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部,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 7 万年前, 古“河套人”就在 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著名的“河套文化”。从夏商春秋至秦汉唐宋的几千年中,先后有 数十个北方部落民族在这里游牧生活。明朝时期,鄂尔多斯部落从蒙古高原进驻鄂尔多斯地区。1649 年,鄂尔多斯部落六旗会盟于 达拉特旗的大庙王爱召,清政府在此设伊克昭盟(“伊克昭”为蒙古语,意为“大庙”)。 近现代以来,大量晋陕汉人迁入,与少数民族一起生活劳作,形成了农耕文化、黄河文化与草原文化。1949 年 5 月,成立伊盟自治政务委员会,新中国成立后改称绥远省伊盟人民自治政府。1950 年,设立了旗、乡等行 政机构,后经撤销新建,1958 年,下辖 7 旗、 1 县、78 个人民公社。2001 年 2 月经国务院批准,撤伊克昭盟,设立地级鄂尔多斯市。
发展历史
鄂尔多斯部位于内蒙古西南部。“鄂尔多”(斡尔朵)为蒙古语“宫帐”之意,“鄂尔多斯”是“鄂尔多”的复数,即“宫帐群”,成吉思可汗去世后,将遗体迁往漠北草原时,在鄂尔多斯留有成吉思可汗遗物的祭祀宫帐,初称“八白室”,后来称“鄂尔多斯”(多宫殿之意)。
“为猛隼之羽翼,为驾辇之护卫,为刚毅之明君,将如山之白室,竭诚护卫着等等”这是蒙文文献《蒙古大黄册》一书中对鄂尔多斯万户的记载。鄂尔多斯一词,是古突厥语,意为汗的殿宇、陵寝之地。
公元十四世纪,守护成吉思可汗的陵寝的护卫们,改自己“艾马克”(部)的含义,始称鄂尔多斯部。这里所谓“八白室”的护卫者,俗称“达尔扈特”,正是鄂尔多斯人。达延可汗巴图孟克时期,他们是蒙古六万户之一的鄂尔多斯万户。
清天聪九年(1635年)鄂尔多斯归清,各授札萨克,共六旗(后在雍正九年增设一旗,即七旗),所部六旗为一盟,称伊克昭盟。据蒙文文献记载,把成吉思可汗的遗骸运到斡难河源头之后,建造大苏力德,以备诸汗宰桑们祭拜。
元朝天顺年间,鄂尔多斯部将成吉思可汗的灵寝迁到伊克昭盟之后,岁岁按时举行祭奠,久而久之,这个地区被称为鄂尔多斯。“鄂尔多斯”汉译系“诸宫殿”;“伊克”为蒙古语,汉译为“大”,“昭”系藏语的译音,指供奉释迦牟尼佛像的佛殿。“伊克昭”即“大庙”的意思。这样,出现了祭祀圣主的八白室。所以,文献称“八白室的守护者鄂尔多斯图们”。
达延可汗巴图孟克三子巴儿速孛罗特,其长子固玛里墨尔根哈喇济农之后人掌管了鄂尔多斯。
据达日玛固始《金轮千辐》记载,鄂尔多斯右翼四部为葛古特锡布沁、乌拉特唐古特、达拉特杭锦、篾儿乞惕巴哈斯、别速特乌审、索特根、哈里固沁或左翼克烈亦斯、浩齐特、明安特、辉沁、胡雅固沁和四部畏兀儿津、三鄂托克阿玛克达等。
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清朝将蒙古族鄂尔多斯部分为六个旗:鄂尔多斯左翼中旗(原郡王旗);鄂尔多斯左翼前旗(现准格尔旗);鄂尔多斯左翼后旗(现达拉特旗);鄂尔多斯右翼中旗(现鄂托克旗);鄂尔多斯右翼前旗(现乌审旗);鄂尔多斯右翼后旗(现杭锦旗);后增设鄂尔多斯右翼前未旗(原扎萨克旗)。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清朝在鄂尔多斯左翼中旗东部被开垦的地区设东胜厅。
鄂尔多斯—北望蒙古草原,承草原文化之血脉;南接中原汉地,沐农业文明之雨露;在蒙古各部中以礼仪著称。鄂尔多斯部,原为来自大蒙古国的各万户、千户,也就是各万户、千户长选派的对成吉思可汗最忠诚的人员组成的鄂尔多卫护部队。这支精锐卫队,当年为成吉思可汗四大鄂尔多服役,也有一部分为成吉思可汗母亲斡额仑和成吉思可汗几位弟弟、儿子的鄂尔多服役。在几百年的历史中,这支卫队的后裔,世世代代继承了祖先的职业,一直聚集在成吉思可汗奉祀之神周围,形成了守护诸多宫殿的部—鄂尔多斯人。
今天的鄂尔多斯市土著蒙古人,就是清代伊克昭盟鄂尔多斯蒙古人后代。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