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一零一中学(英文:ZHENGZHOU NO.101 MIDDLE SCHOOL),简称:郑州市第101中学(原名:郑州铁路一中),始建于1929年,是
郑州市历史最悠久的中学,是河南省首批示范高中。
历史沿革
郑州市第一零一中学治学严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成绩突出。
前身是
1929年创建的
平汉铁路郑州扶轮中学,
1930年改为铁道部立郑州扶轮中学。建校初,学校就提出“学为万人役,行率天下先”的办学宗旨,于1937年在学校成立了中共
郑县县委领导下的第一个地下党支部,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下,她的许多学生走上抗日前线,走向延安,投身革命事业。
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于
1938年开始先后辗转于西安、汉中、堡城张寨,经过5年的颠沛流离于
1942年迁至
陕西省蔡家坡。期间,学校虽迁徙多次,但优良传统没变,教师以教学水平高,教风严闻名,学生以刻苦努力著称。学校爱国热情高涨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1950年,郑州扶轮中学改为蔡家坡铁路子弟中学。
1952年,原郑州扶轮中学的部分教师回到郑州,在东三马路原扶轮中学旧址重建郑州铁路职工子弟中学,简称郑州铁中。期间,学校曾设立三个分校(
1953年在开封设分校,
1955年独立为开封铁中;
1954年设立新乡分校,1955年独立为新乡铁中;
1957年学校由东三马路迁到陇海东路187号现址。
1962年再在郑州设立分校,
1963年独立为郑铁二中)。同时“郑州铁中”改名为郑州铁路一中。
1997年,被
郑州铁路局首批命名为路局示范性高中。
2001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郑州市第101中学建立河南省第一个“清华美院生源基地班”。
2005年6月1日,移交郑州市政府管理,正式更名为郑州市第101中学。
2015年,学校被确定为郑州市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试点学校。
教学理念
郑州市第101中学的学校教育指向幸福目标,通过创建幸福课堂、建设幸福课程、打造幸福校园,促进人格与智慧的同步成长。以人为本是以教师为本和以学生为本,以教师幸福引领学生幸福。
郑州市第101中学本着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的目标,实行人性化的学校管理,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强教师的师德修为。以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促进学生在学业成长中的幸福感,以教师的专业发展引领学生的学业进步,以教师的道德魅力引导学生的人格成长。
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31人,其中国家级科技创新人才、省级科技拔尖人才、特级教师、省市级名师、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骨干教师、学术技术带头人、省市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学标兵共70余人。学校具有完善的立体型名师培养机制,通过“首席教师”、“教坛名师”、“教坛标兵”和“教坛新秀”等优秀教师团队的建设,落实“责、权、利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引领作用,使不同年龄段的教师不断进步与提高。
近年来,学校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取得了领先同行的优异成绩。韩华中老师在2014年10月荣获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第一名;井源源老师在2015年10月荣获河南省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
朱奎鹏老师在2015年5月荣获第十二届河南省高中历史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第一名;文冬晖老师在2015年河南省高中信息学优质课大赛中获一等奖第一名;张磊老师在2013年11月荣获河南省美术教学大赛一等奖;李晓庆老师在2013年11月荣获河南省通用技术教学大赛二等奖。另有多名教师在省、市级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一名或一等奖。
学校还注重利用
继续教育和科研提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每年选派教师参加骨干教师培训、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班主任培训、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等专业提升培训,并组织中青年骨干教师到
浙江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暨南大学和北京、西安等地的知名高中参加学习培训,同时还支持教师在
华东师范大学等全国近10所重点高校攻读在职硕士或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学习。围绕德育建设和高效课堂建设等主题,学校组织教师进行深入的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仅2015年一年,学校就有7项市级课题顺利结项并获奖,3项成果获省级二、三等奖。在老师们上交的100多项小课题立项申请中,评选出了20项校级重点课题,并积极申报省市级教科研课题立项,其中有3项入选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1项入选郑州市重点课题,6项入选郑州市一般课题。在郑州市教科研论文评比中,有7人分获一二三等奖,另有3位老师的论文在CN刊物上发表。
教学目标
德育就是立德树人、教人向上向善的教育”。在郑州市第101中学,学校德育是一种真诚的生态环境,有适宜的温度,有明媚的阳光,有充足的水分和氧气。学校坚持全面发展学生的德育目标,多方面整合德育资源,创新德育载体,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德育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系列活动,丰富学生阅历,增长学生知识和技能,达到了较好的德育效果。
