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兰
清代翰林院士
郑家兰(1772~1860),字正初,号秋皋,广东丰顺县人。嘉庆十三年(1808)中进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授福建邵武县知县。郑家兰辞官归里后在韩山书院讲学,岭东隽秀之士,多出其门下。
人物简介
乾隆三十七年(1772),少年家贫,但天资聪颖,他的叔父梅川资助他入学。16岁时为秀才,旋由廪生考取举人,乾隆五十三年(1788)中举亚元,嘉庆十三年(1808)戊辰科登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授福建邵武县知县。有政声,当地人民为他建生祠。充当福建乡试同考官,极力推荐曾元海,终获选,后来果然成立了进士,时人皆佩服他有先见之明。后曾元海督学于广西,派人到郑家兰的家乡,为郑建一座“太师第”。
在官清操自持,多施惠政,民赞称之为郑菩萨。归里后受聘为韩山书院主讲,岭东优秀之士多出自其门下。工书法,楷行兼美,为世所珍。他的行书《咏梅》匾,今藏于丰顺县博物馆,著有《正初文集》四卷。
人物生平
郑家兰,丰顺县隍九河村人。家贫,由其叔父资助入学,16岁中秀才,旋由廪生考取乾隆戊申(1788)科举人。于嘉庆十三年(1808)中进士。因其貌没有“官相”且脚跛,遭到应试举子的妒嫉和当权者的非议,想方设法伤害他,闹得京师轰动。皇帝闻知,降旨召见郑家兰,当殿出题面试。郑家兰接过卷子,挥笔疾书,一气呵成。文章如行云流水,满纸经纶,皇上颇为赞许,又观察他仪表举止,令他进三步退三步,他脚跛不能退,退即倒地,便跪下奏道:“万岁,退不得。”皇帝大怒道:“放肆!逆旨当罪!”郑家兰从容奏道:“学无止境,读书人只有上进,那有后退之理!我已立下宏愿,此生有进无退,故宁愿冒死违旨,才不失读书人的气节。”语出惊人,皇帝大喜,遂授翰林院庶吉士。
郑家兰任福建邵武县令时,体察民情,秉公断案,拒绝贿赂,深得民心。有兄弟俩人,因争夺祖业和家产而各持刀斧相向,虽多次投诉,均因前几位县官受贿而未获公正解决。郑家兰上任后接理此案,认真查阅卷宗,还亲往该兄弟俩家中详察,邀集乡绅商讨,并对此兄弟俩晓以“兄弟本是同根生,应该亲如左右手”的大义,秉公为其分配家产,使其兄弟俩甚满意。事后,兄弟俩抬上珍贵的礼品和白银到县衙酬谢郑县令,均被婉言谢绝。
郑家兰充任福建乡试同考官时,见秀才曾元海才思过人,谈论时势具有真知灼见,大为赏识。而当时正、副主试官均不同意取他为举人,郑家兰却据理力荐。后会试,曾元海中进士,选入翰林院。时人皆佩服郑家兰。
郑家兰初任邵武县令。按规定,凡新旧县令交替,需盘查常年官仓储谷、存款,以明责任。郑家兰视各仓库封条仍旧,仅盘查几仓,发现无异,未再认真逐一查看,便行结报。任满交接,逐仓清点,原来未查的备仓大多空无所有,缺欠甚重,而他在官清廉,囊空如洗,因赔赏不清而被解职。郑家兰在任时,同情百姓疾苦,兴办福利事业,深得民心,离任之日,百姓夹道欢送,并建生祠纪念,并称他为“郑菩萨”。
郑家兰革职归乡后,在潮州韩山书院讲学,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他擅长书法,楷、行兼美。今丰顺县博物馆还珍藏他写的《咏梅》匾。著作有《正初文集》4卷。
轶事典故
一身正气 两袖清风——清代太史郑家兰
郑家兰(1772~1860年),字正初,号秋臬,丰顺留隍九河人。清代翰林院庶吉士,授邵武知县,嘉庆年间韩山书院主讲。郑家兰为官清廉,体恤民苦,颇有政声。县志有载:“郑家兰在官清操自持,多惠政,民咸称其为郑菩萨。”民间流传许多关于他的传说。
