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
影史最著名的怪兽形象之一
金刚(英文名King Kong,也被简称为Kong)是影史最著名的怪兽形象之一,自1933年起曾多次被搬上大荧幕,其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形象来源
梅里安·C·库珀是1933年《金刚》电影的导演,同时也是金刚的创造者。库珀对于猩猩的喜爱源自于儿时读过的一本名为《赤道非洲历险记》的故事书。按照书中的描述,大猩猩被当地人称为“丛林之王”。而且书中只提到的猩猩体型非常巨大,这给库珀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后来甚至做过巨型猩猩大闹纽约市的梦。
1929年,库珀在为电影《四根羽毛》前往非洲采风时见到了一个狒狒家庭,这次非洲之旅唤醒了他对猩猩的迷恋。而在读了朋友W·道格拉斯·博登的《科莫多的龙蜥蜴》后,库珀想到如果安排猩猩与克科莫多龙大战,应该能拍出一部震撼的电影。他向博登了解相关故事,博登告诉他,自己曾捕获一只科莫多龙并带到纽约的动物园展览,但科莫多龙不适应环境,最后死掉,梅里安很喜欢这个故事。他于是构想了让大猩猩和科莫多龙大战,大猩猩被抓获带到纽约展览,然后逃脱大闹纽约造成严重破坏的故事,他甚至已想好了要让大猩猩登上当时世界最高摩天楼的场面。
金刚的形象就此诞生。
关于译名
“金刚”取自“King Kong”的汉语音译,巨猿本名为“Kong”,“King”一词则是人类对康冠以的头衔,所以的意为“百兽之王康”。不过我国古代曾从佛教中引入“金刚”一词,恰能体现康的强大力量,也算得上是信达雅齐全的译名了。
基本资料
金刚属于一种叫做“超灵长金刚”(Megaprimatus Kong)的生物,由于电影中的是岛上最后一只超灵长金刚,所以叫金刚(King Kong),意为“王者金刚”。
超灵长金刚
超灵长金刚(Megaprimatus Kong),初始起源地不确定、第二起源地骷髅岛(Skull Island)的巨型远古猿猴
生态学解构
这种学名被称为“超灵长(金刚)”的巨型猿猴族群,到底是什么年代抵达骷髅岛的,目前已不可考。但据学者推断,它们很可能是于两三千年前,从亚洲内陆迁徙而来。金刚可能的祖先,被认为正是著名的史前巨型猿类生物------巨猿(Gigantopithecus)。成年体巨猿最大可长到10英尺*(约合3.048米)高,而大部分超灵长金刚体形则可达20英尺*(约合6.048米)高,如果金刚(从血缘关系及基因层面而言)确实是巨猿一族的后裔的话,它们一定曾非常迅速地适应了骷髅岛凶险异常的生存环境。有理论认为,从在全岛各地发现的许多与大猩猩/猿类相关的古老装饰物与居民点遗迹看,早期金刚族员是外来人类文明带入骷髅岛的,并在人类社会中担任人类的安保卫兵、劳工等角色,而超灵长也被人们视为了“神灵”,或是别的什么偶像崇拜物。
生活习性
基于其它各种大型猿类的习性类推,可以想象,金刚是一种以小家庭为单位的群居动物,雌性与未成年个体在(要比前两者大得多的)雄性个体的保护下,生活于食物充足、视野开阔,且不易被外敌发现的林中高地。作为一种典型的杂食动物,金刚的食谱以树叶、嫩芽(特别是竹子的)、各种水果以及*(以黑猩猩作为参照)各种无脊椎生物或小型有脊椎动物为主。
交流
和其它猿猴一样,社会交流及相应的沟通技巧,是维系金刚族群稳定性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中不仅包括了用以确定不同个体在族群内社会地位的吼叫声,也涵盖了如主躯干姿势及多样化、差异性明显的肢体语言;其中,最为标志性的,莫过于“敲击胸脯”这一动作。除起到驱叱同族竞争者以外,“敲击胸脯”的动作也是威吓具有危险性的外袭之敌,但有时,即便只是几下混浊不清的咕噜声,也仅足以吓退部分骷髅岛上的掠食者。所以,无论是敲击胸脯还是鼻息,都只是发动最后攻击的前奏,特别是在面对未成年个体遭受巨大危险之时,成年个体所要采取的行动就远不可止于此:对于金刚一族而言,“新鲜血液”能够茁壮成长甚至撑起家族的一片天,过程又是那般艰难而漫长;但新族员的凋零却是如此轻而易举,对于一头超暴龙(毁灭君王龙)(Vastatosaurus Rex)来说,只要有一丁点儿突入的空隙,一只尚嗷嗷待哺的金刚幼崽,都能变成一顿“只费举手之劳”的可口大餐。
情商
多数情况下是原发性动机。但就像所有的大型猿类一样,金刚性格多元,具备复杂的社会行为。特别是在传递诉求、不满与愤怒时,金刚对此的表达方式是相当“开放而感人的”。
能力与谋略
