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果枸杞
茄科枸杞属植物
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多棘刺灌木,高20-50 (-150)厘米,多分枝;分枝斜升或横卧于地面,白色或灰白色,坚硬,常成之字形曲折,有不规则的纵条纹,小枝顶端渐尖成棘刺状,节间短缩,每节有长0.3-1.5厘米的短棘刺;短枝位于棘刺两侧,在幼枝上不明显,在老枝上则成瘤状,生有簇生叶或花、叶同时簇生,更老的枝则短枝成不生叶的瘤状凸起。叶2-6枚簇生于短枝上,在幼枝上则单叶互生,肥厚肉质,近无柄,条形、条状披针形或条状倒披针形,有时成狭披针形,顶端钝圆,基部渐狭,两侧有时稍向下卷,中脉不明显,长0.5-3厘米,宽2-7毫米。花1-2朵生于短枝上;花梗细瘦,长0.5-1厘米。花萼狭钟状,长4-5毫米,果时稍膨大成半球状,包围于果实中下部,不规则2-4浅裂,裂片膜质,边缘有稀疏缘毛;花冠漏斗状,浅紫色,长约1.2厘米,筒部向檐部稍扩大,5浅裂,裂片矩圆状卵形,长约为筒部的1/2-1/3,无缘毛,耳片不明显;雄蕊稍伸出花冠,着生于花冠筒中部,花丝离基部稍上处有疏绒毛,同样在花冠内壁等高处亦有稀疏绒毛;花柱与雄蕊近等长。浆果紫黑色,球状,有时顶端稍凹陷,直径4-9毫米。种子肾形,褐色,长1.5毫米,宽2毫米。花果期5-10月。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可达1.5米;茎多分枝,分枝斜升或横卧地面;小枝顶端剌状,每节具长0.3-1.5厘米棘剌;叶在长枝单生,在短枝2-6簇生,线形、线状披针形或线状倒披针形,稀边缘反卷呈柱状,肉质,灰绿色,长0.5-3厘米,宽2-7毫米,先端钝圆,基部渐窄;近无柄;花1至2朵生于短枝叶腋;花梗长0.5-1厘米;花萼窄钟状,长4-5毫米,果时稍增大成半球状,包被果中下部,不规则2-4浅裂,裂片膜质,疏被缘毛;花冠漏斗状,淡紫色,长约1.2厘米,5浅裂,裂片长圆状卵形,长为冠筒1/2-1/3,无缘毛;雄蕊稍伸出,花丝近基部疏被绒毛,花柱与雄蕊近等长;浆果球状,紫黑色,有时顶端稍凹下,径6-9毫米;种子褐色,肾形,长1.5毫米,径约2毫米。
分布范围
黑果枸杞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在青海、新疆、西藏、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等省区均有分布,尤其以柴达木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分布最广,资源量最大,分布集中,开发利用条件较好。在国外,前苏联(欧洲部分的东南部、高加索和中亚部分)、蒙古、地中海沿岸的北非和南欧各国都有分布。在柴达木盆地,黑果枸杞分布面积很大。其中分布较为集中且采集条件优越的有格尔木、都兰、德令哈、乌兰等地 。
生长环境
黑果枸杞的适应性很强,耐寒、耐高温、耐盐碱、耐干旱。喜光,全光照下发育健壮,在庇荫下生长细弱,花果极少。对土壤要求不严,沙土、沙壤土、粘土、盐碱地均可生长。
繁殖方法
扦插
黑果枸杞枝条生长较慢,且枝条细短多刺,一般在生产中采用嫩枝扦插繁育。扦插时间为5月下旬至9月上旬(日光温室)。苗床准备:按宽度为1~1.2 m(长度根据温室长度而定)的规格作苗床,床上铺厚为3~4 cm的细沙。插条采集从采穗圃上采集半木质化枝条,剪成5~6 cm长的插条,下剪口剪为马耳形,下端2 cm剪除所有的叶片和棘刺,上端的叶片和棘刺全部保留。用200 mg/kg的吲哚丁酸溶液,速蘸插条下端1~1.5 cm后立即扦插。扦插株行距为2 cm×5 cm,用细棍或事先做好的2 cm×5 cm株行距钉板器打孔,孔深1~2 cm,将浸蘸过生根剂的插条插入孔内,填细沙,用手指按实,然后喷水。同时在温室外罩上遮阳网,使温室内自然光透光率保持75%左右;在温室内安装自动喷灌设施,使相对湿度保持85%以上,温度保持25~35℃。15天左右插条就会有新叶发出,幼苗生长50天,可去掉遮阳网,打开温室的下风口,使幼苗逐步适应外界环境,在自然条件下正常生长。每15天灌水1次,每60天追肥1次,追肥主要以K、P肥为主,每亩每次追肥10~15 kg,每30天薅锄杂草1次。
