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之战,发生于
北宋太祖
开宝七年(公元974年),对阵双方为
北宋和
南唐,爆发于开宝七年闰十月,结束于当年十一月。最后以宋军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宋军开始攻伐
南唐后,沿长江顺江而下,连克池州、
芜湖、
当涂等城,随即屯兵于采石矶。与此同时,宋太祖
赵匡胤下令,把于朗州造好的黄黑龙船,用从荆南运来的粗竹絙连接起来,作为跨越长江的浮桥。造好之后,先在石牌口进行了试验,试验成功后即令
汝州节度使
陆万友对其进行看护。
宋军将浮桥从石牌口转移至采石矶,大军渡江如履平地。南唐君主
李煜派杜贞、郑彦华率军迎敌,要求他们率军拆毁浮桥。
几天后,曹彬等人率部于新寨大败南唐军,缴获战舰三十艘。杜贞、郑彦华部与宋军相遇,杜贞率部陷阵,郑彦华按兵不救,导致杜贞部全军溃败。宋军顺势攻向
金陵。
此役过后,宋军增兵和转运军备变得更加便利,也为宋军在后来的
秦淮河之战中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此战,是继晋灭吴之战和隋灭陈之战后,中国战争史上第三次大规模的江河作战,宋军在长江下游成功地架通浮桥,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一个创举,使大军克服天险,分兵击破南唐守军,攻占江宁,迫降南唐。
其中水军依然占有重要地位,宋军5路出师,分进合击,其中2路是水军:一路为主力,自荆南沿长江东下,直取金陵。一路进行战略迂回,自汴水而下,经扬州入长江,从南面逆水而上,进攻金陵,对灭亡南唐,起了重要作用。历史再一次证明,在南方作战,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水军的较量。交战双方,谁的水军强大,谁对水上作战预有准备,谁善于发挥水军在水网地区机动性强的特点,谁就能赢得战争的胜利。晋灭吴、隋灭陈都是如此,宋灭南唐也是如此。南唐后主李煜过分依赖长江天险,欲以“坚壁以老宋师”的防御战法,坐失利用宋军渡江时反击的时机,终于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