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瑬(
朝鲜语:김유/김류,1571年—1648年),
朝鲜王朝中期大臣。字冠玉,号北渚,本贯顺天,是
西人党的一员。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金瑬是辅佐朝鲜太宗
李芳远夺位的佐命功臣金承霔的后代,不过到他出生时,已经沦为一个普通两班官僚家庭,其高祖父金若钧官至缮工监正,祖父金粹濂官至定州牧使,祖父金金壎官至察访,都是中下级官职。父亲金汝岉在
壬辰倭乱爆发后,作为都巡边使
申砬的从事官,牺牲于
忠州弹琴台之战。随后又丧母,服丧完毕后,金瑬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
朝鲜宣祖二十八年)参加科举,在初试中夺魁,宣祖看到他的试卷“多使兵家语”,认为他可能“知兵”,尤为赏识,但在殿试中失利,于是以父荫授
康陵参奉。翌年十月庭试文科亚元(
榜眼)及第,权知承文院副正字。
丁酉再乱爆发后,金瑬以复仇召募使从事官的身份南下。他“刚而疾恶”,得罪了不少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宣祖三十一年)被
司宪府持平李必亨揭发在父亲战死的忠州弹琴台下“挟妓张乐纵酒”,受到从
仕版除名(即被禁锢)的处分。其后不断有人为他上疏辩解,直到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宣祖三十四年)正月右承旨金时默(丁酉再乱时的复仇召募使)上疏为金瑬辩解,称此事子虚乌有,金瑬才得以重返官场。此后,金瑬历任艺文馆检阅兼春秋馆记事官(史官)、承政院注书、艺文馆待教、奉教、刑曹佐郎、忠清道都事、全州判官等职。
光海君即位后,金瑬作为从事官随都体察使
李恒福至平安道一带巡视,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朝鲜光海君二年)归来以后任侍讲院司书、弘文馆修撰、副校理。翌年因抵制
郑仁弘从文庙黜享
李彦迪和
李滉的企图而遭罢官,不久在李恒福的推荐下起用为
江界府使,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光海君六年)回到汉城,升嘉善大夫。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光海君八年)作为圣节使出使
明朝。
策划政变
金瑬归国后,朝鲜的政治环境日益险恶,大北派掀起废母庭请,向光海君请愿废黜
仁穆大妃,金瑬没有参加,因而再被逐出政界,赋闲家中。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光海君十年),有一支带着匿名书的箭射在庆运宫(仁穆大妃幽禁处),内称金瑬与洪瑞凤、
金尚宪、张维、赵希逸举行“三清结义”(金瑬家住
三清洞),图谋推翻光海君,不久被领议政奇自献、左议政朴承宗证明这是
许筠的诬告,他们才无事。
自此以后,金瑬开始与申砬的儿子申景禛及李曙、具仁垕等武臣密谋政变,推翻光海君,并拉上了王族绫阳君
李倧(申景禛、具仁垕的亲戚)。天启二年(1622年,光海君十二年)又与
李贵、
崔鸣吉、张维等
西人文士合流,金瑬被推为大将,为政变的总指挥。翌年三月发难,李倧取代李珲而立,是为仁祖,这场政变也就被称为“
仁祖反正”。事后,金瑬以靖社首功封“升平
府院君”,其子金庆征亦录勋靖社功臣二等,封顺兴君。
官居宰辅
终仁祖一朝,金瑬始终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反正后,他就出任兵曹判书兼判
义禁府事,负责肃清大北派余党。天启四年(1624年,朝鲜仁祖二年)发生
李适之乱,金瑬主张处死还在接受审理的奇自献等三十多人,以免为敌所用。随后,金瑬扈从仁祖南逃
公州,还都后任右赞成,翌年兼吏曹判书,并负责迎接明朝诏使
姜曰广、
王梦尹,途中还赴
皮岛谒见明东江总兵
毛文龙,相处甚欢,并为毛文龙撰写颂德碑文。天启七年(1627年,仁祖五年)
丁卯胡乱时任八道都体察使,护送仁祖入
