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营大江户线,简称大江户线,是
东京的地下铁路线之一,由东京都交通局经营。路线及
车站的英文字母代号为E(“大江户”罗马拼音“Oedo”的第一个字母为O,容易与数字“0”混淆,因此改取第二个字母“e”),代表色为紫红色。在“都市计划高速铁道网”中的编号为12号线。
路线资料
路线里程:40.7km(放射段12.9km,环状段27.8km)
轨距:1435mm
车站数:38(包含起点站与终点站;都厅前站仅视为一站)
全程行车时间:(一次“6”字形运转)约72分钟
闭塞方式:车内信号闭塞式
双线区间:全线
电化区间:全线(直流1500V,架空线式)
车辆基地:木场车辆检修厂(木场车厂、高松车厂)
开通时间:1991年12月10日
路线命名
1999年东京都交通局曾经为当时仍称为“都营12号线”的大江户线,举办路线征名活动。后来经民众票选产生“
东京环状线”这个名称,还仿照新交通系统“百合鸥号”(ゆりかもめ)的名称,取了一个“梦之鼹鼠”(ゆめもぐら)的昵称。但
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认为12号线并非如山手线般单纯以环状方式运转,取名“环状线”容易造成误解,提议取名为“大江户线”(因为路线经过许多东京的“
下町”地区),之后也就以此作为路线的名称。
历史沿革
1974年(昭和49年)8月30日:西新宿-高松町间全线取得地方铁道敷设免许。
1985年(昭和60年)7月:运输政策审议会答申第7号整备计划线路。
1986年(昭和61年)
1988年(昭和63年)
1989年(平成元年)
1990年(平成2年)
1991年(平成3年)
1992年(平成4年)2月1日:东京都交通局的第三部门东京都地下铁建设(株)开始建设环状部。
1997年(平成9年)
1999年(平成11年)
2000年(平成12年)
2002年(平成14年)11月2日:汐留信号所(2代)升格为车站,汐留站开业。车内开始广播广告。
2006年(平成18年)4月1日:汐留联络线启用。E5000型启用。
2007年(平成19年)10月23日:变电设备因故停电,光丘-国立竞技场间停运约3小时。练马-新江古田间电车停顿。
2008年(平成20年)4月1日:东京都地下铁建设让渡予东京都交通局环状部(新宿-清澄白河-都厅前)完成,第3种铁道事业免许失效。全线成为只由东京都交通局第1种铁道事业免许的路段。
2011年(平成23年)
2012年(平成24年)3月17日:时刻表改正,日间时间的运行间隔改为6分间隔。
2013年(平成25年)4月27日:西新宿五丁目站启用低站台门,所有车站的低站台门整备完成。
2014年(平成26年)2月1日:大江户线此日所有车站更新列车到站广播。伴随着此,4条线路也更新列车到站广播。
线路站点
大江户线是
东京第一条列车以线性马达推进的地下铁路线,这种系统称为“鉄轮式リニアモーターカー”,即铁轮线性发动机牵引列车(并不一定是铁质轮胎,也有可能以橡胶等其他材料制成)。隧道断面及车辆高度、宽度较一般地下铁小为其特点。原本想要借由量体上的缩减降低兴建成本,但线性感应马达技术本身成本颇高,加上路线深入地下,
六本木站内圈
月台(大门、两国方向)更深达地下42.3米;而且必须兴建三条过河隧道,反而使得兴建费用大幅增加,票价也因此比其他地下铁路线略贵。
大江户线同时也是
东京的地下铁路线中,唯一有环状部分的路线,将原本略呈放射状的其他地下铁路线加以连结,因此有“地下山手线”之称。大江户线放射段于
1997年全部通车(包括属于环状段的
新宿站),环状段除
汐留站外,皆于
2000年12月12日通车(汐留站于
2002年启用)。
1992年都营大江户线先后开始:光丘站~都厅前站~饭田桥站~两国站~六本木站~都厅前站方面
注释:
运营情况
与一般环状路线(像是JR山手线)不同的是:大江户线除了环状段路线(都厅前站~饭田桥站~两国站~六本木站~都厅前站)外,还有一段放射状路线(光丘站~都厅前站),因此形成两种运行方向互相相反的“6”字形运转方式:光丘站→都厅前站→六本木站→两国站→饭田桥站→都厅前站 (于
都厅前站回车)
都厅前站→饭田桥站→两国站→六本木站→都厅前站→光丘站
使用车辆
大江户线一共使用两种车型,分别是1991年开通使用的12-000形列车
和2012年开始使用的12-600形列车。
铁轮线性发动机牵引列车
都营大江户线所使用的铁轮线性发动机牵引列车,与磁悬浮列车并列为高速列车的一种。
铁轮式线性发动机牵引车,使用线性发动机对车辆进行牵引以提供动力,用轮胎和铁轨对车体进行支持和引导,现多实用于地铁。无论是贴车轮是也好还是接地式也好,除了铁质轮胎之外,也有橡胶等其他材料制成的轮胎。在车身和车架上安装原线圈作为诱导电动机的固定子,在轨道中央安装反应电板作为诱导电动机的回转子。行驶的时候。在原线圈接入三相交流电,在诱导电动机的回转磁场里产生了运动的回转磁场,使得反应电板产生涡电流,借由此产生的磁场,车体和反应电板之间产生吸引力/反作用力,推动车体前进。
即铁轮式线性发动机牵引车只是借由磁场产生动力,而并不产生悬浮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