播种
春、夏、秋季均可播种,以春播为主。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进行条播,条播按行距30 cm开沟,沟深0.5~1 cm,种子掺些细沙混匀,均匀播入播种沟内,稍覆细沙,轻镇压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每隔1~2天小水浅灌一次,当温度在 17~21℃时一周左右出苗。亩播种量1~1.5 kg,亩产苗4万~5万株。若无浇水条件或水源不足时,播后稍覆细沙及土,然后用塑料地膜覆盖,在再地膜上面全面覆薄土一层,以不透进阳光为宜,每天观察,待种芽透地皮时选阴雨天气全部揭去地膜。这样,可有效保存土壤水分,避免地膜提温而造成的水分蒸发、土壤干涸。从而解决播种深而窝芽、播种浅而烧芽的问题。
苗高6~9 cm时定苗,株距10~15 cm,每亩留苗1万~1.2万株。结合灌水在5、6、7月追肥3次,为保证苗木生长,应及时去除幼株离地40cm部位生长的侧芽,苗高60cm时应行摘心,以加速主干和上部侧枝生长,当根粗0.7cm时,可出圃移栽。
组织培养
以黑果枸杞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 MS + 6-BA1.0 mg/L + IBA0.5 mg/L + 0.7%琼脂+3%蔗糖为最佳诱导芽分化的培养基;最适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 +0.7%琼脂+3%蔗糖;生根培养基选用1/2MS + IBA0.3 mg/L+ 0.7%琼脂+3%蔗糖,移栽成活率为90%。
栽培技术
铺膜
种植前采用机械铺膜,铺设0.1毫米白色地膜,以提高地温、减少浇水后的水分蒸发量,提高黑果枸杞成活率。
定植
结合苗木生长发育特点,并考虑到方便机械操作、简化栽培,确定行株距配置为(3.0+2.0)米×0.8米的定植模式,定植密度333株/667平方米。种植的第1和第2年可以适当增加定植密度,采用行株距为(3.0+1.5)米×0.8米的模式定植,定植密度476株/667平方米。当土壤5厘米深度平均地温12℃以上,即4月上中旬开始定植。定植穴深30厘米,直径30厘米,表土、底土分别堆放,土壤回填时,表土填下面,底土填上面,具体视苗木大小开挖定植坑。
管理
灌水
苗木栽植前后立即灌水,灌溉量30立方米/667平方米,15天后再灌1次,待苗木完全成活后,每25-30天灌溉1次,开花前用水总量不超过40立方米/667平方米,花果期用水总量不超过120立方米/667平方米,全生育期用水总量不超过400立方米/667平方米。
施肥
基肥施入复合肥30千克/667平方米,待苗木完全成活即种植1个月后,施尿素5千克/667平方米,花果期追施磷、钾肥20-25千克/667平方米,全生育期施肥总量不超过60千克/667平方米。
除草
在黑果枸杞萌芽初期,人工除去田间杂草,后续随时拔除地面杂草,特别是田旋花须拔除干净,否则会缠绕树体。
固枝
待苗木完全成活后,用竹竿或水泥桩拉铁丝固定苗木,以便培养树形;防治果实贴地、遇水发霉变质以及方便果实采摘等劳动操作。
近种区别
黑果枸杞
茎:多分枝,分枝斜升或横卧地面;小枝顶端剌状,每节具长0.3-1.5厘米棘剌