学校常年开展科学艺术节和书香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搭建素质教育平台,促进学生的智慧成长和精神发育。科学艺术节的研究性学习发布会、理化趣味实验、校园剧、英语情景剧表演等专场活动拓宽了学生展示自我兴趣和特长的平台,演绎了101学子青春的激情和智慧。书香校园活动通过好书推介、读书海报展览、书香班级评比、读书征文比赛、读书报告会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优良品德,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发挥了很好的承载、驱动和引领作用。学校还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体验社会,接受锻炼,除新生军训、清明拉练祭扫革命烈士、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之外,学校还组织学生走进
河南博物院、省地质博物馆、郑州市科技馆、郑州市教育局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和拓展训练,让学生亲近社会和自然、拓宽视野、陶冶情操、学会合作,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做到知行合一。
近年来,学校不断实践德育新途径,充分发挥学生会和团组织的作用,办好中学生党校,开展系列专题讲座、
心理咨询和
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心理素质。学校还积极拓展社团工作,通过社团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
可持续发展。学校现有16个社团,其中有2个郑州市五星级社团(“DIY社”、“黄河文学社”),2个郑州市四星级社团。文学社的读书交流活动、心理社的525心理健康日活动、DIY社的发明制作专场展示、女子篮球社的趣味篮球周、觉韵演讲朗诵社的主题诵读等名牌社团活动和《墨韵集》、《轩冕诗集》、《乐读时刻》、《心意》等社刊社报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对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广播站、朗诵社参加的“中华诵”经典诗文诵读及郑州市社团汇演,为我校赢得良好的声誉。
2015年,学校作为教育局首批五星社团的DIY社发起成立郑州市中学生创智科技社团联盟,
黄河文学社被评为郑州市优秀文学社团。丰富的社团活动激发了学生特长和潜能,增强了学生的凝聚力,培养了学生的领导力,使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感受到自我的价值,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落实对学生的多元评价提供了有效载体。
学校高度重视志愿者工作,始终把学生的“学雷锋、献爱心”志愿服务工作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途径。我校志愿者与陇海社区结成服务对象,定期为陇海大院的两名残疾人进行志愿服务,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关爱。2015年受
中央电视台“
感动中国”节目组的邀请,郑州101中学两名志愿者代表谢芳园、田亮亮同学和陇海大院邻居们一起赴中央电视台参与“感动中国”颁奖典礼。我校志愿者的事迹受到
《大河报》、
《郑州日报》、
《郑州晚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和好评。越来越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利用节假日到社区、医院、敬老院、
儿童福利院、车站、农民工驻地提供志愿服务、奉献爱心,用行动诠释奉献的内涵,展示了101学子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学校被评为“郑州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多名同学被评为“志愿服务先进个人”、“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在体育方面,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积极开展
“阳光体育”活动,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呵护学生身心健康。
2013年,在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中,我校青年男子组取得接力第五名,青年女子组取得团体第三名,马兆光同学取得了个人全能第五名。在全国青少年校园青春健身操大赛中,我校荣获郑州市特等奖、河南赛区一等奖;在郑州市第五届体育节上,我校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二名;在郑州市第十一届全运会上,我校荣获团体总分第二名,在河南省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运动会上,我校荣获团体总分第五名。
2014年,在全国无线电测向公开赛个人赛中,我校获得两个第一名,两个二等奖和四个三等奖。我校无线电测向队在代表河南省参加的2014年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中获得一个团体第三名和六个二等奖。我校被河南省无线电定向运动协会命名为“河南省定向运动项目训练基地”。在上海举行的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上,我校高三九班学生张孟孟荣获中学组女子3000米第八名。在郑州市中小学生体育竞赛中,我校荣获田径比赛高中组第一名、跳绳比赛高中组第三名、毽球锦标赛高中男子组第二名、女子组第二名、排球比赛高中女子组第四名、全国青少年校园青春健身操表演高中组特等奖、
啦啦操表演高中组一等奖。在郑州市体育局和郑州市教育局主办的郑州市田径锦标赛中,我校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及多项个人第一的优异成绩。
2015年,学校积极开展落实“运动处方”的体育教学特色活动,在参加的国家和省市级体育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我校无线电测向队代表河南省参加2015年全国无线电测向锦标赛,获得团体赛第一名和多个单项第一名,并为河南省代表队赢得了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优秀组织奖”。学校田径队在2015年河南省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运动会中取得团体总分第四名和多个单项第一的成绩,并在郑州市春秋季两届运动会中均获团体总分第一名。篮球队在郑州市晨光杯篮球赛中获高中男子甲组第二名,在河南省普通高中篮球赛中获男子组第三名。健身操队在郑州市健身操比赛中获特等奖,在啦啦操比赛中获一等奖。翎动毽球社在郑州市毽球社团展示中获高中组一等奖。
