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冶锌遗址群,位于重庆市
丰都县、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分布在丰都至忠县长江两岸数十千米的台地上和丰都与石柱交界的齐曜山片区,以及酉阳乌江右岸的台地及山坡上,是明朝至清朝时期的遗址。
历史沿革
1958年秋,长江考古队首次在丰都县境内沿江冲积台地上发现散落着坩埚、红烧土块、炭渣等炼炼遗物。
1987年、1992年,三峡库区文物调查确认为炼炼遗址。
1992~1994年期间,进行了复查、钻探和试掘工作。
2004年,为配合三峡工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丰都县兴义镇杨柳寺村的庙背后遗址进行第二次发掘,经有关领域的专家共同分析研究,首次确定为炼锌遗址。同年,河南省考古研究所以文物普查资料为线索,对丰都县境内沿江两岸进行了针对性的实地徒步调查;重庆市文物考古所(2012年9月改名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组成一行十余人的炼锌遗址考古调查工作队,在前两次调查的基础上,对丰都县内长江沿岸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调查、勘探和试掘工作,确认并新发现了同类炼锌遗址共计20处。
2004年9月~2005年1月,重庆文物考古所对丰都秦家院子、袁家岩、石地坝、九道拐四个冶锌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了冶炼炉、灰坑、房址等遗迹,出土了大量冶炼遗物。
2013年6~8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在忠县文物局的协作下临江二队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为2100多平方米,共清理各类与冶炼相关的遗迹125个,出土陶、瓷、铁器、铜器等遗物700余件。
遗址特点
综述
重庆冶锌遗址群主要分布在丰都至忠县长江两岸数十千米的台地上和丰都与石柱交界的齐曜山片区,以及酉阳乌江右岸的台地及山坡上。沿长江片区具有长江水利交通之便,便于原料、产品的运输和销售,是炼锌的肇始之地。齐曜山片区有丰富的铅锌矿、银锌矿,燃煤资源丰富且品味高,最早开始开采锌矿,是炼锌遗址分布的核心地区。乌江片区既有一定的矿料、燃料分布,兼具一定的水上运输便利,是相对较晚发展起来的一片炼锌区域。
丰都炼锌遗址
秦家院子、袁家岩、石地坝遗址均位于丰都县高家镇关田沟村长江右岸的一级台地上,台地较平缓。西临长江,东依小山包,三个遗址之间隔冲沟彼此相邻。遗址现存面积为3000~40000平方米,海拔高程148~175米。秦家院子遗址,南、北隔冲沟分别与毛家包墓地、袁家岩遗址相望。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29°59′29″、东经107°49′56″,海拔高程148~152米。现存面积约4000平方米。出土一批新石器至商周时期遗物。袁家岩遗址,南隔冲沟与秦家院子相望,海拔高度152米,现存面积约3000平方米。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在遗址北部和台地东部的山包上进行了发掘,清理出商周时期遗存和一批汉魏时期的墓葬。石地坝遗址,东南距高家镇新镇约500米,南、北两侧隔冲沟分别与袁家岩、信号台遗址相望。中心地理坐标北纬30°1′48″、东经107°51′28″,海拔高程155~175米,遗址总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出土大量商周时期遗存,对于早期巴文化的认识、巴蜀文化关系等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九道拐遗址,九道拐遗址位于丰都县镇江镇朗溪村七组,长江左岸较为陡峭的坡地上,西南距镇江镇约300米,海拔高程160~180米,遗址面积约25000平方米。发现了三片炼锌废弃堆积区,并勘探出相应的三组冶炼炉。
丰都炼锌遗址已清理出的16座炼炉,其形制、结构、尺寸类同,其年代应相差不远。从地层叠压关系看,冶炼遗迹叠压于清代地层之下。河南省考古所在丰都庙背后遗址的发掘过程中找到张氏族谱,张氏在庙背后一带入清以来均无从事与冶炼有关的生业,故丰都冶炼遗址的时代下限不应晚于清初。根据对窑炉型制分析,窑炉的型制有由短、宽变为长、窄的趋势,但总体形制较为一致。出土的反应罐不见清代炼锌遗址常见的瘦长型反应罐,而与铺子河遗址出土的反应罐相似。铺子河遗址出土了明代“成化”“宣德”款纪念瓷器,其炼锌遗存时代为明代。结合秦家院子、九道拐遗址出土的瓷器判断,丰都石地坝、秦家院子、袁家岩、九道拐遗址时代为明代中晚期。
炼炉平面呈长条形,由炉床、窑室两部分组成。炉床多建于生土上,高出地面5~10厘米,床面上设置炉栅,留有掏火窝,构成窑室的下面部分;冶炼炉两端直接在炉床上用土坯砌墙,两边在炉栅上用砖砌墙,上部形成一个“马槽”形的窑室。部分炼炉的炉床两侧残留有成排柱洞,推断这时已出现带炉棚的冶炼炉。冶炼炉的整体形态由宽、短向瘦、长发展。
