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蚕又称野桑蚕、野蚕蛾,是鳞翅目蚕蛾科蚕蛾属昆虫。成虫触角羽状,体、翅灰褐色;前翅外缘顶角下方有一弧形凹陷,内横线为棕褐色弧形,外横线棕褐色较直;亚端线棕褐色较细,下方稍向内倾斜,外侧镶白边;亚端线以外为一块较大的深褐色斑,中室端具一深褐色新月形纹,外缘毛白色;后翅色略深,内缘中央有一镶白边的棕黑色半月形斑;卵扁平椭圆形,老熟幼虫体黄褐色或灰色,头暗褐色;蛹棕褐色,纺锤形;茧灰白色,椭圆形。
形态特征
成虫:雌蛾体长约20毫米,翅展约45毫米,雄蛾小。全体灰褐色。羽状触角暗褐色。前翅上具深褐色斑纹。后翅棕褐色。卵长约1毫米,扁椭圆形。老龄幼虫体长40~65毫米,褐色,具斑纹,头小,胸部2、3节膨大,第2胸节背面有1对黑纹,四周红色,第3胸节背面有2个深褐色圆纹,第2腹节背面具红褐色马蹄形纹2个,第8腹节上有l尾角。茧灰白色,椭圆形。
卵:圆形,稍扁,初产黄色,较鼓,3~5d后变成灰黑色,中央凹陷,直径1.2mm。
幼虫:初孵幼虫黑色,长1~1.5mm。老熟幼虫体长30~55mm。头小,胸部第2、3节膨大,中胸背面具黑纹1对,周边红色,胸部第3节背面有两个深褐色圆纹,第2腹节背面有1个红褐色马蹄形纹,第5腹节背面有2个淡色圈点,第8腹节背面有1个臀角。
茧蛹:茧长25~32mm,直径8~12mm,外有一薄丝网固定,内质灰白色或淡黄色茧。蛹长18~26mm。尾棘钝箭镞状。
生活习性
一个世代经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发育阶段。
种群分布
为害桑树,构树;北起辽宁,南至湖南、江西,西至陕西、四川、贵州,东至东南沿海及台湾等省均有分布。
发生规律
野蚕的发生代次与地理纬度密切相关。在我国自北至南年发生2—4代不等,为害期也渐次拉长。以卵在桑树枝干上越冬。翌年4、5月份开始孵化,越冬卵孵化期可长达3个月之久。据浙江嘉兴地区连续3年的观察结果,越冬卵次年4月中旬开始孵化,4月20日至5月底的40天中,卵孵化率仅50%左右,而6月10—20日的10天中,卵孵率激增到60—80%,7月越冬卵孵化结束。这样导致以后各世代重叠。
初孵幼虫有往上爬的习性,不喜活动,一般栖息在芽苞或嫩叶上,数头或数十头昼夜取食枝梢嫩叶,3龄以后分散为害,昼伏夜食。幼虫以5龄食叶量最大,占总食量的80%以上。老熟幼虫在叶背或两叶间结茧化蛹。
成虫多在白天羽化,有趋光性。越冬卵集中产在桑树干枝上,其它世代则以桑叶叶背为主。卵排列不齐,常一二百粒群集一起,少数几十粒或几粒。不同的桑园,卵量不同,高干桑多于矮干桑和无干桑。群集的卵粒,易被发现,采桑伐条时易被清除。
野蚕在江、浙蚕桑区以3代为主,但在浙江可以形成四个明显的发生为害高峰。4月份孵化的幼虫至5月中、下旬夏伐前结茧化蛹,形成5月份越冬代野蚕幼虫的第一次为害。以后陆续孵化的幼虫,其虫口密度随着夏蚕饲养而大最采叶及夏伐而下降,6月中旬后,夏伐的桑树抽发新枝嫩叶,在6月底到7月初又加重为害,形成越冬代野蚕幼虫的第二次为害。所以,第一、二个野蚕幼虫为害高峰主要为越冬代,以后第1代和第2代幼虫发生高峰分别成为第三,四个野蚕幼虫的为害高峰。
野蚕的发育进度与温、湿度等气候因素有关,一般气温越高,各虫态历期越垣。在多雨、暖湿的年份,野蚕的发生量大,为宵亦重。
野蚕的寄生性天敌有:寄生蛹的广大腿小蜂片、黑瘤姬蜂等。
防治
①幼虫期,用80%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喷洒叶片。掌握初孵幼虫群集嫩梢危害,及时药杀,更为经济有效。
②刮除枝干上的越冬卵块,摘除蛹茧,保护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