在美育方面,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提高艺术鉴赏课的教学质量,积极开展演讲、朗诵、话剧表演、美术写生、舞蹈、音乐训练和艺术节等活动,并结合摄影社、书写成长社、文明礼仪社、朗诵社等艺术类学生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表现力,促使学生陶冶性情、完善人格。我校在团市委和教育局组织的演讲比赛、诵读比赛、合唱比赛、书法、绘画比赛中均获优异成绩。
在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学校与交警六支队联合拍摄了《小手拉大手》、《中国式过马路》、《沉重的代价》等9个安全教育微电影,用生动的生活案例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起到了良好效果。学校还成立了心理健康辅导社团,建立了心理咨询功能室,完善了咨询室的硬件设施,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营造积极向上的校风和学风发挥了积极作用。
教学特色
1999年,河南省高中还未进入新课改,郑州市第101中学已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聘请华东师大
霍益萍教授来校做“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专题报告,对教师进行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培训。
2000年9月,学校尝试开设研究性学习课,成为在郑州市为数不多的开设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校,同时,开始尝试开展学生科技小组活动。学校每年有计划组织教师参加郑州市、河南省以及国家组织的“教师科技创新研究与实践”的专项培训,建立创新教育的教师骨干队伍。
学校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可喜成绩:2001年学生撰写的科技论文《揭开黄豆芽又肥又大的奥秘》获第六届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优秀项目”二等奖,并获“明天小小科学家”提名奖。《烟青虫的人工饲养与体会》学生科技论文获河南省一等奖。2002年王晓宇同学的《嵩山地质考察——三条理想地质旅游线路的发现》和石洁同学的《利用废镍—镉电池回收硫酸镍晶体》均荣获第十七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英特尔英才奖、全国“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三等奖。多年来,学校有18项学生科技创新课题在全国荣获一、二等奖,24项课题获河南省一等奖,学校出版三本“学生研究性学习及科技创新论文集”。
为给学生创造更大的科技创新空间,学校出资购置电脑机器人组装设备,建立了科技活动室和微型车、刨、铣床的机械工作室,成立学生“机器人”活动小组,积极开展科技创意与制作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同学生们设计出“未来高智能自动洗车房”、“远程仓储控制系统”分别在2002、2003年全国青少年电脑机器人大赛中获“机器人创意”一等奖。机器人足球赛连续两年获省一等奖。
学校还组织了“奇思妙想”的科技活动和“无线电测向”训练。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制作的“木牛流马”、“计毂离车”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学生研究制作的惟妙惟肖的机器猪和能够冲几十米高的三级水火箭,作为中国科协赴韩国科技节展示的项目,受到外国朋友的高度赞扬。无线电测向活动也多次在全国青少年比赛中获奖。学校每年的科学艺术节上,举办“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发布会”,并邀请省科协青少年中心的领导和专家对学生的课题进行点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科技创新热情。
2003年,学校被中国科协确定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实验学校”。
2005年,学校以科技创新为特色,成为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学校。
郑州市第101中学“清华美院生源基地班”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河南省设立的第一个生源基地班,该班每年毕业的美术生80%以上升入全国重点院校,清华美院及其它重点大学的美术教授定期来校对学生现场授课指导。基地班实行文化、专业“双轨并进,双项强化”的办学策略,在中招录取中逐年提高美术生文化课、专业课的起点,实行小班化教学,以优异的成绩向全国知名院校输送了大批优秀的美术专业生源。
郑州市第101中学“天明博爱班”(“天明博爱班”是经河南天明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市教育局和郑州市红十字会共同协商所建构的资助、培育品学兼优贫困生成长的摇篮。天明集团有限公司每年投入大量经费,用于资助该班学生)2011年起招收第一届学生,至今已经毕业两届学生,在校三届学生,学校配备最优秀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以开放的教育理念、严格的班级管理、优异的教学质量,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培养。历届“天明博爱班”学生自强不息,成绩优异,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充分信赖和高度好评。在2014年高考和2015年高考中,天明资助生一本上线率100%。
多年来,学校利用优势学科培育平台,拓展了一大批优势学科,培养了一大批教艺精湛、业务过硬、成绩突出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学校学科竞赛独具特色,依托优秀教师队伍,在现有的生源基础上,充分培养、挖掘学生潜能,为学生量身制定科学高效的竞赛辅导方案,将一批批学生送上学科竞赛领奖台。
2015年3月,学校以优异的成绩被授予郑州市高中多样化发展学科特色试点学校。
