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翘然,原名文恩,出生于1901年,广东
嘉应州(今
梅州)金盘银竹人,毕业于广东法学院,曾任教师、教育科长。1932年在广州参加
邓演达先生创建的“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中国农工党前身)。
人物简介
郭翘然(1901—1989),原名文恩,广东嘉应州人。著名爱国
民主人士,
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
1901年农历十月初一生于广东嘉应州丙村(今梅州市梅县区
丙村镇)。
1921年毕业于
梅州中学,在梅县金盘培基学校任教员、校长四年。后毕业于广州法学院。
1925年国民革命军2次东征,在叶剑英出任梅县县长时,被派任中国国民党梅县第四区党部执行委员。
1926年赴广州升学。到广州后,认识了梅县同乡熊锐(共产党人、时在中山大学任教授),由熊锐介绍考进广东法官学校。
1927年“四一二”事变,熊锐被杀害,法官学校搜查甚严,后转读广州法学院,于1930年毕业。读书期间,他目睹广州起义全部过程,受到深刻的教育。
1929年在香港参加中国共产党。
1930年因组织被破坏,与党失去联系而脱党。随后在钦州师范任教,后任钦县教育局局长。
1931年夏回广州参加“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中国农工党前身,通称第三党)。与李伯球等组织“茅庐”读书社,为联系青年,团结青年的阵地。
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他以第三党身份参加广东部队独立第一师政治部工作。
1932年在广州参加
邓演达创建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后改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
1934年出任广州实践中学校长,负责第三党广州市工作。
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使第三党人受到极大的鼓舞,他出席了香港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干部会议。
1936年 “西安事变”迫蒋抗日,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他以第三党党员成分到抗日前线,被派任第四路军158师政治部主任。不久发生“七七”卢沟桥事件,全面抗战开始,他与李伯球及中共党员孙大光、杨康华等组织“广东青年革命同志会”,以“南针”周刊为活动中心,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1938年10月10日日军在广东惠阳登陆。抗战初期,任一五八师政治主任。
1939年国民党以“异党”嫌疑免去他在158师的职务,随即回丙村在中共地下党的支持下任丙村中学校长。
1940年后,任第十二集团军政治特派员室主任秘书、第七战区政治部第一组组长。
1941年4月因反对连续发生逮捕所谓“异党”分子的政工人员,被迫离开第七战区政治部。
1942年秋冬间,李章达、李伯球、杨逸棠、郭翘然在韶关成立民盟韶关核心小组,开展团结抗战的和平民主运动。
1944年参加
中国民主同盟,应召回到梅县,筹备召开民盟南干会议。
1945年1月,中国民主同盟东南干部会议筹委会在梅县召开会议,被选为民盟中央委员、后任
农工党中央委员。
1946年4月1日,广州出版“人民报”,他代理社长职务。2月,民盟广东省支部在广州成立,任中国民主同盟南方总支部委员,民盟广东省支部委员。
1947年春,农工党在上海召开第四次全国干部会议,他当选中央委员。
1949年12月民盟中央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第十次中央委员会(扩大)会议。他被推选为中央委员。随后,民盟在广州成立南总、粤支、港九支部联席会议。任执行小组副组长。1951年任民盟广州市支部主任委员。
1951—1954年7月任广州市人民代表协商会副主席,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广州分会干事。
1952年任第三届赴朝慰问团第五分团第一团副团长。
1954年7月至1958年5月任广州市副市长。此后,历任第二届、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第二届、第三届委员,第四届常委,第五届、第六届副主席,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民盟中央委员、常委、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委等职。
1957年被错划为“
右派”,1980年平反,并恢复政治名誉。