对于一只毁灭君王龙来说,一只【完全长大的】成年雄性金刚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势均力敌、极具挑战性的对手。介入搏斗时,金刚能以其蛮力将体重与他/她相当甚至超出数倍的东西托举而起或猛然扔出。尽管“一对多”战役在金刚的族谱纪传史上并不少见,但能够以一己之力【击杀】三只毁灭君王龙的成员,目前有记录在案的也只有“王者金刚(King Kong)”一位。凭借着智商的优势和灵巧的双手,即便是一般的金刚也能通过制作相对原始的工具-----如棍棒或石器等,将至少一只毁灭君王龙驱逐出自己的地盘。当然,抓攫、撕扯、啃咬等也属金刚的“常规战术动作套路”之列。不过,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对于未成年的金刚们来说,他们/她们最需要敬而远之的,还是族群内部的那些成年个体;毕竟,一只能挤出连巨型蜥脚类恐龙都无法忍受的20,000磅/平方英寸咬合力的成年金刚,是未成年个体生命的最大威胁-------无论是敲碎一只幼崽的天灵盖,还是扯掉一只毁灭君王龙的颚骨,都不过是为了消除族群【既有】领袖们未来可能面临的权力竞争罢了。
外表
多为典型大猩猩样貌,四足站立时高约18英尺*(约合5.486米),两足站立时高约25英尺*(约合7.62米)。通体覆盖着浓密厚实的深黑色毛发,部分年纪更大的雄性会和非洲山地大猩猩一样,从头顶、后脑勺到背部覆盖有银灰色的须发。一般来说,能达到“王者金刚”这个体量的同类个体,体重及身高能去到8吨多,21英尺左右。注:这里的身高是指“超灵长刚”的普遍身高,电影中则是“王者金刚”
食物
超灵长金刚是以植物为主食的杂食性动物。和大熊猫一样,它们特别喜欢吃竹子以及其它植物,不过偶尔也会开开荤。
天敌
在一只超灵长(金刚)的一生中,有许多敌人,而毁灭君王龙正是其中最强的一个,同时后者也和强掠戾龙/戾匪龙(Avarusaurus Populator)、谲掠牛龙(Predatoritaurus Mystery)、角鼻龙(Ceratosaurus)、凶猎龙(Venatosaurus)、嗜蟹锐刃爪龙(Aciedactylus)、仇双齿鳄(Foetodon)和污怖蝠(Terapusmordax)等动物一起,构成了对未成年体金刚的长期威胁源。完全成长的雄性超灵长(金刚)是所有“处世经验丰富”的毁灭君王龙们最不愿意纠缠的死敌,但其中个头最大的毁灭君王龙又常常扮演着导致“灵长幼体们刚一呱呱坠地就凄惨团灭”的主要黑手。自古以来,战争一直是检验装备性能的关键所在,毁灭君王龙赖以为傲的武器是可轻松碾碎一切骨头的巨颚和如同坦克装甲一般坚硬的皮肤,而金刚也会毫不吝啬地祭出它们的慧心、巧手、犟拗与惊人腕力。无怪乎不管是“刚家的小崽”还是“龙家的少年”,见了自家的“大人”都得屁滚尿流地躲了个去。在骷髅岛,就像在地球其它角落里一样,为保证权力霸业万世永系,杀幼之事已是“家常便饭”。大多数情况下,成年金刚与包括毁灭君王龙在内的大型兽脚类恐龙的交手都是“蜻蜓点水”,开始彼此呼喝几声、做姿势,吓唬对方几下就完事了。但如果所涉得标的物,是切身之利益、尊严或仅仅是某个“大家都好奇、想独自把玩的新鲜东西”而无法退让之时,那两强的遭遇,就会刮起血雨腥风。但对其它比前者小一些、但成群活动的掠食者-----如凶猎龙或仇双齿鳄,金刚也不会掉以轻心;因为虽然后两者驱逐起来或杀起来都相当轻松,但论危险程度,它们一点儿也不亚于大型兽脚类恐龙。另外,就像其它各种猿猴一样,超灵长(金刚)的族群内部也派别林立,内战的导火索随时都可能被引燃-----尤其是在狭路逢双雄之际。
灭绝原因
由于历史记载为各种原因而断层的缘故,骷髅岛金刚一族不同个体的死亡原因还不能明了。不过,学者推断,该地区不稳定的地质活动,特别是骷髅岛例行的大地震,以及火山爆发、洪水、季节性风暴,当然还有骷髅岛本身存在的各种掠食者、恶劣的环境,乃至在过去一段历史时期曾发展壮大的岛上土著人类文明,都有可能是金刚族员挨个或突然集体丧生的罪魁祸首。
登场作品
电影
1933年《金刚
1933年《金刚之子
1938年《在江户出现的金刚》
1967年《金刚的逆袭
1976年《金刚
1977年《猩猩王
1986年《金刚复活
2005年《金刚
2017年《金刚:骷髅岛
2024年《哥斯拉X金刚:帝国崛起》
参考资料
风行.风行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09 10:30
目录
概述
形象来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