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兴塔,位于山东省济宁市
邹城市钢山街道北关古塔小区内,为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年)建造,塔前原有佛寺一所,“禅塔祥云”为古邹八景之一。
历史沿革
重兴塔为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年)建造,原名法兴塔。
元至元间(1335~1340年),重修,改名重兴塔。
明天启二年(1622年),重兴寺残毁,崇祯年间修复。
1996年,邹城市政府投资全面维修重兴寺,并发现地宫。
建筑格局
重兴塔为八角楼阁式仿木筒体结构砖塔,由基座、塔身、塔顶、地宫组成,共九层,塔高27.4米,基座正北辟门,东、南、西三面置方形龛室,北门内有南北斜向砖阶,塔内有旋转阶梯可逐级登至塔顶。塔身分为九层,各层均由斗栱、墙体、檐部斗栱及瓦顶组成。每层檐下为仿木构砖雕斗栱及飞椽,二层为重檐,三至九层为单檐,每层转角部位有砖雕半圆倚柱。四个正面明间设门券,一至三层为圆门券,四至九层为尖门券。一、二、四层四个斜面设有盲窗,窗格有水波纹、龟背锦方格纹、四簇毯纹等。塔顶于塔心室穹顶之上砌八角形基座,基座为须弥座,上覆仰莲,莲上置一铜质葫芦瓶式宝刹。重兴塔地宫砖砌,分甬道、宫门和宫室三部分,甬道长方形,宫门为圆形拱券,宫室近方形,砖叠涩穹隆顶。
重兴塔造型古朴稳重,结构合理,稳定性强,具有典型北方建筑特征。
文物遗存
重兴塔地宫中发现少量陶器、瓷器残片、部分建筑构件和北宋时期的钱币等文物。
历史文化
康熙年间版《邹县志》载:“崇兴寺,原名法兴寺。元(后)至元间改名重兴寺”。“崇祯间知县黄应祥重修,复于寺之殿南建观音堂。有砖塔一座”。
中国古代佛塔多因塔在寺内而以寺名命名塔。因塔坐落在法兴寺内而名法兴塔,元至元年间重修时寺庙改名,塔改名为重兴塔。
文物价值
重兴塔显示了北宋时期在建筑技术、材料等方面的成就。重兴塔几经修葺,仍保持了其原有的建筑风格,是研究北宋时期建筑历史和佛教传播的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文物保护
1985年,重兴塔被济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重兴塔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重兴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重兴塔位于山东省济宁市
邹城市钢山街道北关古塔小区内。
邹城市内乘坐公交车11路、13路、16路、1路、201路、205路、206路、207路、207路[金山]、208路、209路、20路、216路、219路、228路、229路、229南路、230路、2路、9路,在古塔小区站下车步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