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蔷薇
蔷薇科蔷薇属植物
野蔷薇(Rosa multiflora Thunb.),是蔷薇科蔷薇属攀援灌木植物,小枝圆柱形,通常无毛,小叶呈倒卵形、长圆形或卵形,有尖锐单锯齿;圆锥花序,萼片呈披针形,花瓣白色,宽倒卵形,先端微凹;花柱结合成束,稍长于雄蕊;蔷薇果近球形,果径6-8毫米,成熟时为红褐或紫褐色,有光泽,无毛。野蔷薇花期为5-7月,果期为10月。
植物学史
起源演化
化石表明,当今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蔷薇,是在6000万年以前从亚洲传播开去的。早先在北美洲发现的蔷薇叶片化石是渐新世的化石,距今已有4000万年以上。近年在中国抚顺地区发现的蔷薇叶片化石属始新时期,要比北美发现的化石早1500万年左右,因而可以说蔷薇的故乡在亚洲,在中国。
命名由来
到了20世纪,大量植物的归属已有了科学的分类,芮德(AI-fred Rehder,1863~1949)曾整理了大量乔灌木资料,在1927年发表了《栽培乔灌木手册》,这本书中就有中国的蔷薇,并曾由董伯格(C.P.Thunberg,1743~1828)定了拉丁学名为Rosa multifloraThunb。1985年中国《中国植物志》第三十七卷问世,清楚地描述了蔷薇的形态,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分类学家、园艺学家俞德浚教授将它定名为“野蔷薇”。不能说中国古代的蔷薇就是野蔷薇,可野蔷薇(Rosa multiflora)这个种应在当时“蔷薇”指陈范围之内。
本草考证
野蔷薇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原名营实蔷蘼。《名医别录》名蔷薇。《本草纲目》收载果实、根、叶等人药,曰:“此草蔓柔靡,依墙援而生,故名墙靡。”又曰:“春抽嫩蕻…既长则成丛似蔓,而茎硬多刺。小叶尖薄者有细齿。四、五月开花,四出,黄心,有白色、粉红二者。结子成簇,生青熟红。其核有白毛,如金樱子核,八月采之。”
《本草纲目拾遗》《全国中草药汇编》《新华本草纲要》对野蔷薇的药用价值进行了记载。
形态特征
小枝圆柱形,通常无毛,有短、粗稍弯曲皮束。
小叶5-9枚,近花序的小叶有时是3枚;叶片连叶柄长5-10厘米;小叶片倒卵形、长圆形或卵形,长1.5-5厘米,宽0.8-2.8厘米,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有尖锐单锯齿,稀混有重锯齿,上面无毛,下面有柔毛;小叶柄和叶轴有柔毛或无毛,有散生腺毛;托叶篦齿状,大部贴生于叶柄,边缘有或无腺毛。
花多朵,排成圆锥状花序,花梗长1.5-2.5厘米,无毛或有腺毛,有时基部有篦齿状小苞片;花直径1.5-2厘米,萼片披针形,有时中部具2个线形裂片,外面无毛,内面有柔毛;花瓣白色,宽倒卵形,先端微凹,基部楔形;花柱结合成束,无毛,比雄蕊稍长。
果近球形,直径6-8毫米,红褐色或紫褐色,有光泽,无毛,萼片脱落。
分布范围
中国分布
原产中国,现今广泛分布于江苏、山东、河南、浙江、陕西、江西、湖北、广东、福建等地。
世界分布
被引种至世界各地,如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欧洲的英国、法国,南美洲的阿根廷,大洋洲的新西兰,南亚的印度等。
生长环境
野蔷薇适生海拔100-800米的平原、丘、地边、沟谷、坡地草从或灌丛。
生长习性
野蔷薇为喜光的植物,适应性强。
温度
喜欢温暖的气候条件,但也有较强的耐寒能力,适宜野蔷薇生长的温度为16-28℃,可耐-15℃的低温。
光照
野蔷薇为喜光的植物,在阳光比较充足的环境中才能正常生长或生长良好,而在荫蔽环境中,则生长不正常,甚至死亡。为保证其生长良好,每天需要接受不少于4小时的光照条件,最好是能够达到全日照。特别是开花前温度适宜,阳光充足的情况下,可促进蔷薇开花多、花形大、花色鲜艳。
水分
保持土壤湿润,但忌低注积水。
土壤
对土壤要求不严,野蔷薇的需肥量大,耐瘠能力也较强,在黏重土上也可正常生长,以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最佳。
繁殖方式
人工繁殖
野蔷薇的繁殖可用播种、扦插或压条法。由于其变种、变型多不结实,即使有种子也不易保持原有性状。因此,除杂交育种采用播种繁殖外,一般都采用扦插或压条等方式。
