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铭
明代官员
郑铭(1429年—1500年),字德新,号碧峯老人,邯郸人,明代官员。天顺甲申进士。弘治朝官至正奉大夫(从二品)、正治卿、陕西右布政使。
人物生平
郑铭生于宣德四年(1429年),曾祖郑思,祖父郑参。郑铭十五岁时,父亲郑弘去世,母亲王氏靠给人纺织度日,从小送他到本乡私塾读书。他小时天资聪明,喜读诗书,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年)考中进士,被派遣到福建任监察御史
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年),奉命巡视山海关武备,整肃关内外,后复命巡陕西禁茶,除奸剔弊,豪势屏息。为抵御西北少数民族的侵扰,他筹措战马四千余匹,为守卫边防、整饬军备做出了贡献。后在嘉定金贼之乱时,他整治叛乱,境内为之宴然,功绩被载于《南志》。
成化十年(1474年)春,他调任到山东任按察司副使,因为被朝内宦官所阻,降职山西布政使右参议。
成化二十年(1484年),调任到陕西右参议,奉命抚治商洛,并兼管汉中,时值陕西商洛地区遭受灾害,百姓饥馑,饥民相食,饿殍盈途,郑铭尽心尽力筹措物资,补充粮食,并拿出自己的薪金来救济灾民,想尽办法救活救活百姓,饥民被救济得活者,数不胜数。他还修整南北通行道路,组织百姓,开导水利,尽心尽力为人民办事。弘治元年(1488年),他被调离商洛时,百姓涕泪挽留,阻塞道路,并为其立碑建祠,追慕不已。
弘治四年(1491年)春,升任右布政使,他益加严明,军伍整饬,百姓安定,关中大治。
后告老还乡,弘治十三年(1500年)老疾于故里林下,享年七十有二,葬于邯郸城西岩隅村北高山之下。
人际关系
郑铭育有七子十女,后代多散居于邯郸柳林桥村、上宋村、城内等地。
主要作品
今留有其描写邯郸城西紫山(又名紫金山、马服山)七律诗一首。
七律登紫山
明·郑铭
紫山之上石嵯峨,紫山之下云蹉跎。
孤村雨后红尘少,百里烟中绿树多。
入眺晴岚遥荏苒,临归佳气晚婆娑。
不知匹马逢秋健,醉把瑶鞭独放歌。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5 14:23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