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六年(811),白居易为母守丧,回到位于
下邽县的旧居,追思往日,感伤故游,感叹人生易逝,于是写下了此诗。此诗编入白居易自己的诗文集《白氏文集》的“感伤诗”分类中。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贞元十六年进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缉拿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
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通俗易懂,相传其诗作要老妪听懂为止。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首开中唐文人倚声填词之风。有《白氏长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