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隍庙庙会
中华民俗活动
都城隍庙庙会是一种中华民俗活动,属于北京市最早的,也是最热闹的庙会之一。 城隍神是由《礼记》天子八蜡中的水庸神演变而来的。水庸神是管沟渠的,凡城都有护城河,水庸神也就成了城市保护神了。
庙会由来
城隍神之名,最初见于《北齐书》。南北朝时期城隍庙尚局限于南方的一些地区;唐代中期以后,逐渐普遍;进入宋代,全国府、州、县城皆建有城隍庙,并列入祀典。
城隍神最烜赫的时期是明代。朱元璋建国后,想利用群众迷信心理,鼓吹城隍神能鉴察民之善恶,行善者得福,作恶者受惩罚,用以震慑臣民,巩固统治。他于洪武二年(1369年)正月大封京城和天下城隍。城隍即所谓镇守。各府有都城隍庙一座,其属下各县有城隍庙一座。北京城内有二县,各有城隍庙。明冯应京《月令广义》说北京的城隍先是文天祥,后为杨椒山。他们是正义的化身。杨椒山即杨继盛,是明代的一位正直大臣,因弹劾权奸严嵩十大罪状,被逮入狱,受尽酷刑后被害死,终年40岁。明清两代北京有城隍庙四座:都城隍庙、宛平城隍庙、大兴城隍庙、江南城隍庙。都城隍庙庙会历史最悠久。
都城隍庙位于复兴门内的成方街(旧称城隍庙街)路北。始建于元至元四年(1267年),名佐圣灵应庙。明永乐年间重修,改名大威灵祠。正统十二年(1447年)重建,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毁于火又重建,万历三年(1575年)重修。清雍正四年(1726年)和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重修。同治十年(1871年)毁于火又重建。坐北朝面,中轴线上依次有门三重(庙门、顺德门、阐威门)、钟鼓楼、大威灵祠和寝祠,以及治牲所、井亭、燎炉、碑亭等。庙内有顺治十五年(1658年)立石的《西棚老会碑记》,康熙十二年(1673年)立石的《东棚二圣会碑记》和雍正十二年(1734年)立石的《重修京都城隍庙街挂灯会碑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立石的《重修都城隍庙碑记》以及《中棚圣会碑记》。
都城隍庙会在明代是最大的庙会。明刘侗著《帝京景物略》:“城隍庙市,月朔、望,廿五日,东弼教坊,西逮庙墀庑,列肆三里。图籍令日古今,彝鼎之曰商周,氍镜之曰秦汉,书画之曰唐宋,珠宝象玉珍错绫缎之曰滇粤闽楚吴越者,集市族族,行而观者云,贸迁者三,渴乎庙者一。“详尽地记载了庙会出售钟鼎、书画、玉器、文玩的兴旺景象。明人笔记《谈经》还说到外国客商逛都城隍庙庙会:“碧眼胡商,飘洋番客,腰缠百万,列肆高谈”的情景,《谈经》中还说:“庙市则起自刑部街之东弼教坊下,绕北,延至都城隍庙,绵亘十里。”从“列肆三里”和“绵亘十里”,足以说明庙会规模之大。
都城隍庙庙会旧历每月初一、十五、二十五开市。开市之日商贩云集,不仅人们日常所用之物无所不有,还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名特产品,如苏绣、蜀锦、绫罗绸缎、笔墨宣纸等以及国内外奇珍异宝,如商周之彝鼎、奏汉之匜镜、唐宋之书画、名窑瓷器、珠宝、象牙、玉器、珊瑚树等等,盈架悬陈,琳琅满目。客商不仅来自国内四面八方,还有国外的。
清代每年旧历五月初一至初十,开庙十天。初一日,宛平县的城隍出巡,至都城隍庙相会见。城隍出巡,气势很大,仪仗威严,铜锣开道,肃静回避牌,旌旗伞扇,全份执事。以八人肩舆抬着城隍爷,轿前后有舍身还愿者,扮成判官、鬼卒,或披枷戴锁,扮作罪犯,慢慢跟行。还有各种香会相随,如秧歌、高跷、五虎棍之类,边走边表演,锣鼓喧天,谓之献神。沿途观者如潮。宛平县城隍驾到时,都城隍庙亦以旌旗执事,香会文场相迎。届时几档子甚至数十档子香会相聚一起,各自表演拿手绝技,把走会活动推向了高峰。进庙会后,举行隆重的仪式,上香焚表,祈祷城隍爷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善男信女进香者,不计其数。
