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省合作共建高校,又称“部建高校”,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省级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高校,列入教育部部属高校序列,为教育部准部属高校。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建设
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
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同时也提出了“加快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高等教育事业要全面发展,中西部教育就需要进一步加强。针对制约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教育部整合政策资源,出台实施了一系列工程(项目),重点加强优势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缩小与直属高校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部省合建支持中西部高水平大学建设,是在深入总结前期
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等政策实施成效,并充分考虑地方高等教育发展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教育部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这既是中央要求,是地方和高校需求,也是百姓诉求。
2018年2月9日,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30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部省合建方案;2月24日,教育部召开支持和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座谈会,全面部署合建工作。会后,教育部与14所部省合作共建高校分别签署了部省合建协议,正式启动部省合建工作;6月27日,教育部第16次部长专题办公会召开,研究部省合建工作。会议强调,同等对待部省合建高校与部属高校,参照部属高校模式对部省合建高校改革发展予以支持,加强对部省合建高校的业务指导;8月24日,教育部召开部省合建中西部14所高校工作推进会,教育部各司局围绕“部省合建学校与部直属高校同等对待”精神,提出系列具体支持措施和办法,按照“一校一册”的要求逐省、逐校沟通确定了合建工作手册。各合建高校都结合部省合建协议研究制定了路线图、任务书。
2021年8月25日,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深化部省合建工作推进部省合建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按照“与部直属高校同等对待”的原则,逐校研究编印工作手册,在信息平台、资金支持、科学研究、干部队伍、师资队伍、教育教学、招生计划、对口合作等方面落实支持举措,在每所合建高校重点支持建设至少2个学科群对接服务地方主导特色产业,支持各校建设大型系列研究设施和平台,组织37所直属高校与合建高校开展对口合作。
一是支持举措体现合力,在不改变现有隶属关系和管理体制基础上,发挥部、省、校和支援方的作用。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参照教育部直属高校模式对合建高校的发展予以指导支持,在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考核评价、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与直属高校同等对待。各省要强化重点支持,形成上下合力。
四是坚持“一地一策、一校一案”,精准施策,指导合建高校做好发展规划,尽快形成优势特色,打造推动区域发展的新引擎、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高地,并为打赢
脱贫攻坚战作出应有贡献。
对没有直属高校的中西部13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采取部省合建模式各支持1所高校发展。确定部省合建高校主要依据3个原则:一是地处中西部;二是所在省份目前没有直属高校;三是“一省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