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村
河北曲周县郑村
郑村,位于曲周县城东南30余华里,是历史上著名的楚汉之争地。
位于曲周县城东南30余华里,据《曲周县地名志》记载,楚汉战争时,项羽刘邦两军交战中,项羽曾屯兵屯粮于曲周郑村,村名的由来与项羽在这里驻军有关。 项羽,秦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人,秦末时被楚怀王封为鲁公。秦二世(前209年)时,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举起反秦大旗,项羽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苏州)刺杀太守殷通举兵响应。前207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率楚军大破秦军主力王离、章邯,然后进军秦都咸阳(今陕西)。秦亡后,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册封十八诸侯,权同皇帝,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然后率大军东归。
曲周,春秋时为晋曲梁地域,秦时属邯郸郡。这里处于冀南大平原,土地肥沃,植被茂盛,又是黄河、漳河故道,更是水草葱绿,一望无际。前205年夏,项羽率领一路军队来到曲周,在现在的郑村一带驻扎。项羽从秦都城咸阳东归时,携带了大量的秦宫珍宝,可没有马草可带,粮食也带了很少,战马吃的草和士兵吃的粮食全靠沿途筹集。项羽发出告示,军队士兵不得扰民,筹草筹粮不得掠夺;并规定,每征两担青草,或一斗粮食,都要给一定数量的银子或金银首饰做报酬。一月余,征集了大量马草和粮食,村子周围堆满了草垛,像一道道山梁,粮食装满了一辆辆大车。项羽大喜命村名为正村,寓意自己是正统。
项羽后方齐地的齐军不愿臣服,兴兵扰乱后方,项羽率一路精兵前去平息。前205年秋,刘邦在汉中造反,出兵关中,然后率三路大军东进,攻击项羽都城彭城。其中,北路军在曲周一带被从齐地远奔而来的项羽击退。项羽在齐梁之间疲惫奔战,此时刘邦率56万大军开进楚地,并占领了项羽的都城彭城。项羽留下部分将士继续进攻齐军,自己率领3万精兵长途奔袭,对彭城的刘邦汉军发起猛烈攻击;同时,从曲周调集粮草快速向彭城楚军补给。汉军大败,死伤惨重,刘邦退至荥阳一线,与楚军形成对峙局面。数月后,楚汉两军疲惫不堪,不愿再战,刘邦主动讲和,提出以战国时魏国挖的运河(鸿沟)为界,河西为汉,河东为楚,中分天下。项羽即刻同意,军营之中高呼万岁,以为不再打仗了,可以回到故乡了。
项羽率大军东还,刘邦背信弃约,指挥大军偷偷尾随东去的楚军,伺机攻击。在垓下,将项羽军队团团围住,此时,刘邦汉军达70万,血战数日,项羽率800多壮士突围,冲出重围时,身边只剩下28骑。此时汉军骑兵又追上来,项羽又一阵拼杀,至乌江边时,只剩自己一人,拔剑自刎,年仅31岁,这年是前202年。
后来刘邦当皇帝后,因忌讳项羽起的村名,当地官署将正村改名为郑村,改字不改音,便于村民接受。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19 14:28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