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长
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郭海长(1916~1992),民革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河南新乡人。
人物生平
1933 年读中学时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培养下成为爱国学生运动中的一名积极分子。1936 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次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初步树立了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终生的世界观。1939 年,郭海长以优异成绩考入河南大学文史系,攻读史学专业。1940 年,由郭晓棠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 年3月,他受中共河南大学地下党组织指派,负责党的外围组织“河南大学读书会”,并参与创办《青年文艺半月刊》,连续发表文章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种种倒行逆施,为河南大学的抗日救亡活动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1942 年,他转学复旦大学,次年毕业获复旦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即返回开封,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45 年,他担任《中国时报》社发行人兼总经理。 这时,河南大学结束流亡办学在开封复校。郭海长与母校老师文甫、王毅斋李俊甫等教授保持密切联系,从多方面支持母校进步师生的爱国正义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郭海长任中共冀鲁豫军区政治部城市工作部联络员,及时把解放区出版的《新华日报》英文期刊《亚美杂志》登载的美国著名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介绍毛泽东主席《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论断的文章,以及艾思奇同志的《大众哲学》等革命书刊,通过文甫、王毅斋、李俊甫等教授传至母校教授会,使之成为河南大学进步师生争相传阅、认真学习的读物。许多进步师生把“奔向解放区”当做自己梦寐以求的心愿。1948 年 6月2125 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攻克河南省会开封。在短短4 天时间内,郭海长积极串联,发动母校 6 名教授副教授73名教职工,191名学生(加上开封市其他学校的进步学生 96 人,共 287 名学生),决定于 6 月 24 日投奔中原解放区。于是郭海长康茅召(解放军文工团长)请示驻杏花营的中原军区领导同志,受到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的高度赞扬和热烈欢迎。邓小平称赞河南大学进步师生是革命战线上的一支文化大军。刘伯承风趣地说:“嵇文甫、王毅斋一行奔赴解放区的壮举是文武两支大军在中原的胜利会师。”陈毅当场表示:“欢迎!河南大学都搬去我们也欢迎。”26 月 24日由郭海长带队,河南大学师生分两路浩浩荡荡开赴中原军区司令部所在地一一河南省宝丰县。随后,中共中央中原局以河南大学投奔解放区的 366 名师生为基础,宣布成立中原解放区的第一所人民革命大学一-中原大学。郭海长为中原解放区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的贡献。中原大学成立后,郭海长担任政治经济学教授,主讲马克思经典著作《资本论》。
1949 年 3 月,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在开封成立郭海长被任命为开封市教育局局长。同年 7月,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任命郭海长为河南大学接收组组长,他即率员赴苏州,将解放战争时期迁至苏州的国立河南大学文、理、法、工、农、医 6 个学院 1200 余名师生接回开封,并运回了全部图书仪器。
新中国成立后,郭海长主要从事党的统一战线和民主党派工作。他历任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处长,河南省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河南省政协常务委员,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重要职务。
1992年6月28日因病逝世,享年76 岁。
亲属成员
父亲:郭仲隗
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在抗日战争和一九四九年前后从事和平统一事业,为创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作出了极大贡献。
参考资料
张广平补叙学校南迁苏州往事.河南大学新闻网.2022-10-18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25 15:27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