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社会主义学院
中共重庆市委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共重庆市委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是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的主阵地,是开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部门,是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办学历史
创建于1956年的“政协重庆政治学校”。
1966年停办。
1984年恢复办学并更名为重庆社会主义学院。
2003年加挂 “重庆中华文化学院”,与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合署办公。
2008年挂牌成立“重庆多党合作历史研究中心”。
办学条件
学院内设9个处室,编制60人,现有在职职工49人,其中专职教师13人,正副教授7人,另有在聘客座教授37人。
现任领导
主要职责
2003年1月,经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重庆市社会主义学院加挂重庆中华文化学院牌子。重庆社会主义学院与重庆中华文化学院为一套机构、两块牌子。
1.培训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统一战线其他方面代表人士以及统战工作干部。
2.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
3.开展统一战线理论研究。
4.对下一级社会主义学院进行业务指导。
5.开展中华文化交流和海外联谊,为统战工作服务。
机构设置
根据1998年重庆市委办公厅批准的重庆社会主义学院机构编制方案,重庆社会主义学院设8个内设机构,在职人员49人,离退休同志26人。
(一) 组织人事处
负责学院机构编制和人事管理工作;按照管理权限,承担学院干部、教师调配、任命、考核、奖惩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负责工资福利、人事档案、学习培训、工人技术等级培训考核和离退休人员管理等工作。负责党组会议记录、文件起草等工作,在党组的领导下,负责学院党务和纪检的相关工作;负责学院党群工作。
(二) 办公室
协助院领导处理日常院务工作;负责学院行政文件起草、会议组织及决议事项的相关工作,有关规章制度的拟定;负责文电处理、秘书事务、档案管理、保密、车辆管理等工作。
(三)行政处
负责学院财务、国有资产管理、基建、保卫等工作。下设:财务中心、后勤服务中心。为学院的中心工作和教职工生活提供各项后勤服务;利用院授权经营管理的资产,依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开展多种经营。
(四)教务处
负责教学工作的综合管理,拟定教学工作各项规章制度,拟定培训规划;制定教学计划和协调教学活动,组织教学过程实施;协商教研室配备选聘主体班教师;  负责学员的培训管理工作,组织培训计划的实施和学员的社会实践活动;负责学员学籍、档案等日常管理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对学员在学习期间的表现进行考核。负责电化教学、计算机管理和信息传输网络。
(五)教研室
承担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邓小平理论、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编写有关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承担统战理论、民主党派史、民族宗教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编写有关教材和参考资料。
(六)科研处
负责学院科研规划与科研管理,编辑出版《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七) 中华文化学院工作部
承担中华文化、海外统战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和交流、联谊等工作,编写有关教材和参考资料。
(八)图书馆
负责图书资料、信息情报工作。运用书刊文献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根据学院教学科研的需要,采集、收藏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料,并进行科学加工整序和管理。开展日常的流通、阅览、读者服务工作;负责电子阅览室工作。积极开展咨询服务,及时通报文献资料信息。
(九)2008年市机构编制委办公室批准在重庆社会主义学院设立重庆市多党合作历史研究中心。
历史沿革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的前身是“政协重庆政治学校”创建于1956年9月,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为了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党外爱国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素质,政协重庆市第一届委员会于1956年5月召开常委会议,决定成立政协重庆政治学校,专门培训重庆市及区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中的民主人士、市政府参事室参事、文史馆馆员、政府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工商联机关中科以上民主人士,以及部分民主人士家属,同时担负南充、达县、涪陵、万县和江津五个专区的民主人士的代培训任务。1956年9月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重庆政治学校正式挂牌并举行了第一期各界民主人士学习班开学典礼,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市人民委员会市长任白戈、副市长胡子昂、省政协副主席潘大逵、市政协周钦岳等6位副主席出席开学典礼。第一任政治学校校长由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杨松青同志担任。从1956年9月到1965年5月共培训学员1575人。文革中停办。1984年经中共重庆市委批准复校,并更名为重庆社会主义学院,校园在二战时期曾是美国驻华大使馆武官处及川盐银行总裁等达官贵人私人西式别墅群所在地。学院占地面积31亩,校舍24000多平方米。拥有教学综合楼三幢,可同时容纳350人在校学习。1997年重庆直辖后,学院由副省级城市社院升格为省级社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经过近年来改扩建和新建工程,学院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是一所设施较完善、功能较齐备的统一战线干部教育培训政治学院。
2003年1月,经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加挂重庆中华文化学院牌子。
在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重庆社院正按照中央的要求,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把学院办成培训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统一战线其他方面代表人士及统战工作干部和理论研究人才的基地,办成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地,办成学习、研究和宣传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方针和政策的基地,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地理位置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脚下,滨临长江,依山傍水,风景幽美,地处朝天门码头对岸,长江索道和即将建成的东水门长江大桥之间,在南岸区上新街至弹子石主干道800米处,交通便捷。地址:重庆市南岸区涂山路140号。
邮政编码:400064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重庆社会主义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7 18:06
目录
概述
办学历史
办学条件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