学校积极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早在1999年,学校就承担了河南省教研室“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研究”的实验课题,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在郑州市比较早地普及多媒体教学,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4年,学校在河南省教研室立项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同时,《有关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被中央教育学科研究所教育信息中心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对策研究》下的子课题。以上课题研究,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并使信息技术在学校课堂教学中,从单纯的辅助教学向更高层次发展,使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在促进学生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学习活动,营造适宜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增强课堂容量和效率等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2015年,学校成立信息中心,专门从事学校的
信息化建设和智慧校园的打造,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信息化水平。
学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建立了创客空间和创新实验室,与物理、数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美术等多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创客实验教学,探究教学模式,开发创客课程,积极推进创客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将创新发展融入学生的生涯规划。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拓展教育资源,以对外交流和培训为主要形式,促进学校的国际化发展,不断提升办学层次和品味。
教学管理
学校一向重视民主、科学管理,把健全、完善规章制度,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基本保障。同时,把研究制定具有导向作用和激励效应的制度、政策,作为校本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学校制定、修订了多项管理制度。出台了“郑州101中学教师专业成长及发展方向指导意见”,从“师德风范,教育沟通能力,课堂管理能力,课堂教学能力,信息素养科研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开发新课程能力,积极承担学校重要工作,专业学习与成长”十个方面,对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引导规范。制定了《加强学科建设及教研组建设实施方案》,对教研组建设和学科建设提出具体要求。按照责权利结合的原则,重新修订“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职责”,出台“教研组和备课组体制改革方案”,制定了《校内名师评选与管理办法》、《郑州101中学教学过程百分考核细则》、《学校考试质量分析六级分析制度》、《郑州101中学小课题管理制度》等教学管理制度,制定了《郑州101中学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制度》、《郑州101中学岗位设置方案》等工资、人事管理制度,制定了《郑州市101中学常规管理手册》、《郑州101中学班级量化评比制度》等学生管理制度。
自2008年3月至今,学校已制定了三个《郑州市101中学三年发展规划》,分阶段实现了打造郑州市省级示范性学校中的“精品学校”的奋斗目标。从“科学的管理体系;优秀的教师队伍;文明的学生素养;鲜明的教学特色;先进的科研成果;厚重的学校文化”等方面解读了精品学校的内涵,并指明了学校工作的努力方向和具体措施,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学校狠抓领导队伍建设,加强学习,提高中层以上干部的政治素质,提出“思想境界高,做人品质高,业务能力高,工作目标高,工作水平高,工作效率高。”的工作原则,营造团结和谐,积极配合,上通下达,高效快捷的工作氛围,努力提高班子领导力和中层执行力。健全制度,建设队伍,如同鸟之双翼,使学校管理再上新台阶,促进了学校发展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学校领导班子按照“低重心运转,近距离服务”的管理服务理念,坚持以师生为本的原则,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校园环境,丰富师生的校园文体生活,为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做出了积极的工作。
学校领导
郑州市第一零一中学校长:李国喜
郑州市第一零一中学党总支书记:赵银堂
获得荣誉
在各级领导的指导、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努力下,学校连年取得优异的办学成绩,荣获郑州市文明单位、郑州市平安建设基层创建示范单位、郑州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郑州市学科竞赛先进单位、郑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郑州市师德师风先进校、全国中小学生营养与健康示范校、郑州市新闻宣传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发展
郑州市第一零一中学新校区位于
郑东新区,设计理念新颖独特。考虑学校80年的铁路历史,学校在设计方面也融入了铁路元素,把连廊全部设计成火车车厢造型,在教学楼北端,设计了立体的动车车头造型,整个连廊外观就像一列向北疾驶的列车,它既是学校铁路历史的象征,也预示着学校的前进和腾飞。
新校区建设标准高,各项功能齐全,校园精致美丽,体现园林风格,富有文化气息。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分区明确。新校区更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建有数字化多功能图书馆和功能先进的创新实验室。学校的校园硬件建设、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建设,代表了郑州市的先进水平。
郑州市第一零一中学经历八十多年风雨兼程、薪火相传,今天已然成为一座闪烁着奋斗拼搏精神的丰碑,也成长为中原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成为学生梦想起航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