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映高速公路,起于成灌高速公路都江堰收费站石马巷,经玉堂街道,止于汶川县映秀镇。线路全长25.95公里,其中石马巷至玉堂段设计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4.5米;玉堂至映秀段设计行车速度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2.5米。2009年5月12日建成通车。
2009年5月12日,都映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从
都江堰驾车到映秀只需15分钟,前去的车主可在映秀板房小学旁边的停机坪停车。2009年5月9日,映秀至汶川高速公路也正式开工建设,全线建成后,成都与马尔康、九寨沟等地距离将进一步拉近,都江堰与汶川之间也将形成两条生命通道。
都汶高速公路连接成都与汶川的交通生命线,由都映高速公路与映秀至汶川二级公路组成。其中,都映高速全长25.95公里,双向四车道,2003年12月动工建设。地震前,即将建成通车。其中,都映高速全长25.95公里,双向四车道,2003年12月动工建设。地震前,即将建成通车。地震中,庙子坪大桥5号桥墩墩身裂缝、第十跨梁体全部垮塌,梁体、墩柱严重后移;
龙溪隧道进口段全断面坍塌295米,仰拱抬高最高约1.3米。
2009年5月12日川高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线贯通后,成都市民驾车走高速经都江堰到映秀只需要40分钟,然后,可以驶上映秀至汶川二级公路进入汶川。9日,映秀至汶川高速公路也开工建设,计划于2012年建成通车,届时,成都至汶川将实现全高速,2小时即可到达汶川。
地震后三个月,国道213线都江堰经映秀至汶川路段已经抢通。但是,每天参与灾后重建的大量机动车在这条国道上往返于汶川县城和
都江堰市之间,数万吨货物从这里“流进流出”。由于车流量巨大,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仍是制约灾后重建的主要因素之一。从
都江堰到映秀已经建成两条通道,运输能力大大提高,灾后重建的交通瓶颈将得到有效缓解。
都映高速公路是为适应四川省高速公路建设开发需要,1993年,
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
四川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川高公司)。在
四川省交通厅的领导下,经过十余年的创业和发展,川高公司先后发起和参与组建了成渝、成绵等二十余家高速公路公司,基本形成了高速公路母子公司的结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