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和夫
有机化学家和石油化学家
郭和夫(1917年12月12日—1994年9月13日),出生于日本冈山县,祖籍四川乐山。我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和石油化学家,中国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中科院原院长郭沫若的长子。
人物生平
郭和夫,祖籍四川省乐山市,1917年12月12日生于日本冈山市。1941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工学部应用化学科。早年曾在日本京都大学和台湾工作。1949年3月,郭和夫和母亲郭安娜及弟、妹一起,克服重重阻力,回到祖国;1949年5月起在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曾任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副所长,大连市侨联副主席、顾问,全国化学会、全国化工学会理事,大连市中日友好学友会会长等职;当选为大连市第一、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辽宁省第二、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4年9月13日,郭和夫因公出差途中突发脑出血,经多方抢救无效,于哈尔滨逝世,享年77岁。
人物事迹
石油化学研究
从艰难中走出来的郭和夫始终以急国家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的精神,坚持科学研究要与国民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研究工作要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结合自己的专长,倡导有机合成要与国家能源和资源有效利用和综合利用相结合。随着中国石油稀缺至发现大庆油田,使他成为中国最早从事石油化学研究的科学家之一,并由此形成了大连化物所的重要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领域。
1951年,郭和夫研究煤焦油的综合利用。在国内率先研制出海昌蓝染料,获东北工业部奖。在大庆油田发现之前,国家迫切需要燃料、能源。他放弃了钟爱的染料合成,从事了七碳馏分环化制甲苯的工作,尤其是接受了页岩油分析和提炼的研究任务,1956年负责筹建研究室,并担任主任,组织力量广泛深入研究,为中国页岩资源的综合利用提出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众所周知,页岩革命改变了美国乃至世界的能源格局以及世界形势。
1959年,郭和夫倡导开展泡沸石分子筛的合成研究,万邦和组成功合成出A型、X型分子筛,并将成果产业化,1964年在大连建成中国第一个分子筛生产厂,1965年该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之后,又在他的领导的研究室里,1972年高硅Y型分子筛合成成功,1974年在兰煤5000L釜放大合成生产成功;又在室内支持撰写“沸石分子筛”一书,1978年科学出版社出版。沸石分子筛的研究开发为化工分离、杂质去除、超纯制备以及催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新型多孔材料。
大庆油田发现之后,1960年,郭和夫随张大煜所长等所内专家亲赴大庆学习考察,并积极及时地转向开展石油化学、石油化工领域的研究工作,并担任石油化学研究室主任,开辟烃类液相氧化、燃烧化学及烯烃聚合等工作。1961年至1964年,郭和夫开展了乙烯丙烯共聚合成弹性体的匀相钒、铝络合催化体系的研究。乙烯丙烯制长链α-烯烃的高效钛系载体催化体系的研究。1970年代,郭和夫组织力量开展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的研究工作,保留、凝练和培养了一批科研骨干力量。
甲氰菊酯农药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急需大量农药。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药行业比较落后,技术水平又低,一些农药厂的产品还只是半合成状态,或进口分装,或复配,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因此,研制生产高效优质的新农药是急国家所急、做人民所盼的大事。
此时,郭和夫讲起他在日本地铁车站候车时,翻阅住友的宣传广告资料,久久凝视着甲氰菊酯分子式的情景。郭和夫通过逆合成的分析方法,将复杂的甲氰菊酯逐步分解成若干较小的碎片,又创造性地组合了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催化化学、烯烃聚合等科研学科。从此,一个由合成四甲基乙烯、合成菊酸和合成菊酯三大部分构成的合成流程在他的脑海中形成了。
郭和夫向所领导和同事报告了要立项研制甲氰菊酯农药的想法和决心,并举行了公开的开题报告,得到全所上下的支持。随即组织董明珏、李子钧组与陈惠麟、赵成文组分工协作,联合攻关,开展小试研究。由于充分发挥了两组的特长和积累,小试很快取得较好结果,随即被列为中科院的重点项目。1986年,“甲氰菊酯农药主体原料——四甲基乙烯研制”“甲氰菊酯合成”等相继通过了中科院的鉴定,后者还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88年,郭先生向时任大连市市长魏富海极力推荐该项目,魏市长非常支持郭先生的建议,立即责成大连市政府、金州区政府和大连化物所合作,加快速度在大连建设了国内第一个甲氰菊酯生产厂。由于原料和设备完全立足于国内,从而实现产业化并能稳定生产。正如李文钊同志在总结时指出的:“甲氰菊酯农药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国际上第二个能生产该农药的国家,打破了日本独家垄断的局面。”
人物作品
郭和夫,董明珏.页岩油中可皂化氮的测定及抚顺页岩油中各类氮的分布[J].燃料学报,1957,(第3期).
芮尊宏,郭和夫.电流滴定法则定二硫化碳[J].科学通报,1960,(第4期).
余淑文,廖世健,于传训,郭和夫.一种乙炔聚合的新催化剂[J].自然杂志,1983,(第10期).
