,我们了解到早在1968年郑修钤刚从学校毕业之初,就进入了福州市第一脱胎漆器厂工作。刻苦努力的他很快从同事中脱颖而出,短短三个月就被调入了设计室。当时设计室包括他才三个人,其余两位均为从艺多年的老艺人。郑修钤异常珍惜设计时光,经常谦虚向前辈学习,他这种热爱创作的精神得到了领导的赏识。1972年,年仅26岁的郑修钤从工厂众多工人中脱颖而出,被选派到湖南长沙参加复制马王堆文物的装饰工作,当时同行的还有三位厂里的技术人员。
“我们简直不敢相信,两千多年了这些东西还这么好,当时的设计以及想象力不输现在。”郑修钤谈起长沙马王堆文物复制工作马上变得神采奕奕,非常兴奋地为我们介绍当时的情况。
能够近距离接触汉代漆器,兴奋之余郑修钤特别珍惜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经常蹲在棺木前认真观摩漆棺上的图像,“我的心比较静,心思也比较细腻,经常蹲在棺木前,一蹲就很长时间。”也正是如此,郑修钤承担了当时大部分的精细活。1972到1974年间,郑修钤先后五次去长沙参与马王堆文物的复制工作,是唯一一个全程参与的技术人员。在复制过程中,郑修钤尝试用多种手法去模仿漆棺图像,但都不尽人意。“我当时就是不断的模仿,买了好几种针,一直去尝试。”在他的悉心观察和苦心钻研下,他发现针刻技术必须在漆器制作过程中,在漆灰上用极细的针进行雕刻才可以完成。这一发现,使得郑修钤成为第一个成功掌握失传了两千多年的汉代漆艺针刻技术的人。忆起过往,郑修钤如数家珍:“我记得当时用的是青岛红叶牌的针。因为这种针的钢好,不会太软也不会太脆,坚硬度适中,很适合马王堆汉墓文物复制工作。”
1972年,掌握汉代针刻技术后,郑修钤回到福州后马上到仓库里取出了由文革前老艺人脱胎出来的六角花瓶、方盒、圆立盘等,并运用汉代针刻技术进行创作,把汉代针刻技术与现代漆艺结合起来,使针刻技艺成为福州漆艺的一项新技艺。六角花瓶等针刻作品创作完成之后,一经亮相就获得了同行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交流中,郑修钤还谈起了一个小插曲。1973年,在参与马王堆文物复制工作期间。外交部给福建省下达了一个任务,绘制一幅漆画《柬朝友谊》,作为西哈努克亲王访问朝鲜时赠送给金日成的礼品。最终,年轻的郑修钤接下了这个任务,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绘制完成,受到了外事部门的肯定。
“我很刻苦,我的确为现代漆艺做了一些贡献。”提起自己能成为马王堆针刻技艺传承人,郑修钤很是自信,也不否认自己创下的成绩。
巧遇伯乐显才能
在郑修钤的身上,我们看到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无数日夜的钻研以及坚持不懈的恒心。但有时候,成功也需要一位发现才能的伯乐。
1946年,郑修钤出生在福州马尾亭江西边村一位贫苦家庭,排行老三。小时候的郑修钤就表现出了极大的艺术天赋,他爱画画,特别是花鸟画,一些邻居经常把自己的伞拿过来让郑修钤在上面画上花鸟,既别致又好看,甚至有些人还闻名前来请他去家里帐眉上画画。
很快,郑修钤就到读初中的年龄,在叔叔的资助下,他进入福州亭江中学读书。在这里,他遇到了蔡国炳老师——他的伯乐。蔡国炳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喜欢美术,故而也非常喜欢有美术天赋的学生。“我初中时学习很好,一直是班委,也很懂事。念初一的时候,每周有两节素描课,蔡老师看我画得不错,就叫我每周日都跟他学习。”蔡国炳也不收他的学费,贫苦的郑修钤就经常从家里带点米和地瓜给老师当作回报。郑修钤很珍惜学习的机会,几乎次次皆到。在这里,他学到了全套的美术启蒙知识以及受用一生的艺术修养。
然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虽然郑修钤在美术上有不错的造诣,但因为家境贫寒,不得不在在初中毕业后去做木工以减轻家里的负担。郑修钤虽心有不甘,却无能为力。
所幸,金子不会永远藏于沙底。有一天,郑修钤在做木工活的时候,被出来散步的蔡老师看到了。见到昔日引以为豪的得意门生居然在此做苦力,蔡老师感到异常心痛,问明原因后,蔡国炳老师劝郑修钤,“你去工艺美术学校念书,不仅免学费还有奖学金。”郑修钤正打算晚上回家和父母商量,回到家却看到蔡老师正做着父母的思想工作。