江华岛,还都后继续处理西北防务,并于九月拜相,任右议政,翌年七月升
左议政。
其时西人分化为
申钦、吴允谦、
金尚容等“老西”(主张起用其他党派)和朴炡、
罗万甲、李基祚、姜硕期等“少西”(主张强化西人优势地位),金瑬站“老西”,李贵站“少西”。两人逐渐势成水火,李贵甚至公然将金瑬比作
尹元衡、
李尔瞻。崇祯四年(1631年,仁祖九年),仁祖欲追封生父定远君
李琈为王,李贵支持,而金瑬反对,由此得罪仁祖,被迫辞职,后在家养病。李贵病重之际,金瑬于崇祯六年(1633年,仁祖十一年)二月复出,任左议政,后任右议政。翌年八月再因在元宗(定远君)
祔庙问题上忤逆仁祖而被罢官,并辞去各项兼差。
崇祯九年(1636年,仁祖十四年),朝鲜与
清朝的关系日益恶化,仁祖试图起用金瑬来打开困局,遂于三月二十日任命金瑬为上四道都体察使,两个月后兼下四道,从而总管
朝鲜八道军政,七月十四日拜为领议政,金瑬上疏辞职,仁祖不许。十二月,
丙子胡乱爆发,金瑬随大驾入
南汉山城,其子金庆征则以检察使赴
江华岛,负责守卫王族及大臣家眷。据说金瑬以为清军无法渡海,所以才举荐儿子守江华岛。结果金瑬无法突围,在小除夕兵败于南汉山城北门;金庆征则未能守护江华岛,导致王族和大臣家眷成了清军俘虏,身在江华岛的金瑬夫人柳氏、儿媳朴氏、孙媳郑氏也都自杀殉节。其孙金震标被掳往清朝,后被仁祖专门指示赎还。崇祯十年(1637年,仁祖十五年)正月三十日,仁祖被迫出降,向清太宗
皇太极行三跪九叩之礼,朝鲜成为清朝属国。清军撤走后,金庆征被群臣要求以死谢罪,仁祖看在金庆征是金瑬独子的份上,不忍处死,但终究拗不过反对之声,于九月将金庆征赐死,金瑬也一直受到台谏弹劾,在八月被削夺官爵。一年后恢复升平府院君之爵位。
晚年去世
此后,仁祖多次秘密召见具仁垕并询问:“金公无不平意耶?”让他注意观察金瑬的动向,对金瑬的赏赐也比以前多出数倍。金瑬也闭门谢客,处事低调。
顺治元年(1644年,仁祖二十二年)三月,金瑬参与处理
沈器远谋反案,封宁国功臣,四月复拜领议政。但金瑬不出仕,同时也被台谏弹劾,故不久即免官。翌年二月,仁祖第三次任命金瑬为领议政,赞成仁祖立凤林大君
李淏为世子。顺治三年(1646年,仁祖二十四年)二月因反对仁祖处死
愍怀嫔姜氏而辞职。顺治五年(1648年,仁祖二十六年)闰三月初五日病逝,享年七十八岁。仁祖闻讯,为他宣布辍朝,素膳五日,赐谥“文忠”,后配享仁祖庙庭。
主要影响
金瑬为仁祖反正首勋,也是仁祖执政大部分时间里的首席执政大臣,他在治国理政上的影响体现的以下几个方面:
历史评价
轶事典故
幼作奇诗
金瑬七八岁时,曾写下“军声动天地”的诗句,有人对此感到惊异,其“济物威众”的资质在幼年时就有征兆。
因画得君
仁祖年少时,祖父宣祖让诸王子王孙作画,仁祖画了一匹在柳树下的马。其后宣祖将没有署名的王子王孙的书画作品出示给重臣
李恒福观看。李恒福挑了仁祖的画作并带回家。后来出任都体察使时,又出示给其下属从事官金瑬,问他画得如何,金瑬觉得画笔很稚嫩,对该画评价不高,可李恒福却说:“我不这么认为,希望你拿回去,必须要找到画主再给他。”金瑬就把这幅画拿回家并挂在客厅,每逢来客就问,但过了很久都没人认领。
有一次雷雨天,还是绫阳君的仁祖临时到金瑬家中避雨,之前他与金瑬并没有交情。仁祖看到挂在客厅上的画,就说:“这画我看见过呀!”金瑬问他是谁画的,仁祖不明说,只请求取走画,金瑬不给。其后仁祖又来拜访并索取画作,金瑬还是不给,但念在他身为宗室王孙,出于情面还是回访了仁祖,就这样一来一往之中,仁祖和金瑬的情谊就逐渐确立并稳固了,以至于共谋政变,推翻光海君,金瑬居功第一,被封为升平府院君。有一次仁祖在酒宴中对金瑬说那画是他画的,金瑬大惊,然后找李恒福(当时已故)的儿子询问情况,才得知了李恒福让他追随仁祖成就大事的用意,并佩服李恒福能看出画中王者气象的慧眼。
滥杀报应
李适起兵后,与他曾有过往来的奇自献等数十人被捕下狱,以免内应。李适逼近汉城,仁祖逃亡公州,金瑬将这些人全部处斩,被批评为滥杀无辜之举。后人认为金瑬绝嗣就是他在李适之乱时滥杀无辜的报应。
人际关系
主要作品
金瑬所著诗文甚多,但大多在
丙子胡乱中遗失。后被整理为《北渚集》九卷传世。
史料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