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蒲台位于白洋淀东南方,北接安新县,南邻任丘市;采蒲台总面积0.6平方公里,全村3000人;98%人口居住于本岛、或北岛、或南岛;采蒲台连接后塘淀、泛鱼淀、聚龙淀、前塘淀四大淀,四淀水域面积均在5000亩以上。
白洋淀有一种的水草叫“蒲草”,俗称蒲子,它生成的果实叫蒲棒。蒲草的用途很多,可以造纸、编织手工艺品、草垫子、帘子,还可以铺在房顶上既防虫又保暖,清洁卫生。所以白洋淀有不少村民去淀里割蒲草,将其作为收入之一。白洋淀采蒲台蒲草长得最多,是蒲草的聚集地,并且采蒲台的芦苇非常著名,是出产上好芦苇的水村之一。
白洋淀还有一种植物:
芦苇。芦苇是一种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等,
世界各地均有生长,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芦茎、芦根还可以用于造纸行业,以及生物制剂。经过加工的芦茎还可以做成工艺品。古时古人用芦苇制扫把。芦苇是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多生长于池沼、河岸、溪边浅水地区,常形成苇塘。余亚飞诗称:“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芦苇茎秆直立,植株高大,迎风摇曳,野趣横生。由于芦苇的叶、叶鞘、茎、根状茎和不定根都具有通气组织,所以它在净化污水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芦苇茎秆坚韧,纤维含量高,是造纸工业中不可多得的原材料。
采蒲台于明朝永乐年间建村,距今已有606年历史。因水域辽阔,烟波浩淼,水势连天,与南方苏杭二城水乡风貌颇似。它特殊地理位置,在
抗日战争时期,成为著名文学家孙犁的避难所。抗日使得采蒲台有着刚强血性的一面。大前街的烈士祠,供奉着几十位为国捐躯的采蒲台籍民族英雄的铮铮铁骨。孙犁的小说《采蒲台》和《采蒲台的苇》、雁翎队、烈士祠、电视剧《螃蟹洼》、千里堤、悠长的胡同等是采蒲台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