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客家文化与华文文学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10月16日,主要学术力量由文学院和历史与考古系教师组成,研究人员为8人。在
客家文化研究方面,1992年,
中文系和历史系相关教师成立了客家学研究中心;1995年,以郑州大学有关研究人员为骨干,我们成立了中原客家研究会,并于1996年召开第一次客家学研讨会,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郑州大学客家文化与华文文学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10月16日,主要学术力量由文学院和历史与考古系教师组成,研究人员为8人。
客家文化与华文文学的研究,皆为近年来新兴的边缘学科,他们有着共同的民族文化的研究背景,也有各自不同的学术特点。客家作为汉民族的一个民系,它与中原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是河南的客家学研究的重点。华文文学作为一门正在走向独立的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它对于塑造中华民族文学的整体形象,加强全世界华人的民族凝聚力,特别是促进海峡两岸的统一大业,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2003年10月,郑州大学客家文化与华文文学研究所正式成立。首先,本所积极参加了是年秋天在河南郑州举办的世界客属第18届恳亲大会的活动。由郑州大学、河南省侨联、河南省台办、河南省客家联谊会共同主办的“客家与中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是这次客属恳亲大会的重要活动项目之一,本研究所主要参与筹备和主持了在郑州大学召开的这次学术研讨会,全国
侨联副主席唐闻生等省内有关领导到会并表示祝贺。本研究所在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于会前编辑出版了由贾连朝省长作序的《客家与中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对客家的历史、民俗、教育、语言、宗教、文学艺术以及客家姓氏源流、客属事业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所研究人员提交的学术论文,诸如《客家与中原文化简论》(崔灿)、《客家先民文化传统透视》(安国楼)、《台湾客家文学与中原文化精神之倚重》(樊洛平)、《客家情歌的多彩画面》(刘福智)等,受到了与会代表的好评。这次研讨会被多家新闻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反响;会后,全球客家崇正会联合总会执行会长黄石华先生又特别给本研究所发来祝贺会议举办成功的感谢信。
其次,本研究所有关人员继续参加相关领域的会议与活动,不断撰写新的论文,以深化学术研究。2003年11月,崔灿教授到闽西永安参加“中国客属第二届恳亲大会,之后到连城县考察两周;又赴江西赣州考察,为赣州师院中文系做了“客家与中原文化”的学术报告,并被聘为该院“客家研究所”客座教授。2004年10月,崔灿教授、安国楼教授将赴江西赣州市参加“世界客属第19届恳亲大会”。
2004年2月,樊洛平教授在中国作协等单位在广西南宁主办的、由两岸学者共同参加的“台湾作家杨逵研讨会”上,宣读论文并主持分场学术研讨;2004 年9月,在山东威海召开的“第13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樊洛平教授提交论文并作学术发言,另当选为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新设立的女性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