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饼簕,芸香科酒饼簕属植物。灌木。分枝多,刺多。叶硬革质,椭圆形或近圆形,顶端圆或钝,微或明显凹入。花常多朵簇生,花瓣白色。果圆球形,熟时蓝黑色。
形态特征
高达2.5米的灌木。分枝多,下部枝条披垂,小枝绿色,老枝灰褐色,节间稍扁平,刺多,劲直,长达4厘米,顶端红褐色,很少近于无刺。叶硬革质,有柑橘叶香气,叶面暗绿,叶背浅绿色,卵形,倒卵形,椭圆形或近圆形,长2-6、很少达10厘米,宽1-5厘米,顶端圆或钝,微或明显凹入,中脉在叶面稍凸起,侧脉多,彼此近于平行,叶缘有弧形边脉,油点多;叶柄长1-7毫米,粗壮。
花多朵簇生,稀单朵腋生,几无花梗;萼片及花瓣均5片;花瓣白色,长3-4毫米有油点;雄蕊10枚,花丝白色,分离,有时有少数在基部合生;花柱约与子房等长,绿色。果圆球形,略扁圆形或近椭圆形,径8-12毫米,果皮平滑,有稍凸起油点,透熟时蓝黑色,果萼宿存于果梗上,有少数无柄的汁胞,汁胞扁圆、多棱、半透明、紧贴室壁,合粘胶质液,有种子2或1粒;种皮薄膜质,子叶厚,肉质,绿色,多油点,通常单胚,偶有2胚,胚根甚短,无毛。花期5-12月,果期9-12月,常在同一植株上花、果并茂。
生长环境
产于海南及台湾、福建、广东、广西四省区南部,通常见于离海岸不远的平地、缓坡及低丘陵的灌木丛中。在海南的海岸灌丛中,它与刺桑Taxotrophis illicifolius、赤才Eriog-lossum rubiginosum、柄果木Mischocarpus sundaicus、滨木患Arytera litoralis、避霜花Pisonia aculeata、相思子Abrus precatorius 等组成海岸有刺灌木林,在稍内陆、海拔较高(300米)的山地林中,它成为林下灌木。菲律宾、越南也有。
生于较干燥坡地的植株,刺多且长,叶小,最小的为15毫米×6毫米,多呈椭圆形,两端圆,有时钝。生于海拔较高、立地较荫湿的条件下,它的茎枝几无刺,或刺短小,叶片则较大,达10厘米×6厘米。
在广东西南部及广西东南部一带,在第四纪地层中找到本种植物的叶化石。
酒饼簕在内陆生于酸性土,在滨海地区,它生于盐分颇高的砂土上,是一种耐盐植物,有积聚土壤中硼的功能,有抗线虫及抗旱特性。国内外曾将这试作柑橘类植物矮化的砧木材料,经实物观察,嫁接后10年的植株,接穗有过粗生长现象,亦即砧木的径向生长较缓慢。
分布范围
生长于平地或低丘陵的灌木丛中。福建、台湾、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和广西。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
主要价值
用途
成熟的果味甜。根、叶用作草药。气香,味微辛、苦,性温。祛风散寒,行气止痛。与其他草药配用治
支气管炎、
风寒咳嗽、感冒发热、风湿关节炎、
慢性胃炎、胃溃疡及跌打肿痛等。
叶含精油:α-pinene、β-laurene、 ι-limonene、camphene、phellandrane、umbellu-lene、nerol、neral、garbone等不下27类别。又含香豆素:bergapten、isopimpinellin等。根含
黄酮类化合物及生物碱。
木材淡黄白色,坚密结实,为细工雕刻材料。
作砧木嫁接椪柑和雪橙,植株明显矮化,但其木质部径向增长速度较接穗的慢,形成嫁接愈合部位上下之间粗细不均现象,园艺上亦用作盆景材料。
药用价值
药用部位为根
性味归经:辛、苦。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化痰止咳,理气止痛。治感冒,头痛,咳嗽,
支气管炎等。
主要成分:含生物碱、黄酮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