郑家兰从小天资聪慧,喜爱读书,怎奈出身贫寒,家庭生活困窘,难以供读,幸得他的叔父梅川见他聪明好学,便资助他入学,并对其悉心栽培。少年郑家兰对此倍加珍惜,刻苦读书。加之他出身贫苦,对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深恶痛绝,立志考取功名后,要为民兴利除弊。由于潜心读书,并且资质聪明,他16岁时便考中秀才,并随即又由廪生考取举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他荣登进士。
郑家兰少年立志,终得如愿以偿。然而据传当时考中进士时,却惹出一场风波。因为他长得瘦削,没有半点官相,究竟是出于瞧不起还是出于嫉妒,故而应试举子群起而攻之,说他的功名是贿赂考官得来的,如果让他这样的人当官,就会有辱朝廷威仪和官场名声,一时间京师轰动。皇帝立即降旨召郑家兰当殿面试。据传,郑家兰上殿参拜时,皇帝见他骨瘦如柴,心中先自不悦,顺口而出:山中柴,有皮无肉烧火棍。郑家兰应声而答:崖上竹,钢筋铁骨撑船竿。皇帝微微点头,遂出一题当殿考郑家兰。郑家兰接过卷子,略一沉吟,便挥笔疾书,一气呵成。皇上接卷一阅,只见文章如行云流水,论说精辟入里。果然才高八斗,满腹经纶,外界谣传不攻自破,皇上心中转喜。接着,皇帝为观察郑家兰的举止,便命他进三步,郑家兰阔步进了三步。皇帝又命他退三步,谁知郑家兰却跪下奏道:“万岁,退不得。”满朝文武大惊失色,主考官更为郑家兰的胆敢逆旨捏了一把汗。皇帝果然大怒斥责:“放肆,为何退不得?”郑家兰却从容奏道:“万岁呀,臣深知学无止境,真正的读书人,只能向前,不能退后。我已立下誓愿,此生有进无退。今宁可担当违旨死罪,也不能失却读书人的气节。”此言一出,文武百官无不佩服。皇帝也感慨地说:真翰林也!于是,郑家兰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
直到现在,郑家兰的“读书人有进无退”的故事在他的家乡中广为流传,成为佳话。
三年后散馆时,郑家兰授福建邵武知县。他为官清正,拒绝贿赂和送礼,不但依法秉公断案,而且善于用情义感化人,使当地积案日减,政通人和。其中有一案例,在其家乡誉为美谈。
据传有一次,当地有兄弟二人为争夺祖业发生纠纷,刀斧相向,险些酿出人命。后来双方到县衙打官司。因为一向受“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恶习影响,俩人都事先分别暗中送银子给县太爷。郑家兰不动声色,收起了银子。那俩人暗自欢喜,都以为自己有便宜可占。审案开始,事先已经暗中访查过案情的郑家兰,升堂后却不问缘由,只命衙役将兄弟俩每人的一只手连锁在一起,然后搁置一旁不予理睬。兄弟俩心中纳闷,又因心中各自有怨恨,便互不言语。不久,其弟内急,便嚷嚷起来,要求解开锁让他去撒尿。郑家兰却对他说,锁开不得,若要解手俩人须当同去同回,其兄则称不去。僵持之中,其弟再也憋不住了,只好央求兄长同去解手。就这样,兄弟之间的怨气消了大半,并且心中已经多少揣摩出县太爷的良苦用心,脸上都有悔意。郑家兰这才吩咐衙役开锁,并因势利导,用情义开导他们说:“兄弟本是同根生,如同左右手,怎能因为争夺家产互相伤残?更不能用银子来行贿。今饶你们无知,放你们回去,好好商量分家产的事,互让互谅,分好后再来见我,若再争执,重责不饶。”说罢将银子如数退回,并放了俩人回去。
兄弟俩深受感动,回去后果然老老实实照县太爷的吩咐去做,互让互谅分了家产。为了报答县太爷的恩典,兄弟俩人又合备一份礼物,前来县衙酬谢。郑家兰再三推辞不受,俩人跪着不肯起来。当时恰巧郑家兰的哥哥从家乡来在县衙,要向家兰讨银钱回家过年。他见家兰再三推辞,就躲在屏风后,轻轻敲了两下,用家乡客家话低声说:“家里无钱过年,好收起来了。”可是郑家兰假装没听见,只收了一壶酒,当作为兄弟和睦的庆贺,其余钱礼一概不受。事后,其兄很恼火,嘲讽家兰说:“别人做官,家财万贯。你做官却在家里喝清水粥伴咸菜,原来是连人家送上门的你都不要。如此做官有何益,不如回家种番薯!”郑家兰耐心对兄长说:“做官要做清白官,不义之财万万要不得。”因为他为官两袖清风,只好支借下月俸银,打发其兄回家。