庙会的发展
该庙山门以内为顺德门,内有钟、鼓楼各一座。依次为阐威门,院内两庑为十八司,正中为大威灵祠供奉城隍塑像,后为寝祠。都城隍庙是明代北京最大的庙会。是由每年旧历五月十一日祭祀城隍而形成的庙会,后来发展为每月初一、十五、二十五日开市。当时,从城隍庙向东,列肆三里。最盛时,绵亘十里。庙会上的货物“人生日用所需,粗精皆备”特别是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是国外的有名特产和奇珍异宝,也相当丰富。如珊瑚树、走盘珠、犀角、象牙、绫罗绸缎、扇墨古玩、商周彝鼎、秦汉□镜、唐宋书画等等。盈架悬陈,盈箱叠贮。客商不仅来自国内四面八方,还有来自国外的洋商。 清代每年旧历五月初一至初十日,开庙十天。初一日,宛平县城隍出巡,至都城隍庙相会见。仪仗威严,铜锣开道,回避肃静牌,旌旗伞扇,全份执事。以八人肩舆抬着城隍爷,有舍身还愿者,或扮做马僮,或扮成判官鬼卒,或披枷戴锁,扮作罪犯,彳亍而行。还有各种香会相随,如秧歌、高跷、五虎棍之类,鼓镲喧天,边走边练,谓之献神。所经街市,观者如潮。宛平县城隍驾到时,都城隍庙亦以旌旗执事,香会文场相迎。届时几档子甚至数十档子香会相聚一起,各自表演拿手绝技,把走会活动推向了高峰。及至接进庙后,地方往祭官员人等,马上上香焚表,祈祷城隍爷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善男信女进香者,无计其数。庙期,百戏杂陈,摊棚林立。尤以卖估衣者为多。据清人德硕亭《草珠一串》载,“滥溅纱罗满地堆,乡里婆娘多中暑,为穿新买估衣回。”
庙会的衰落
光绪初年,都城隍庙毁于大火。殿堂皆成废墟,所谓各直省城隍像残毁无余,甚至石碑亦皆煅裂。光绪末,仅修复三间正殿,以便春秋祭享。 民国初年时,该庙香火还很盛,而且有为各种原因而许愿、还愿的。有的人把两支胳膊肘下边扎穿,拴上提炉来朝拜;有的男孩则把自己身价“降低一等”,穿上红衣红裤,浓施粉黛,梳上两个小抓髻,扮成女孩,一步一拜或三步一拜的来还愿进香。尽管有信众,有香火,但庙会已废不复举了。在今成方街一带。清末一场大火,将庙和附属建筑都烧得荡然无存了。然而这座古庙与老北京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北京庙会的诞生地。明代都城隍庙的庙会规模相当可观。明代的《燕都游览志》说:“庙市者,以市于城西之都城隍庙而名也,西至庙,东至刑部街,至三里许,大略与灯市同。每月以初一、十五、二十五开市,较多灯市一日耳。”明代一年一度的灯市,可轰动九城,能与灯市相比的都城隍庙庙会,其盛况可想而知了。
清代除了每月三天的庙会外,每年农历五月十一日还由太常寺官员在此举行祭祀城隍的盛大活动。届时,香客游人络绎不绝,小商贩云集此地,高声叫卖,热闹非凡。至今仍留下“闹市口”这一记载当时庙会盛况的地名。旧有“闹市口常闹事”,“太平湖不太平”的谚语。 庙会上不仅吃穿用的商品无所不有,而且还有珍奇异宝,连一些外国客商也赶庙会,做生意。明代有这样的记载:“碧眼胡商,飘洋香客,腰缠百万,列肆高谈。”
随着社会的发达,都城隍庙的庙会逐渐衰落,被广安门里的报国寺庙会取代。不久琉璃厂市场又取代了报国寺庙会。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7-29 11:49
目录
概述
庙会由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