叶:叶在长枝单生,在短枝2-6簇生,线形、线状披针形或线状倒披针形
花:花1-2生于短枝叶腋;花梗长0.5-1厘米
果:浆果球状,紫黑色,有时顶端稍凹下,径6-9毫米
新疆枸杞
茎:枝灰白或灰黄色,幼枝细长,老枝具长0.6-6厘米坚硬棘刺
叶:叶倒披针形、椭圆状倒披针形或宽披针形花:花2-3簇生短枝或单生长枝叶腋;花梗长1-1.8厘米
果:浆果卵圆形或长圆形,红色,长1-12厘米
病虫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地老虎、枸杞木虱和枸杞负泥虫3种病虫害。
地老虎可用敌杀死兑水40千克667平方米防治,日落后全园喷洒,效果明显。
枸杞木虱以成虫越冬,隐藏在寄主附近的土块下、墙缝里、落叶中以及树干和树上残留的枯叶内。故可在冬季成虫越冬后清理树下的枯枝落叶及杂草,清洁田园,全园喷洒石硫合剂,可有效降低越冬成虫数量,早春即发芽前全园喷洒石硫合剂,生长期(5月中旬)树体喷施菊酯类农药进行化学防治,可有效阻止其早春上树产卵。
负泥虫是中国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枸杞主要种植区为害枸杞的食叶性害虫。该虫为暴食性食叶害虫,食性单一,主要为害枸杞的叶子,成虫、幼虫均嚼食叶片,幼虫危害比成虫严重,以3龄以上幼虫为害严重。幼虫食叶造成叶片不规则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全部吃光,仅剩主脉,并在被害枝叶上到处排泄粪便,早春越冬代成虫大量聚集在嫩芽上危害,致使枸杞不能正常抽枝发叶。负泥虫可采取在冬季成虫或老熟幼虫越冬后清理树下的枯枝落叶及杂草,全园喷洒石硫合剂,可有效降低越冬虫口数量,早春清洁田园,全园喷洒石硫合剂,幼虫时期可以使用1.3%苦烟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洒或1.8%阿维菌素1000倍液进行喷洒,效果明显。
主要价值
生态价值
黑果枸杞是一种耐干旱和耐盐碱的植物,其肉质化的叶片、银白色的茎有利于于抗强光照射和保水;庞大、深达1.5 m的根系有利于保持水分,并能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地下水以适应荒漠气候的干旱生境。因此,在降水量50 mm以下、空气相对湿度仅5%~30%、年蒸发量超过降水量百倍以上的荒漠地区仍能生长发育。黑果枸杞可在土壤总盐含量小于7.97%的土壤中正常生长。盐碱地土壤经黑果枸杞修复后,其中的Na+ 和Cl-含量均显著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增量越高,土壤总盐含量降低,修复后果实产量显著增加。
经济价值
黑果枸杞果实既可以生食,也可以熟食,味道鲜美,容易加工成各种类型的特色食品。黑果枸杞含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菸酸、抗坏血酸、β-谷甾醇、亚油酸、玉蜀黍黄素、甜菜碱、酸浆红色素、鞣质等。矿物质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钙、磷、铁、铜、锌等的含量也十分丰富。果实水溶性部分含有丰富的枸杞活性多糖和花青素,是医疗作用与保健功能的主要有效成分。果实中含有的大量糖、黄酮等有效物质可对人体起到保健作用。黑果枸杞中的氨基酸,大部分为游离氨基酸,其总量比普通枸杞高,能被人体充分吸收和利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5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