在邵武任上,郑家兰兴利除弊,多有惠政,深为当地民众爱戴,当地人民为他建生祠以供祀奉。
郑家兰在任福建乡试同考官期间,有考生曾元海参加乡试。郑家兰通过监考,发现曾元海才思过人,学识出众,大为赞赏,认为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主副考官均对曾元海不合意,对其应试的文章并不看好,无意录取。郑家兰唯才是举,面见主试官,陈述曾元海才学出色,诗文俱佳,策论有真知灼见,且联科皆捷,将来必大有前途,竭力推荐。最后,曾元海中举。会试时,曾元海果然考中进士,入翰林院,后来任广西学政。时人皆佩服郑家兰慧眼识珠,有先见之明。
后来,曾元海派人到郑家兰的家乡,为家境贫寒的郑家建一座“太史第”。师生情长,传为佳话。
郑家兰本来是怀着报国报民的抱负走入仕途的,谁料官场险恶,使他蒙受一场不白之冤。纰漏出自到邵武上任后的交接上。据传,当时在盘查上一任的粮库库存时,在粮官事先安排下盘查了几个仓库,见帐目与仓储相符,其余各仓封条都完好无损,郑家兰以为不会出差错,便按帐结报交接。谁料其余各仓都被上任掏空殆尽,让郑家兰蒙受粮库亏空,涉嫌中饱私囊之罪。幸得当地民众对郑家兰口碑甚佳,为其鸣冤。皇上派钦差到邵武勘查,果然听到民间一片对郑家兰的爱戴之声。后郑家兰终被罢官归里。临别时,当地百姓夹道惜别,依依不舍,皆称其为郑菩萨。
又有一传说,说是郑家兰在任期间,邵武闹天灾,民不聊生。郑家兰几番上报灾情,可是迟迟不见回音。他深知朝政腐败,官吏只顾敲诈敛财,哪管百姓死活。眼见饿殍遍野,郑家兰心急如焚,为救民于水火,决定冒死开仓救民。于是便下令打开邵武粮仓,分粮给灾民。饥民死里获救,无不感恩戴德。上司闻讯大惊,上表诬告郑家兰私吞国库粮食。皇帝大怒,要以贪污罪将郑家兰处死。幸得郑家兰的门生曾元海深知自己老师的为人,竭力为他上表申辩,朝廷终于派钦差下去查察。钦差来到九河村郑家兰家乡查访,行至九河岭,遇见一村妇,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在山上割山草,便上前问路。那村妇一听家兰名字,面色凄楚,说不出话来,只用手往岭下一指。钦差来到村里,乡绅慌忙寻找郑夫人迎接。正好郑夫人挑着山草回来,原来正是钦差在岭上碰到的村妇。郑夫人在乡绅帮助下摆案伺候,可是她在屋里翻了半天,也没有件象样的衣服可换,只好用清水抹去尘灰,系上出嫁时用的围裙,拉着她赤身露体的儿子拜见钦差,那形状叫人心酸。所谓“翰林府第”还是祖上留下的狭窄破旧老屋,家中唯见破衣衫烂草鞋,如此清贫,何来贪污?钦差回朝如实申奏。皇帝才赦了郑家兰死罪,削职归里。
郑家兰归里后,主讲于潮州韩山书院。他淡薄名利,执教杏坛,倾心治学,岭东优秀之士,多出其门下。他擅长书法,楷、行书兼美,为世所珍。他的行书《映梅》匾,笔法端庄,今藏于丰顺县博物馆。著有《正初文集》4卷。其诗文流散于民间,现录其诗一首如下:
题郑伯霖遗照
维公之学,名重于庠。
维公之望,誉隆于乡。
维公之德,子孙蕃昌。
维公之泽,俎豆馨香。
维公之貌,公之神亦藉妙绘,以垂久长。
后之人见而思望而拜,谁不肃敬而徬徨。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7 17:56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