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平英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
郭平英,1946年8月生,四川乐山人,是原中科院院长郭沫若于立群的最小的女儿,同时也是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郭沫若纪念馆馆长。
个人简介
郭平英女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任北京郭沫若纪念馆馆长,是著名的学者和成功人士。她有很高的学历、学识和社会地位,是典型的成熟的谷穗。但当你接触到她时,给人的感觉是那样的谦恭,那样的平和,她像成熟的谷穗一样时时回望着养育她的大地。
人物经历
2012年11月5日,我有幸参加了抚顺郭沫若艺术研究会举办的纪念郭沫若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并有幸见到了郭平英女士。
当日上午九点半钟,刚从沈阳下飞机就风尘仆仆赶到“天湖杯”纪念文化巨人郭沫若诞辰12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展暨《永远的郭沫若》新书发布会现场的郭平英女士,让大家既意外又赞叹。意外的是这位我们心目中的大家、名家竟然身着普通得再也无法普通的衣服,脸挂着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神态,谦虚恭敬地走在陪伴她的嘉宾中,如果不是有人指点,你会以为她是陪伴者。
在会上,她被邀请讲话。她推脱再三,在盛情难却之下,做了简短的发言,没有官话空话,没有拿腔作调:听了那么耳熟,耳熟得就像我们和朋友在一起拉家常;听了那么顺耳,顺耳得就如听一位老姐姐的切切关怀。
郭平英女士是第一次到抚顺。尽管只有一天的时间,主人还是热情地安排了丰富的接待内容。除了参加会议,还要请她去参观几个重要的场馆和单位。听到所参观的都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郭女士忘却劳累,欣然前往。
那一天正赶上下秋雨。每到一处,主人都安排人给她郭女士打伞,但她坚决不同意,并说:“我自己能打伞,为什么还要别人给打?”因而一路上她都是自己撑着雨伞前行。
在参观过程中,郭女士谨言慎行。有的单位和个人要求郭女士留字,但她都婉言谢绝。有位郭沫若的崇拜者,几十年来一直保留了郭沫若的一本诗集,托郭沫若艺术研究会王会长代请郭平英女士在书上签字。郭女士看了看书后说:“这是我父亲的书,我没有权利在上面签字。”此情此景,大家既理解又钦佩。但在平顶山矿难纪念馆,郭女士看完展览义愤填膺,奋笔疾书,在留言薄上写下“牢记历史,慰藉亡灵;制止侵略,永铸和平”四句话。在参观雷锋纪念馆后,她也书写了“现代社会同样需要螺丝钉,千千万万个雷锋式的螺丝钉”的珍贵留言。
那一天所有的行程安排完,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郭平英女士要乘坐晚七点半的飞机回北京。抚顺到沈阳机场,需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所以主人只能安排点便饭。郭女士滴酒不沾,抓紧吃了点饭,就匆匆返回了。
我估算了一下,这一天,她早上五点就要从家里起身到北京飞机场,晚上回到家里也要晚十点多钟。这位六十七岁高龄的老人,这一天奔波了十几个小时。真是太辛苦劳顿了。她的所作所为是为了父亲,为了父亲的崇拜者,更是为了弘扬中华文化。
作为这一天大部分时间的见证者,我深深地感受到郭平英女士的低调、谦虚、平和、真挚的作风和人格魅力。作为郭沫若的女儿,人们是何等高看她呀,况且她本身有那么高的学识和地位。但她视自己为平凡的人,低调谦逊的作风令人肃然起敬,也实在是凤毛麟角。
郭沫若生前曾说过“自己是人民的儿子”。这位对中国的文化文学事业做出不朽功勋的老前辈,像成熟的谷穗一样不忘养育他的“大地”,并把这种精神迁移到了他的子女身上。这本身就是更加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人评价
“ 空虚的谷穗,仰头翘望天空;成熟的谷穗,低头回顾大地。”这是我从小就从父亲那里学来的名言警句。在我的人生旅途中,也确实感受到这句名言的深刻含义。我十分敬仰那些像成熟的谷穗一样不忘养育他的“土地”,低调谦逊的人。前几天,我有机会和郭沫若的小女儿郭平英女士接触,深感她就是成熟的谷穗的最好写照。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3 12:25
目录
概述
个人简介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