1989年在广州病逝,享年88岁。
人物佚事
关心家乡建设
梅州地区因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山多田少,至今还没有完全脱贫,这种情况,是与素有“文化秀区”的美称的梅州很不相称的。如何才能有效地改变这种状况,使梅州地区早日走上富裕道路?郭老曾多次同同乡中的知名人士共商这个问题。其中一个具有根本意义的项目,就是从速兴建广-梅-汕铁路。
在1981年-1983年这几年间,郭老曾数次奔走于梅州至汕头的丛山峻岭间,实地考察地形。郭老为此而提出的建议,得到省委的支持,并据以委托铁道部第四设计院,完成了梅州至汕头段的探测工作和提出了可行性报告。当时据报载,广-梅-汕铁路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决定投资18亿多元,并立即动工,期以五年内完成。人们一致认为,广-梅-汕铁路建立之后,自惠州以上整个东江及韩江流域的交通状况将促使经济面貌大为改观。届时倘郭老地下有知,亦必然会振臂欢呼:“唯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唯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程乡县丙村(因宋末皇帝昺而得名)是郭翘然的出生地,当地的
丙村中学,创办多年,曾为开展革命工作和培养人才,作出过不小的贡献。但校舍古旧,设备简陋,迄今还没有教学大楼。为此,郭翘然又亲自寄信并通过各种渠道,动员校友和侨胞赞助兴建,并亲自挥笔为大楼提名。
又丙村位于韩江中游,因上游水土流失严重,造林工作又长期没有跟上去,以致河床一年一年地提高,连续下雨两三天,即有洪水为患之虞,甚至崩堤坏屋,使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损害。梅州市人民政府曾一再请省人民政府拨款围堤。郭翘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将梅州人民政府和韩江两岸人民提出的请求,与凌伯棠副省长商量解决办法,分期拨款,兴工固堤。
对宣扬先贤的业绩,郭老亦很重视。乡贤
黄遵宪是清末著名政治家、外交家、诗人和“诗界革命”的倡导者,曾为祖国的政治文化事业及对外关系作出过重大贡献。但其在梅州的故居“人境庐”,却因年久失修,残破不堪。为此,郭翘然曾多次与嘉属港澳知名人士孙城曾、刘锦庆等共商集资修缮,重新开放。一以弘扬中华文化,一以激励后人。郭老的倡议得到梅州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终于在1985年完成修缮工程,随即开放。当时
胡耀邦总书记以及后来不少日本朋友,曾远道前来参观。
旅马来西亚的姚德胜先生,为华侨事业和家乡建设作出过重大贡献。至今在南洋各地,仍颇负盛名。其生平事绩,多足述者。为此,郭翘然特为之组织力量,在姚德胜先生的后代协助下,写出了《姚德胜先生事略》一文,在有关各报刊发表。不久,姚德胜先生即被选为梅州八乡贤之一,供后人景仰。以弘扬“客家精神”方面,意义重大。
永不消散的声音
郭翘然于1988年9月省政协委员换届前,写信给省政协主席
吴南生、副主席杨应彬、郑群,说他年事已高,精力渐衰,已不能继续担任党和人民委托给他的任务,特恳请下届委员会不要再提他为候选人,并请予同时办理离休手续,以便让年青而德才兼备的同志进入领导班子,以利工作。郭老在信末诚恳地表示:“党恩似海深,离休后一息尚存,仍当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大业竭尽微劳!”
1989年夏,郭翘然因病住院,他在一封向
叶选平省长、于飞副省长报告病情和读报感想的信中说:“北京发生的一场由动乱发展为反革命暴乱这件事,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向
四项基本原则凶恶进攻的产物。此事如不是党中央的当机立断,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加以平息,后患是不堪设想。这是具有极为深刻教训的历史事件,也是要我们进行深刻反思的事件。这事对于改革开放先走一步的广东来说,尤其如此。改革要继续,但也给统战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复杂性。教训与反思都提醒我们,要重新学习,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无论何时何地,都要首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我们应当多做为后人所赞赏的事,而不是做为后人所咒骂的事。安定团结的局面得来不易,我愿与全国同胞共同维护。”
1989年10月底,郭老最后一次住进医院;11月2日上午8时30分,郭老在安睡中停止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