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昂车中》是现代诗人
李金发创作的一首
新诗。全诗五节,第一节写诗人对车厢内的观察;第二节、第三节写飞驰而过的窗外的景色;第四节写自己伏窗而望时所产生的内心感慨;第五节表达了诗人对弱肉强食的现实社会的愤懑和不平。此诗写得层次分明,集中凝炼,表现出诗人捕捉生活形象的敏感和艺术概括的能力。
李金发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留学
法国,曾受到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很大影响。因此,他所作的诗歌也多运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来表现自己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的感情,记录了对社会和自然现象敏锐的印象和感受。这首诗写于作者留学法国时,是诗人为了记录坐在里昂火车中所看见的景象和产生的感想而创作的。
全诗五节,写得层次分明,集中凝炼,表现出诗人捕捉生活形象的敏感和艺术概括的能力。第一节写诗人对车厢内的观察。微弱的灯光照在异国妇女身上、脸上,使其“粉红的小臂”也变成了“灰白”,白皙的脸庞被软帽遮住了,留下了一片阴影,“如同月在云里消失”一般。这些细腻的观察和新颖的比喻,给这首诗带来了一种艺术美。诗人用光的明暗变化,表现自己对生活瞬间的观察与感受,用粗略的描述和新奇的比喻,构成一幅诗意的画面,让你感到真切,新鲜。第二节、第三节写飞驰而过的窗外的景色,有飞过的朦胧黑影,山谷中疲乏的月光,杜鹃羽毛一样翠绿的草地,撕碎沉寂的车轮的鸣声,远方街市明灭闪烁的灯光,也有旅客脸上的倦意和心底的烦闷。这一切,都极精炼而鲜明地凝结在诗句中。第四节写自己伏窗而望时所产生的内心感慨,在夜气中只能停止了自己想像的羽翼,听着、看着鸣响的细流和飘泊的行云,自己也感到岁月从身边飞逝而过了。诗里写的是里昂车中的见闻,又何尝不是人生旅途的列车中的感受。列车飞驰而去,也可以说是人生时光飞驰而去的象征。随着列车的行进,诗人的意念也在急促地流动:诗人的视线下意识地又伸向了车外更远处那被月儿“钩心斗角的遍照”的大干世界,仿佛隐约听到“万人欢笑,万人悲哭”;在远处模糊一团的黑影里,恍惚看到鲜血的流动,流萤的飞舞。“钩心斗角”、“欢笑”、“悲哭”、“鲜血”、“流萤”,这些语意双关、寓意隽永的词语,启示我们在字句以外,比喻以内去体味它们的弦外之音、象外之旨:在现实社会中是充满着你争我夺的搏斗的,有胜利者的欢笑,也有失败者的悲哭。从这诗情洋溢而又恍惚朦胧的意象里,读者仿佛也能听出诗人对弱肉强食的现实社会的愤懑和不平。从现代诗歌发展历史看,朦胧美的追求和通过意象传达诗人的思想情绪和感受,不仅是对浪漫主义坦白奔放的反叛,而且是对初期白话诗直白浅露倾向的反拨,对提高诗人的艺术水平是起了积极作用的。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孙玉石:这首《里昂车中》仍不失为显示李金发的创作才华和诗歌特征的佳作。他用描写光、声、色等语言手段概括自己对生活中普通事物一瞬间的观察和感受,造成一种既鲜明而又朦胧的抒情美的效果。(《袖珍新诗鉴赏辞典》)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刘泰隆、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赵明:在艺术上,这首诗的特色也很鲜明。随着列车的行驶,意识在无定向的流动,意象层出不穷,景物纷至畓来,目不暇给。诗人把绘画雕塑的技巧运用到诗里,使全诗别有一种浑成的感觉。在语言上,文白夹杂,文言语句的生吞活剥的引进,违反了读者的阅读习惯。但诗里那种灵敏的感觉和超群拔·俗的想象,巧妙的象征,新奇的比喻,还是有吸引力的。尤其是在结构上,把思想感情组织在高度浓缩的形式里,这种象征艺术可供我们批判地学习和借鉴。(《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现代作家杜学忠:诗的内容是现实的,记录的是诗人坐在火车上见到的景象和感受,但诗人在贴近现实中寻求着超越,用色彩、光影、声响的变幻与亲和把现实“催眠”,给我们造成一个迷人的恍惚和美丽的朦胧。(《古今中外朦胧诗鉴赏辞典》)
李金发(1900~1976年),原名李权兴,又名李淑良,字遇安,广东梅县人。早年在香港求学。1919年赴法学习雕刻艺术。1925年回国,加入文学研究会。并创办《美育》杂志,后任教广州美术学院。1936年任该校校长。1939年后投身外交界,先后被派驻伊朗、伊拉克使馆任职。1951年后定居美国。他是把“法国象征诗人的手法”介绍到中国诗里的“第一个人”(
朱自清),也是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作家。著有诗集《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