野蔷薇的种子通常在花后结出的果实中。等到果实成熟,变得饱满且有明显红色时收集种子。播种前,可以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12小时左右。准备一个适合播种的花盆或种植箱,底部放排水性较好的石子或沙子作为排水层。将混合好的育苗土倒入花盆中,表面稍微压实,然后播种,将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上,再以薄土覆盖,使用喷水器或水龙头小喷水,以免冲走种子。播种后,可以使用透明的塑料薄膜或玻璃板覆盖在花盆或种植箱上,以保持湿润,提高播种率,但不要过度浇水,以免烂根。播种区域应该放在光照充足和通风良好的地方。播种后的14-21天内,种子发芽。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适当施肥。当幼苗长到适当高度时,可以将其移栽到较大的花盆或户外土壤中。
野蔷薇分株繁育,即是将野蔷薇的根、茎基部长出的小分枝与母株相连的地方切断,然后分别栽植在肥沃的沙壤土中,通过浇水、施入肥料,使之长成独立的新植株的繁殖方法。此法简单易行,成活快,当年幼苗可达70-80厘米。
扦插繁育,即将野蔷薇的枝条插入优良沙壤土或者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之后即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扦插繁育苗木成活率高,生长快。如果人为控制温度条件,一年四季均可扦插。自然条件下,则以春3-4月秋9-10月温度为宜。扦插后要切实注意使扦插基质保持湿润状态,但也不可过湿,否则易引起腐烂。
野蔷薇压条繁殖时间一般选择在4-5月份的晴天或无雨的阴天进行。选取1-2年生粗壮的枝条,将其拉弯后能埋入土壤的弯曲部位,用刀将皮层环割或割伤,在植株的周围挖一条10-12厘米的浅沟,将枝条割伤部分埋入土内,并固定枝条,然后回填疏松湿润的菜园土,将土面壅成馒头状。以后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压条生根。秋季可根据压条苗的长势情况,切离母株另行栽培。
栽培技术
定植
野蔷薇的定植时间一般选择在秋季,即11月份的中、下旬进行。单株定植需要定好位置,群植时可按照200×200厘米的株行距挖穴,每穴直径70-80厘米,深度60-70厘米。种植前先施入干杂肥,回填部分熟土,踩实土壤,然后将带土的植株植入,再填土压实,浇1次透水,入冬前应当再浇1次水。
水肥管理
春季要经常浇水,如果受旱,会使开花量大大减少。生长期间要适当施用追肥,可以施用腐熟的有机液体肥料,适当加入磷、钾肥,每10-l5天左右追施1次肥料。秋季落叶后,应当在离植株周围60-80厘米的地方挖深沟施人干杂肥或厩肥等。
在野蔷薇栽培的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种植野蔷薇的土壤雨季不能积水,要注意排水防涝。
(2)入冬前要灌足、灌透冬水,以保持土温和满足野蔷薇冬季对水分的需求。
盆栽整形
盆栽蔷薇通常当年11月或第2年3-4月份上盆,栽培容器宜大一些,便于根系伸展,移栽时先将根系稍作整理(剪掉受伤或过长的根)而后定植,定植深度宜浅,根茎部留出土面,而后浇足水。
春季长出新芽后作适当疏芽,疏掉发育不良或过密的芽,保留健壮芽。整枝、整形一年中至少进行2次。第1次在春、夏花结束以后,大约在7-8月。第2次是在秋花后的12月或次年的3月。疏枝的原则:去弱、病枝,留强、健枝,去密成稀,使留存的枝条分布均匀,占有合理的空间。剪梢:盆栽蔷薇花后需剪梢。
病虫防治
野蔷薇主要病害有白粉病和黑斑病,主要虫害是蚜虫和刺蛾等。
白粉病一般在3月至4月初出现发病中心,4月中旬后随气温逐渐回升,病株率迅速增加,在适宜的条件下导致大流行。防治技术包括:一是农业措施,种植抗病品种。二是合理密植,合理施肥。三是药剂喷布防治。具体操作为:9月,在苗发病重的地块,可药剂拌种;在秋季或春季,田间发病率3%~5%时(成株期调查以旗叶到旗叶下2叶计算发病率),适量喷洒粉锈宁或病虫灵等药剂进行防治。