炼锌工艺过程:装料、入炉、冶炼、毁罐取锌。将氧化锌矿砂、煤(炭)粉按一定比例盛入反应罐后,在罐口用粘土(耐火泥)做出内凹带孔的冷凝窝封盖反应罐,然后在反应罐的肩部用粘土(耐火泥)上接一节筒形口,盖上盖板,形成冷凝区;在反应罐入炉前器身外壁包裹一层黄泥,以防止在高温冶炼过程中罐体发生破裂。将反应罐置于冶炼炉的炉栅上,四周堆放煤饼,炉栅内投放柴薪、木炭等燃料,点火引燃煤饼。当窑室温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反应罐内的锌矿与煤(炭)发生化学反应(ZnCO3+2C→Zn(气)+3CO),还原出气态锌,锌蒸气通过冷凝窝的透气孔上升至冷凝区冷却凝结成液态锌,滴入冷凝窝凹槽内。冶炼完成后,冷却,最后打破反应罐,取出锌块。每个反应罐只能使用一次。
临江二队遗址
临江二队遗址是重庆境内考古已发现面积最大、时代最早的炼锌遗址。遗址位于三峡库区忠县洋渡镇沿江四社长江右岸的二级台地上。遗址北临长江,南靠缓坡,东临水扬溪,西隔小冲沟与沿江四队墓群相望。遗址南高北低,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40~60米,埋藏面积约15000平方米。在此设立冶炼作坊,一是便于利用长江运输原材料、产品;二是便于将水扬溪等其他小冲沟的水引入冶炼场,解决冶炼过程中制作煤饼、装料、敷泥、印水所需的大量用水问题;三是利用地形的高差和风向进行自然抽风,提高冶炼炉的燃烧效率;四是宽阔空间,可以倾倒大量的冶炼废弃物。受长江水位反复消涨的影响,遗址临江部分已出现多处垮塌,断坎处见多处暴露在外的冶炼遗迹,部分冶炼废弃堆积已被江水冲刷殆尽。
冶炼场内主要分为工作区和废弃物堆积区。工作区内分布有炼锌炉、排水沟、柱洞、堆煤坑、炼煤坑、蓄水坑、拌泥坑等冶炼相关的遗迹。炼锌炉是冶炼场的核心部分,分布在台地临江面,与等高线平行分布,可利用地形坡度进行自然抽风;排水沟位于炼锌炉地势较高一侧便于排水;堆煤坑、炼煤坑、蓄水坑、拌泥坑位于炼锌炉附近,便于冶炼时发挥各自的功用。
废弃物堆积区主要位于临江的断坎、低地和两侧的冲沟,便于倾倒大量冶炼废弃物。此外,丰都九道拐遗址的发掘表明,部分冶炼场由工作区、生活区及废弃物堆积区组成。生活区是冶炼场工人起居的场所,同样用于产品存放。例如,丰都九道拐遗址一号房子(F1),位于炼炉的一端,墙体用黄土夯筑,面阔两间,一间用于起居生活,一间则堆放冶炼后的产品锌锭;废弃堆积区是倾倒煤渣、残破反应罐等冶炼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场所,往往位于炼炉下方的临江低地或冲沟。
炼锌的遗迹,主要集中在6个冶炼场内,以炼锌炉为中心有规律地分布在工作面上。其中,炼锌炉10座,平面为长条形,由炉床、窑室两部分组成。炉床平面呈长条形,是用土坯建筑在生土或已废弃的炼锌炉炉床之上。窑室为马槽形,由炉栅、端墙、侧墙等构成。炉床上置有炉栅,炉栅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部为土坯,下部为汉砖),下投放柴火,上放置冶炼罐和煤饼;端墙位于炉子两端,用土坯或石块直接构砌在炉床上。侧墙位于炉栅两侧,用土坯构筑在下层炉栅上,平面呈长条形,剖面呈梯形。马槽形窑室能较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能源,加快生产周期。炼炉两端或两侧一般均分布有圆形柱洞,柱洞内残留少量朽木,据此推断炼锌炉已有顶棚。
59个灰坑的形制和坑内堆积分为堆煤坑、炼煤坑、拌泥坑、蓄水坑及其他灰坑等几类,均位于炼锌炉附近,以供冶炼时堆放煤炭、制作煤饼、拌泥以及取水所用。51个柱洞中除大部分为炼锌炉搭建顶棚所用,少数柱洞与其他遗迹关系密切:如D30、D49~D51,4个柱洞沿一排煤坑呈直线分布,为堆煤坑搭建顶棚用。3条灰沟均位于炼炉一侧,用于排水。此外,在1号炉南部还清理了1个灶以及1处冶炼罐堆积。
临江二队炼锌遗址时代为明代中晚期,提前了中国炼锌的起源,为探寻中国炼锌起源提供了新的线索。
文物遗存
综述
重庆冶锌遗址群出土遗物以冶炼用的装烧器皿——陶质反应罐为主,日常生活陶瓷器次之,另有少量与其冶炼有关的铁、石制品。此外,出土大量冶炼炉炉壁残块和一定量的煤、木炭等燃料。
反应室(罐)
反应室为灰色夹砂硬陶的深腹罐,均为轮制。基本形态为侈口、卷沿、圆唇、鼓肩、深腹、平底,高约27~30厘米。
研究价值
重庆冶锌遗址群发现填补了古代冶金史的空白,提供了全新的实物资料,对冶锌技术的起源和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重庆冶锌遗址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重庆冶锌遗址群位于重庆市
丰都县、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交通信息
自驾:自重庆市
丰都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重庆冶锌遗址群,路程约23.9千米,用时约39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