章晓华,吕啸云,李同信,胡皆汉,郭和夫.金属有机络合物CoCl2(PR3)2电子吸收光谱的配位场处理[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杂志,1985,(第3期).
章晓华,胡皆汉,郭和夫.CoX2L2络合物电子光谱的理论处理[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杂志,1985,(第6期).
孙云嵩,刘述增,马小军,郭和夫.3001#整理剂与柞蚕丝织物化学反应性的研讨[J].纺织学报,1985,(第12期).
胡皆汉,纪涛,王淑芬,郭和夫,金东植,鞠景堂.柞蚕茧中龙胆酸及其糖苷高压液相色谱研究[J].丝绸,1987,(第11期).
石有茂,陆世维,郭和夫.钼铜硫异核双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特征的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1989,(第2期).
王梅,贝浼智,王世华,郭和夫.二茂锆羧酸配合物的合成——二茂锆氢化物与α,β—不饱和酸或钠盐反应的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1989,(第3期).
胡皆汉,姚世杰,郭和夫.分子筛中113Cd的固体NMR研究[J].科学通报,1989,(第5期).
王晶,胡皆汉,纪涛,郭和夫,许杰.柞蚕丝生色物与丝蛋白交联的荧光光谱法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第1期).
孙云嵩,朱山,郭和夫.柞丝绸水溶性蛋白质的组成研究[J].丝绸,1990,(第3期).
胡皆汉,纪涛,王晶,郭和夫.柞蚕丝分层结构的红外光谱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杂志,1990,(第5期).
王晶,胡皆汉,纪涛,郭和夫.柞蚕丝蛋白中酪氨酸分布的电子光谱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杂志,1991,(第1期).
王晶,胡皆汉,纪涛,郭和夫.引起柞蚕丝泛黄的酪氨酸衍生物的分离和鉴定[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第5期).
戴亮,蔡元坝,杨兰苹,王志强,陆世维,郭和夫.双-(环戊二烯基)取代苯甲酸锆氯化物的质谱研究[J].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1991,(第4期).
邵昌平,赵丽华,刘宇新,郭和夫.Cu(Ⅱ)与L-氨基酸和5'-嘌呤核苷酸配合物的SOD活性[J].分子催化,1994,(第5期).
万伯顺,陈惠麟,于振远,郭和夫.烯烃环丙烷化反应的催化研究[J].化学学报,1995,(第10期).
亲属关系
父亲郭沫若,母亲郭安娜。儿子郭昂。
社会纪念
2017年12月12日,纪念中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石油化学家郭和夫诞辰100周年座谈和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举行。
亲友回忆
陆世维:“在研究工作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怎么开发的过程中,郭和夫总是一丝不苟,以身作则。记得在小试工作之初,郭先生将129街六馆门口的办公室小屋让出给他人做实验室,而搬到楼上和我们一块挤在实验室里。那时他每周必有两三天亲赴星海二站陈惠麟组关心指导工作,曾有数次打电话要我帮助查找一价铜化合物的特征。郭先生知道一价铜具有对一氧化碳和烯烃双键的特殊选择性吸附和络合活化的优良性能,所以要选择合适的一价铜化合物作催化剂,这是一大技术关键。一直到在工厂放大试车时,郭先生还数次站在反应釜前仔细观察起始滴加的反应状态,确认反应平稳,无明显的诱导期。甚至在大雾之夜,还艰难坐车一个多小时赶到金州现场指导工作。”
田丸谦二:“我在大连的研究所做学术报告时……我用日语讲,郭先生给我做翻译。”“郭先生翻译的内容一定比我用日语讲的易懂而且高超的多。”“谈论过郭先生在研究经费很少的情况下,他的研究工作实现了工业化而取得成功,对于像我这样未做成一件有用的事的人来说,这可是件了不起的事,但是和夫先生不是夸耀自己,而是平平淡淡,就像是在报告事实那样,明快而无所谓地谈论着。”
山本明夫:“有一次听他谈到聚丙烯工业化的问题,在那样一个严峻的条件下,能够做成功,我深受感动,这是工业化学精髓的很好的体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难以忘却。”
社会评价
陆世维:“郭和夫先生是新中国科研活动的开创者、实践者。新中国的科研工作为谁服务,怎样服务,科研院所如何建设和发展,中国的科研工作选什么题、怎么做……郭先生在每个历史时期,都能根据国家的需要,在学术上出色工作,不断学习,勤于学习,不断成长。”“郭和夫先生毕生献给了中国的科学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爱国科学家的杰出代表和楷模。”
藤原祐三:“众所周知,郭先生是有机催化化学的权威,对近代中国化学的发展与人才培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田中虔一:“伟大的化学家、爱国者郭和夫先生的志,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日本人的心中也留下了巨大的足迹。”
向坊隆:“和夫先生无论是在人品方面,还是在化学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业绩。”
木村睦南:“郭先生学识深厚,判断敏捷,人品诚实正直,风格气高。”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2 22:00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人物事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