黑斑病是野蔷薇上的主要病害,叶、叶柄、嫩枝和花梗均可受害,但主要危害叶片。症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发病初期叶表面出现红褐色至紫褐色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定形的暗黑色病斑,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边缘呈放射状,病斑直径3-14毫米。后期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严重时植株下部叶片枯黄,早期落叶,导致个别枝条枯死。另一种是叶片上出现褐色至暗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轮纹斑,其上生长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严重时,叶片早落,影响生长。
黑斑病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枯枝或土壤中越冬。第二年5月中下旬开始侵染发病,7~9月为发病盛期。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扩大再侵染。雨水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条件,降雨早而多的年份,发病早而重。种植处低洼积水、通风不良、光照不足,肥水不当等因素均容易致病。
防治技术包括:选用优良抗病品种;9~10月后清除枯枝、落叶,及时烧毁。11~12月,加强栽培管理,注意整形修剪,通风透光。次年3-4月,新叶展开时,可喷菌灵可湿性粉剂、白菌清、代森锌。
蚜虫防治应利用各种手段,停止其危害活动。消灭蚜虫,一是要从花卉越冬期开始,在蚜害最严重的4-6月或9-10月进行。二是对新引进的花种、花苗,应严格检查,防止外地新害虫的侵入,对土壤及旧花盆进行消毒,以杀死残留的虫卵。三是结合修剪,将蚜虫栖居或虫卵潜伏过的残花、病枯枝叶彻底清除,集中烧毁。四是选用抗病虫品种,减轻蚜虫危害。五是发现少量蚜虫时,可用毛笔蘸水刷净,或将盆花倾斜放于自来水下旋转冲洗,有条件的还可利用瓢虫,草蛉等天敌进行防治。六是发现大量蚜虫时,应及时隔离,并立即选用药物或土法消灭虫害。
河南省平顶山市1年发生1代,长江下游地区2代,少数3代。均以老熟幼虫在树下3~6厘米土层内结茧以前蛹越冬。1代区5月中旬开始化蛹,6月上旬开始羽化、产卵,发生期不整齐,6月中旬-8月上旬均可见初孵幼虫,8月为害最重,8月下旬开始陆续老熟入土结茧越冬。2~3代区4月中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6月上旬羽化。第1代幼虫发生期为5月下旬~7月中旬。第2代幼虫发生期为7月下旬~9月中旬。第3代幼虫发生期为9月上旬~10月。以末代老熟幼虫入土结茧越冬。成虫多在黄昏羽化出土,昼伏夜出,羽化后即可交配,2天后产卵,多散产于叶面上。卵期7天左右。幼虫共8龄,6龄起可食全叶,老熟多夜间下树入土结茧。
防治方法为2-3月时,挖除树基四周土壤中的虫茧,减少虫源。同时,在幼虫盛发期(即9-10月),可喷洒敌敌畏乳油、甲维盐、或苦参碱、来福灵乳油。
主要变种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野蔷薇疏条纤枝、横斜披展、叶茂花繁、色香四溢,是良好的春季观花树种。适用于花架、长廊、粉墙、门侧、假山石壁的垂直绿化,对有毒气体的抗性强。
药用价值
野蔷薇花、枝、根、果等均可入药。
功效主治
蔷薇花(白残花):味苦、涩,性凉。归胃、肝经。清暑,和胃,活血止血,解毒。主治暑热烦渴,胃脘胀闷,吐血,口疮,痈疖,月经不调。
蔷薇露:取蔷薇花瓣,拣净,用蒸馏法蒸取。味甘,性微温。归肺,胃经。温中行气,主治胃脘不舒,胸膈郁气,口疮,消渴。
营实(蔷薇子):味酸,性凉。归肝、肾、胃经。 清热解毒,祛风活血,利水消肿。主治疮痈肿毒,风湿痹痛,关节不利,月经不调,水肿,小便不利。
蔷薇叶:味甘,性凉。清热消肿,主治疮疖,秃发。
蔷薇枝:甘,凉。清热消肿。生发。用于疮疖、秃发。
蔷薇根:昧苦、涩,性凉。归脾、胃、肾经。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调经,固精缩尿,消骨鲠。主治疮痈肿毒,烫伤,口疮,痔血,鼻衄,关节疼痛,月经不调,痛经,久痢不愈,遗尿,尿频,白带过多,子官脱垂,骨鲠。
食用价值
野蔷薇嫩茎叶富含蛋白质、粗纤维、胡萝卜素、尼克酸、维生素,可作菜肴食用。果实也可以食用,味道甜酸,秋季采收,以半青半红未成熟时为佳。
植物文化
野蔷薇花具有诗人般的气质,因此它的花语是“浪漫”。野蔷薇习性强健,也寓意健康长寿。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1 10:10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