重新获得学习机会的郑修钤马不停蹄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中,接着到福州参加考试。在素描考试阶段,监考老师发现郑修钤的素描画得很不错,当即告诉了校长。校长观看后也是非常满意,当场拍板告诉郑修钤学校已经决定录取他,回家等通知就好了。就这样,在蔡国炳老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郑修钤顺利通过了考试,进入福州工艺美术学校的雕塑专业就读。
从此,郑修钤得到系统学习雕塑专业知识的机会,真正踏上艺术之路,开始搭建起自己的艺术殿堂。在此后的艺术岁月里,他逐渐攀上艺术的高峰,成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并多次出国学习国外漆器制作技艺,融会贯通到自己的漆画技艺中,成就自己的艺术修养。
声名远播淡名利
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郑修钤不仅把针刻技术发扬光大,更是多次出国考察他国漆艺,以促进我国漆艺的发展,还巧修了尼泊尔国礼。在此过程中,郑修钤的名声大振,扬名海内外,但他并不为声名所累,反而愈发低调地潜心修行于漆艺世界。
1984年,38岁的郑修钤被选派赴日考察日本的现代漆艺。在为期一个月的考察时间里,郑修钤参观走访了日本各地的漆器制作坊。日本的漆器工艺可追溯到绳文时代,风格优雅简炼,加工工艺坚固,平面立体皆制作纤细优美。日本漆艺让郑修钤大饱眼福的同时,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灵感。
2004年,法国巴黎举行“中国文化年”,郑修钤创作的《渔舟唱晚》、《冬韵双口瓶》选送参展,特别是《渔舟唱晚》,受到多名外国友人的询价。多次出国的经历在扩大郑修钤视野的同时也丰富了其创作题材。他在回国后又把自己所见所闻运用到漆画中,创作出了一批外国景观作品,如《富士山》、《罗丹博物馆》、《摩纳哥海滨》等题材的作品。
2005年,尼泊尔政府通过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将五扇受损的漆器屏风送到中国外交部,希望能进行修复。这就是著名的“博古屏风”,原为上世纪50年代福州公私合营脱胎漆器厂集体创作,是毛主席于上个世纪60年代赠送给尼泊尔国王的礼物。郑修钤从多位候选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脱颖而出,承接了修复任务。“因为气候原因,有些地方已经开裂,这还是比较容易修补的。怎么使脱落的颜色恢复如初,却是一道难题。”郑修钤介绍说,特别是国礼上青铜器的各种不同色彩比较难以把握,经过多次琢磨,郑修钤用烟熏过的银箔碾碎,磨成粉,再筛过一遍之后调在大漆里面,终于把厚重的青铜质感表现了出来。不仅如此,器物上许多装饰有复杂的拐角和弯曲的地方,要使得它们在色调上看起来完全一致,郑修钤不得不一边打着手电一边进行修复。五扇博古屏风在郑修钤的巧手修复下,重放光彩,展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华,并得到了同行的赞扬。
“当时如果我把这段修复国礼的时间来进行漆画创作,所创造出的经济效益会更高。但我们不能用这样来计算。”谈起创作与市场的碰撞,郑修钤这样衡量。是啊!他就是这样一个注重传统工艺的人,2006年退休后,郑修钤在家成立了漆艺工作室,并受聘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和福建高等商业专科学校,从事漆艺教学工作,把漆艺传承给更多热爱漆艺的年轻人。他的人格和艺术造诣值得许多从事艺术之路的后辈学习,谈及漆器的未来,郑修钤信誓旦旦地说:“全国现在有很多高等院校都开办了漆艺专业,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将进入这个行业。漆艺这门传统艺术的未来会越来越美好!”是啊!只要有郑修钤这样热心漆艺的大师存在,就一定能把漆艺传承并发扬光大。
参考资料
郑修钤:“钤”心修炼扬漆艺美名.人民网福建频道.2014-04-30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6 20:50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