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理学院体育学院
重庆文理学院下设学院
重庆文理学院体育学院的前身是重庆师专体育系,创办于1979年,已有三十年的办学历史,是重庆市高校较早创办体育专业的院系。 该院设有体育教育本科、社会体育本科、体育教育专科、体育保健康复专科及少数民族体育教育本科预科,其中体育教育专业是“重庆市市级特色专业”,体育保健康复专科专业是“重庆市高职高专示范专业”。体育学院有学生900多人,生源涵盖重庆、四川、山东、海南、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内蒙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
学院简介
体育学院是“重庆市中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体育教师培训基地”、“重庆市农民体育活动田径训练基地”。体育学院党总支2006年被重庆市教育工委授予“先进党总支”称号;2004年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我院“先进集体”称号。
师资力量
该院有教师总数5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5人、讲师16人、硕士研究生16人,在读硕士共10人。其中有全国高校优秀青年体育教师;重庆市体育卫生先进个人;国家级田径裁判4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人;国家级健美操指导员2人;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是一支结构合理、朝气蓬勃、勤奋敬业、专业过硬、具备较强实力的师资队伍。
教学设施
该院有标准田径场2个;篮球场28块;排球场16块;网球场10块,以及室内风雨球场、室内田径棚、体操馆、健美操馆、武术馆等,总面积达11万平方米。同时,该院还拥有体质健康测试中心、健身健美中心、运动解剖实验室、运动生理实验室、保健康复实验室,配有能满足教学、训练、科研需要的仪器与设备。
学院成绩
该院在对外比赛中成绩突出,1994年包揽了四川省第二届大学生运动会男、女篮球和田径项目全部三座金杯;1998年至2008年在重庆市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上获得男子乙组“十连冠”、女子乙组“五连冠”、女子甲组“二连冠”(2002年、2003年);2005-2007年CUBA重庆赛区男女专业组“三连冠”、市大学生男排锦标赛“二连冠”,2006、2008年校女篮两次代表重庆参加了西南片区比赛;是重庆农运会田径代表队的训练基地,由重庆市农协聘任我院教师组成教练班子,率队参加了第四届、第五届和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会(田径项目),分别取得男子团体第三名、第一名、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共获8金、9银、10铜的佳绩。该院代表学校参加2008年重庆市第二届大学生运动会上取得49金、38银、17铜的佳绩,列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双双第三名,取得了历史的突破。特别是田径和男女篮球项目比赛,分别在西南大学、重庆大学刮起了一股文理旋风,赢得了对手的尊重。
教学科研
该院常年坚持教研、科研和教学改革,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田径课程成为重庆市精品课程, 《篮球》、《健美操》、《足球》、《公共体育》为校级重点课程,1996年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年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并有多个市(省)级课题和校级课题;该院教师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同时主编和参编了多部全国统编教材、专著。 自考本科(与成都体育学院联办)
相关介绍
奖学金设置
1、国家奖学金:8000元 一等奖:6000元 二等奖:4000元 2、优秀学生奖学金 特等奖:800元/年 一等奖:600元/年 二等奖:300元/年(奖励面35%) 3、贫困生国家/地方助学金:每年1500元 4、感动校园奖:每年评选一次,奖金5000元 5、师范专业奖学金 6、优秀新生奖:获全国单科竞赛二等以上奖励、填报第一志愿被录取的本科(文、理)前三名以及当年录取的本科(文、理)前三名的考生每人一次性奖励1000—3000元(若新生符合多项奖励条件,取最高的一项进行奖励,不实行累加)。
贫困生绿色通道
1、国家助学贷款(可贷学费、住宿费、生活费。最高限额6000元/年) 2、学校助学贷款 3、学校勤工助学工程 4、学校临时困难补助
住宿条件
学校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型和层次的住宿条件,分别有以下标准: 公寓每生每年1000—1200元 普通宿舍每生每年500—800元 卧具可自带或在学校自行购置。
专业选择
普通本科(含艺体类)专业学生入学后,在重庆文理学院(原渝西学院、重庆师专)基础学院按“大文大理”模式接受一年的通识教育,学习大学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程。一年后,按学校规定,部分优秀学生将有再次选择专业的机会。
专升本
学校全日制专科专业的学生都有“专转本”的机会。专科(含高职)学生在第三年的专科学业中有一次“专转本”机会。我校专科学生在历年市级“专转本”统一考试中均名列前茅。
毕业生就业
学校一贯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毕业生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能吃苦耐劳,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学校为给毕业生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专门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对全校学生进行系统的就业指导教育,让学生全面了解就业形势和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确立职业目标,明确成才方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掌握切实可行的求职择业方法和技巧。每年都积极主动地与本地区及外省各用人单位联系,广泛收集毕业生需求信息、安排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1%以上。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08 14:32
目录
概述
学院简介
师资力量
教学设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