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燕属
雨燕科下的一属
金丝燕属(Collocalia):雨燕目雨燕科的1属。这属鸟类跗骨全裸或几乎完全裸出,尾羽的羽干不裸出。大致分15种。
形态特征
体短而高,体甲6棱,具背侧棱、侧中棱及腹侧棱,棱上有或无棘突。眶后无棘。体甲在背鳍和臀鳍基底后方不闭合。尾柄部裸露,上有一些分离的骨板。头短而高。口小,前位。齿狭长,上下颌各具齿1行。鳃孔小,斜裂,位于眼下方。背鳍1个,短小,无鳍棘。臀鳍与背鳍同形,位置相对。胸鳍下侧位。无腹鳍。尾鳍短,圆形。脊椎骨一般为9+9=18。 本属共有3种,中国产2种,另1种产于南非。
一般都是轻捷的小鸟,比家燕小,体质也较轻。雌雄相似。嘴细弱,向下弯曲;翅膀尖长;脚短而细弱,4趾都朝向前方,不适于行步和握枝,只有助于抓附岩石的垂直面。羽色上体呈褐至黑色,带金丝光泽,下体灰白或纯白。有回声定位能力,能在全黑的洞穴中任意疾飞。嘴里能分泌出一种富力粘性的唾液,把筑巢的材料(如藻类、苔藓、水草等)粘结在一起。褐腰金丝燕、灰腰金丝燕、爪哇金丝燕和方尾金丝燕用以造巢的唾液一经风吹就凝固起来,形成半透明的胶质物,即名贵的滋补食品燕窝。燕窝分白燕窝、毛燕窝、血燕窝、燕根等。白燕窝是金丝燕初次做的窝,质纯而洁白。为燕窝中的上品。产燕窝的金丝燕大都分布在印度、东南亚、马来群岛,营群栖生活。产于马来西亚沙涝越的方尾金丝燕,仅在尼亚海滨的一个大崖洞里就有200万只以上,可算是金丝燕数量最大的集居点。中国西部、西南部以至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均产有嘴金丝燕,但它们不出产可供食用的燕窝。1982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海南岛的大洲岛上采到爪哇金丝燕的一个亚种,即C.fuciphagagermani,可生产食用燕窝,但数量有限,而且由于历年采窝,现在最大群体仅有60~70只。
下属物种
参考资料
科学数据库-.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28 23:10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