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灯是一种流传于
淮南沿淮地区的民俗歌舞,架河镇是采莲灯的发源地。2008年被淮南市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5月,采莲灯被安徽省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采莲灯俗称采莲蓬,于清乾隆、嘉庆年间由苏北传入,通过同淮南民间舞蹈的不断融合为和当地数代老艺人的不懈努力,终于成为江淮的一朵艺术奇葩。
采莲灯由古代采莲舞演化而来。汉乐府民歌有一首民歌《江南》,诗云: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采莲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当然那时的采莲舞还应处于一种较为原始的状态,采莲舞的发扬与流行是在南朝的梁代以后。随着年代的推移,通过代代相传,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得以保留了下来。采莲灯现已成为江淮有民望的品牌特色,深受淮河两岸人民的欢迎和喜爱。每逢节日,采莲灯成为活跃当地群众文化生活和传承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淮南沿淮地区流传下来的采莲灯,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表演人数上,采莲灯实现了新的突破。采莲灯由一群手捧莲花灯的村姑,一名肩扛桃花树少年、一名丑婆以及几名伴奏锣鼓队组成。舞者人数的增加,最明显的效果就是场面宏大、氛围浓郁,放眼望去,一遍绿色“湖水”中飘荡着无数莲花,穿着鲜艳衣服的采莲姑娘划行在荷叶莲花中,载歌载歌载舞,令人心醉;在表演内容上,采莲灯也有了极大的丰富。采莲灯入淮后以花鼓灯锣鼓为主伴奏乐器,并吸收了花鼓灯歌的创作、演出手法,即兴创作、即兴表演,逐渐和当地民间舞蹈融为一体。表演时,数十位村姑手捧莲花灯花篮,身着红、绿鲜艳服装,头戴五彩花束,在“桃花树”的领舞引导下,按照固定的表演套路、程式、队形、舞步,时而起舞如风摆杨柳,时而穿插如彩蝶纷飞,大气而不失诙谐,严肃而不失幽默。
为了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架河镇成立了“采莲灯传承文化艺术协会”。该协会的成立宗旨是配合宣传有关传承文化政策法律法规,抢救与保护,挖掘与整理,发展与发扬传统民间艺术。架河镇采莲灯农民表演艺术队成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近几年来,在架河镇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采莲灯表演队伍正走向正规化、规模化。其中,演员40多人,包括锣鼓队和采莲队。作为民间文艺团体,该团克服了资金少、人员流动性大,坚持演出,农闲时排练下乡义演,现已演出几十场,深受农民喜爱。在每年的淮南市“420农民运动会”上,都有架河采莲灯的队伍,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视觉享受,向外界展示了美好架河、美好潘集,展示了农民群众多彩的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