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昂惕夫之迷,意思是如果
H-O理论成立,尽管美国进口
替代品比美国实际进口
商品资本更密集,但其密集程度仍将低于美国的出口商品,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推动了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迅速发展。
里昂惕夫是
西方经济学的名词,意思是如果
H-O理论成立,尽管美国进口
替代品比美国实际进口品资本更密集,但其密集程度仍将低于美国的出口商品。但使用美国1947年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密集度比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度高出大约30%。这意味着,美国进口的是
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的是
劳动密集型商品。这与赫-俄理论的预测完全相反,这就是著名的里昂悌夫之谜。
两
要素模型忽略了其他要素如自然资源的影响。一种商品可能是资源密集型的,两要素模型将其划分为资本或劳动密集型,显然是不正确的。另外。许多
生产过程需要使用自然资源,如采矿、
钢铁业,同时也需要大量实物资本。
对于“里昂惕夫之谜”,西方经济学界提出了各种解释,同时带来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代表性的学说如下:
该理论由美国学者波斯纳于1959年提出。该理论认为,技术实际上是一种
生产要素,并且实际的科技水平一直在提高,但是在各个国家的
发展水平不一样,这种技术上的差距可以使
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技术上的
比较优势,从而出口
技术密集型产品。随着技术被进口国的模仿,这种比较优势消失,由此引起的贸易也就结束了。
该
理论综合了技术差距理论、人力资源理论、人力技能理论,认为,在考虑国际贸易中的商品时,不但要考虑传统的资本、劳动、
自然资源要素,还要考虑技术、信息等要素,从而来确定商品的比较优势。
偏好相似理论由
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尔于1961年的《贸易的转变》一书提出,该理论主要解释的是
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如何产生的问题。里昂惕夫提出假设的前提是各个国家需求偏好一致,实际上是有偏差的,美国人不爱消费
劳动密集型产品,偏好消费
资本密集型产品,导致出口的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居多。
产业内贸易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解释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原因和规模。
肯恩等人(Kenen,1965;Keesing,1966)认为产生里昂惕夫悖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里昂惕夫所定义的资本仅仅包含
物质资本(如机器、设备、厂房等),而完全忽略了
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
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或报酬在于提高一个人的技能和
获利能力,在于提高市场经济和非市场经济中
经济决策的效率。这就暗示着美国劳动比外国劳动含有更多的人力资本,把人力资本这一部分加到
实物资本上,就会使美国出口品的
资本密集度高于进口
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