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昌锦系郭氏汾阳堂
麻阳县锦和(县前房)十六世后裔,1896年2月16日生于现
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锦和镇。族谱记载,幼时“沉潜嗜书,志向远大”。1908年以最优等第一名毕业于邑城县立高等小学;1913年以甲等第一名毕业于湖南第九联合县立中学;1914年肄业于京师中国公学大学部第五期;1915年转入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医。毕业后先在湘军中任军医,北伐时随国民革命军贺耀祖部进驻南京。
抗战前在南京陆军第一医院任上校院长,曾兼任甘肃省政府卫生顾问。1936年编著出版“战时卫生勤务令草案之研究”(军用图书社印)。该书系统地规定了战时各种卫生勤务的组织、任务及职责;阐述了红十字会的卫生勤务,介绍红十字国际公约和中华民国红十字会管理条例。说明对当时军事医学已有较深入的研究,并初步形成了中国军队的军事医学系统。抗战初期在第二战区(山西)任少将军医视察员,军医署驻晋办事处(后改军医署第八办事处)处长,先后驻河南渑池县和西安市。1941年在卫立煌、章士钊等赞助下,动用部分建陆军休养院的款项主持重修古“秦赵会盟台”。他与卫立煌各自撰写“重建会盟台记”和“重修秦赵会盟台记”,与章士钊的词“唐多令 景蔺”(见后)一起镌刻在锥形碑塔四面。此举借故喻今,激励军民抗日斗志。任职期间与中共八路军办事处(滕代远)公务交往密切。1945年初转入预备役,1947年正式退役。军中最高职务为少将衔陆军军医监(国民党军医最高职务为军医总监,中将衔)。
1953年在南京挂牌开业,成为个体医师。同时担任南京医师公会副主任委员,负责医师培训,兼任医师考试委员。1954年参加南京鼓楼区第一联合诊所,任副所长。1956年12月病故于南京,享年6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