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罂粟(学名:Oreomecon nudicaulis (L.) Banfi, Bartolucci, J.-M.Tison & Galasso)是罂粟科、高山罂粟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株高20-50厘米,具乳汁,全体被粗毛。叶生基生,具长柄;叶片轮廓卵形或长卵形、狭卵形或披针形,先端钝圆,两面疏生微硬毛。花单独顶生。萼片2,广卵形,被棕灰色硬毛,花开后脱落。花瓣4,桔黄色,倒卵形至宽倒卵形,具微波状缺刻。雄蕊多数,花丝丝状;子房具棱,柱头5-9裂。蒴果,狭倒卵形,密被视而长的硬毛,顶孔开裂。种子细小,多数。花期6-7月,果期8月。
形态特征
野罂粟是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0-60厘米。主根圆柱形,延长,上部粗2-5毫米,向下渐狭,或为纺锤状;根茎短,增粗,通常不分枝,密盖麦杆色、覆瓦状排列的残枯叶鞘。茎极缩短。
叶全部基生卵形,
叶片轮廓卵形至披针形,长3-8厘米,羽状浅裂、深裂或全裂,裂片2-4对,全缘或再次羽状浅裂或深裂,小裂片狭卵形、狭披针形或长圆形,先端急尖、钝或圆,两面稍具白粉,密被或疏被刚毛,极稀近无毛;叶柄长(1-)5-12厘米,基部扩大成鞘,被斜展的刚毛。
花葶1至数枚,圆柱形,直立,密被或疏被斜展的刚毛。花单生于花葶先端;
花蕾宽卵形至近球形,长1.5-2厘米,密被褐色刚毛,通常下垂;萼片2,舟状椭圆形,早落;花瓣4,宽楔形或倒卵形,长(1.5-)2-3厘米,边缘具浅波状圆齿,基部具短爪,淡黄色、黄色或橙黄色,稀红色;雄蕊多数,
花丝钻形,长0.6-1厘米,黄色或黄绿色,花药长圆形,长1-2毫米,黄白色、黄色或稀带红色;子房倒卵形至狭倒卵形,长0.5-1厘米,密被紧贴的刚毛,柱头4-8,辐射状。
蒴果狭倒卵形、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1.7厘米,密被紧贴的刚毛,具4-8条淡色的宽肋;柱头盘平扁,具疏离、缺刻状的圆齿。种子多数,近肾形,小,褐色,表面具条纹和蜂窝小孔穴。花果期5-9月。
产地生境
生于海拔(580-)1000-2500(-3500)米的林下、林缘、山坡草地。原产地俄罗斯(阿穆尔州、布里亚特、赤塔、伊尔库茨克、哈巴罗夫斯克、马加丹、滨海边疆区、萨哈林岛、雅库茨克),两半球的北极区及中亚和北美等地有分布。引入阿拉斯加、格陵兰岛和中国西藏、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陕西、宁夏、新疆等地,许多省区有栽培。
下级分类
主要变种
园艺品种
主要价值
药用
据《
新华本草纲要》记载,野罂粟可用于神经性头痛,偏头痛,久咳,喘息,泄痢,
便血,遗精,脱肛,胃炎和胃溃疡。其果实及全草含有十余种生物碱,主要有黑水罂粟菲酮碱、黄连碱等。其全草有毒,中毒后会使心脏麻痹及呕吐、昏迷。
观赏
原产于欧洲东南部和亚洲西部,花色有白色,粉红色,红色或紫色,花朵在夏天开放,种子在秋天成熟。这种一年生植物,在一些国家是可以合法种植的植物。主要用于园林观赏。其花正黄色,艳丽夺目,成片成长,可用于布置花境和自然式移栽。
生长习性
野罂粟生长发育适温5-25°C,春夏温度高地区花期缩短,昼夜温差大。夜间低温有利于生长开花,在高海拔山区生长良好,花色更为艳丽。寿命3-5年。耐寒,怕暑热,在全光条件下长势最好,喜阳光充足的环境,喜排水良好、肥沃的沙壤土。不耐移栽,忌连作与积水。能自播。
繁殖方法
野罂粟主要采用播种繁殖,通常做2年生栽培。野罂粟花及同属植物均为直根性,须根很少,及不耐移植,所以应用直播繁殖,如果需要供园林布置时,最好用营养钵或小纸盆育苗,连钵或盆移植,否则很难成活或生长不良。根据气候特点决定播种期,较寒冷的地区,可于春季尽早萌动。种子细小,播种要精细,采用条播,行距25-30厘米,严冬时在表面覆盖干草防寒。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0℃。家庭可直播于花盆内。
播种繁殖。春、秋季均可播种,一般情况下,春播在3-4月,
花期6-7月;秋播在9-11月,花期为次年的5-6月。若为了收集种子,最好采取秋播的方式。土壤整理要细,做畦浇透水,然后撒播或条播。由于野罂粟的种子细小,因此播种时,土壤要整平、打细,撒播后不必覆土,也可薄薄地盖上一层细沙土。覆土厚度已看不见种子为宜(0.2-0.3厘米)。
栽培技术
选地
喜欢光照充足和通风良好的地方;耐寒,不耐湿、热,不宜在过肥的土壤上栽植,不宜重茬种植。不宜在低洼、潮湿,水肥大,光线差的地方育苗和栽植;否者生长不良,还易出病害。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沙壤土最好,行距20厘米,播后用地膜覆盖,或于早春地表刚解冻时播种,出苗后逐步揭去地膜。
盆栽
1月间用内径20厘米的花盆装多半盆疏松的旧盆土,压平,撒种20至30粒,覆土以看不见种子为度,播后浸盆洇水。幼苗出土,分几次间苗,去弱留强,最后留3至5株定植。当苗高30厘米时,逐渐填上种植土至沿口,以防植株茎细倒伏。保持光照充足,环境空气清新,夜间不低于5℃,避免干旱水涝,3月份即可开花,直到“五一”节。
间苗
野罂粟通常作为二年生栽培。当幼苗有5-6片叶子时,进行间苗,株行距一般为30×30厘米。野罂粟不耐移植,因此最好园地直播。
施肥
花前追施2-3次稀薄液肥,但施肥不可过多,否则易发生病虫害。地栽在越冬前施两次薄肥,到开花前在施一次液肥。开花前最后施用一次追肥,以促使花大色艳、开放有力。
浇水
幼苗生长期,浇水不能过多,但需保持湿润。地栽的一般情况下不必经常浇水,盆栽视天气和盆土情况3-5天浇水一次,以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左右对虞美人的发育较好。越冬时少浇,开春生长时应多浇。
管理
移植后维持温度20℃左右,7-10天即可出芽。发现病株,要及时进行治,并注意田间卫生。勿使圃地湿热或通风不畅。忌连作。若及剪去开过花的枯梗,可以延长花期,并使花大而美丽。种子成熟一致,因此可以一次采收。
病虫防治
常见病害有苗期枯萎病,用25%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通常子叶出苗后每周用1000倍液百菌清或甲托喷施,连续2-3 次。
常见虫害有蚜虫危害,成虫若虫密集于嫩梢,吮吸叶上汁液。常采用35% 卵虫净乳油1000-15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50%灭蚜灵乳油1000-1500倍液,10%氯氢菊酯乳油3000倍液,2.5%功夫乳油30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40%氧化乐果1000倍液,2.5%鱼藤精乳油1500倍喷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