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士恒
清咸丰至光绪年间紫砂陶艺人
金士恒,清咸丰至光绪年间人。中国向日本教授宜兴紫砂陶“拍打镶接”技艺的是金士恒,他被日本誉为“陶业祖师”。据著名考古学家、南京博物院原副院长宋伯胤考证,金士恒是“安徽铜山县人”“安徽徐州铜山县人”。
人物简介
善制日用陶罐、坛缸之类。后别具匠心,采用白泥制成似壶非壶、似坛非坛、形式怪僻、实用美观的“蛹壶”。后应邀至日本常滑,建作坊,传授紫砂技艺,被日本人奉为“陶业祖师”。
金士恒是公认的将宜兴紫砂技艺向海外传播的第一人,但是金士恒是何时人、何地人,一直是紫砂史上的一个谜。在业内认为是紫砂界最权威著作的《中国紫砂收藏鉴赏全集》中,有多处关于金士恒的论述,249页上是这样记载的:金士恒、字子友,清代光绪年间紫砂名工。光绪4年(1878年,日本明治11年),应日本常滑地区陶工的邀请,和宜兴制壶高手吴阿根同往常滑,传授给鲤江方寿、杉江寿门、伊奈长三等3人紫砂“打身筒”制法及陶刻装饰技法达半年之久……是日本制作宜兴风格朱泥茶壶的开始。
人物身世
中日之间紫砂文化的交流历史并不长,紫砂技艺的传播就更短一些,仅有132年的历史。为此杨世明曾专门写信请教宋伯胤“是安徽徐州,还是江苏徐州”,江苏有“徐州”,安徽有“宿州”,宿州有“南徐州”之说。但历史上“宿州”并没有“铜山县”。但宋伯胤没有给他回信,后来得知宋老已驾鹤西去,关于金士恒的身世之谜也就无从深入研究。
2008年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一只“竹制印盒”上的刻款让金士恒的身世之谜浮出水面——清代光绪年间的江苏“彭城” 人。杨先生在嘉德拍卖资料网上查看了相关资料:口径硕大,用料厚实。盒盖一周镌刻铭文“诗云,瞻彼其奥,绿竹青青。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盒身环刻咏竹长文,以“竹,物之有筋节者也”开篇,落款“彭城金士恒又记”……此竹印盒流传于日本,竹盒上墨书“金士恒造竹根肉池 乐古堂珍玩”,盖内墨书“明治十五年求之”。从竹盒上的书法看,应该为购买者的墨迹。
据此,这印证了推测:金士恒是江苏省徐州人。徐州,古称彭城,且全国只有一个徐州,一个彭城。《全集》也一再讲金士恒是“安徽徐州铜山”,而安徽也没有铜山。
参考资料
..
最新修订时间:2021-09-04 17:10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人物身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