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英日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原内阁总理
金英日(朝鲜语:김영일,英文:Kim Yong-il)(1944年5月2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务总理。1961年加入朝鲜人民军,此后在军队中服役9年,后在咸镜北道罗津海运大学学习,毕业后在朝鲜陆海运省历任责任指导员、副总局长等职。1980年,出任朝鲜政府陆海运副相(相当于交通部副部长),1994年出任陆海运相。2007年4月11日,在平壤万寿台议事堂举行的朝鲜第十一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五次会议上,取代朴凤柱,当选新一任朝鲜内阁总理。曾获金日成勋章、一级国旗勋章等多项荣誉。
个人简介
向往和平
1994年,金英日被任命为陆海运相。其间,曾两次访华。
2007年4月11日,金英日出任朝鲜内阁总理。10月,出访越南。11月,在首尔与韩国总理韩德洙举行北南总理会谈。
2009年3月17日上午,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内阁总理金英日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5天的正式友好访问。
2010年6月7日,在朝鲜第十二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三次会议上,金英日卸任内阁总理职务。由崔永林接任内阁总理职务。
详细介绍
内阁总理
2007年4月11日,朝鲜第十一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五次会议决定免去朴凤柱的内阁总理职务,同时选出陆海运相金英日为内阁总理,虽然官方没有公布换人原因,但有分析认为人事调动显示朝鲜希望开放国家,进行更实质的经济改革。67岁的朴凤柱由2003年起出任朝鲜内阁总理,他一度被视为带领国家经济改革的政治新星,任内曾到访中国取经。外界对他遭辞退的原因说法莫衷一是,有人猜测他与军方不和,有人说他涉嫌贪污,也有人认为他推动经济改革不力,最终丢官收场。
技术官员
接任内阁总理的金英日时年62岁,曾经在军队服役9年,他在陆海运省工作14年后,于1994年升迁为陆海运相。有分析认为,内阁的人事调动显示朝鲜希望开放国家,推行更多的经济改革,更猜测朝鲜选举陆海运相金英日接任内阁总理职务,是希望他利用在交通运输范畴的专长,推动连接朝韩两国的铁路。
韩国国家统一研究院的金英云形容金英日为“技术型”官员,“这强烈显示他们希望集中于经济发展,多于(来自韩国的)外援”。
出席会议
在会议上,朝鲜内阁副总理郭范基还表示,朝鲜主要经济目标是在实现国家经济现代化的同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韩国高丽大学朝鲜研究的教授刘浩烈(译音)说朝鲜领导人金正日罕有出席最高人民会议,亦彰显国家发展经济的决心,“这反映领导人和政党愿意加快或更注重经济增长”。
开放经济
朝鲜任命新总理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说:“作为朝鲜邻国,我们希望他们(朝鲜)能维持国内经济及社会发展。”他续称,中方也希望朝鲜加强开放经济,并愿意积极协助朝鲜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的生活。
辉煌成就
朝鲜内阁总理金英日2008年9月8日在平壤表示,朝鲜将在自主、和平、友谊的理念下,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团结,为亚洲和世界和平作出贡献。金英日当天在平壤举行的庆祝朝鲜国庆60周年的中央报告大会上发表讲话说,由于美国及其追随势力推行敌视朝鲜的政策,朝鲜半岛局势依然十分紧张。朝鲜人民正密切注视着这一动向,将对任何侵犯朝鲜自主权的行为给予坚决的反击。金英日表示将在朝韩首脑过去签署的《北南共同宣言》和《北南关系发展与和平繁荣宣言》的旗帜下,大力推进实现祖国统一的活动,以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民族夙愿。他同时还表示要大力推进经济建设,尽早解决粮食和消费品问题,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天,由数万名学生和儿童出演的团体操《祝愿祖国繁荣昌盛》在平壤五一体育场上演。这一大型团体操通过整齐划一的动作,变幻无穷的背景台图像,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朝鲜人民走过的60年历程。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等朝鲜官员及各国驻朝鲜使节出席了上述活动。
恪守履行
2007年11月14日上午,韩国总理韩德洙在首尔华克山庄接待室里同朝鲜内阁总理金英日亲切握手,第一次朝韩总理会谈展开。朝鲜内阁总理金英日表示,将会致力于履行《2007年朝韩首脑宣言》(又称《10·4宣言》),并期待通过朝韩总理会谈就此取得具体的成果。金英日在14日上午在抵达金浦机场后发表的书面声明中表示:“为促进此次总理会谈能就履行《10·4宣言》达成实际的有效措施,我们将本着同一民族的精神积极进行磋商,并期待能就此取得好的成果。”他强调说:“《10·4宣言》具有历史意义,是开启和平与繁荣时代的里程碑。国内外对《10·4宣言》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和期待,全民族都热切期盼该宣言能够尽早得以履行。”金英日还表示:“即使达成的协议再出色,如果不能及时付诸实践就会变成废纸一张。当朝鲜、韩国、和全球的整个民族冲破历史挑战,坚决恪守和履行《10·4宣言》时,就会提前迎来和平、繁荣与统一的新时代。”
助推改革
朝韩铁路有望通车
金英日自20世纪70年代从大学毕业后,大部分时间都在交通运输部门工作。1994年,他被任命为朝鲜陆海运相。
朝鲜的陆海运相负责管理国内的交通运输及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地位十分重要。在担任这一职务期间,金英日亲自监督了南浦市岭南修船厂的改造工程。韩国媒体曾多次报道,该工厂是朝鲜境内为数不多的现代化企业之一,有资格为外国船只提供服务。此外,他还先后主持签订了同中国、巴基斯坦、叙利亚等国的海上运输协定。
西方媒体分析指出,金英日作为典型的技术型官员,与一些国家的关系比较密切;联系到他的专长和工作经历,朝鲜今后可能会在继续推行特区试点的同时,让经济政策更多地向进出口贸易方面倾斜。随着半岛局势的缓和,搁置已久的朝韩铁路计划也有望重新浮出水面。
助推新一轮改革
在朝鲜的政治体制中,内阁总理的实际地位低于最高人民会议主席,其权力要受到种种节制。尽管如此,在特殊时期做出的这一次人事调整,仍值得重视。众所周知,美国对朝的强硬政策近来有所松动。外部压力的减轻,允许朝鲜领导人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在这样的背景下,将朴凤柱解职,换上一个新人担任内阁总理,或许将成为朝鲜启动新一轮经济改革的契机。
在2007年4月11日的最高人民会议上,朝鲜政府明确表示要依靠现有的农业和轻工业基础,努力改善人民生活。不过有迹象显示,因能源短缺导致的开工不足现象依然普遍,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口粮也有大约两成的缺口。加之朝鲜到4月14日仍然没有关闭核设施的迹象,朝核问题的前景尚不明朗。由此可见,朝鲜的经济状况在短时间内很难根本好转,新任内阁总理金英日面前的道路仍然崎岖。
中国影响
访问中国
2009年3月17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内阁总理金英日乘专机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金英日当日上午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5天的正式友好访问。据悉,此访是金英日就任内阁总理后首次访华。虽然因朝鲜公开宣布准备发射卫星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但分析人士指出,金英日此访的主要目的,仍是以“中朝友好年”为契机,进一步巩固两国传统友谊。
2010年是中朝建交60周年,两国领导人于2009年商定将2010年确定为“中朝友好年”。金英日访华期间,与温家宝总理举行会谈,并与胡锦涛、吴邦国等中国领导人会面,两国总理还共同出席纪念中朝建交60周年暨中朝友好年开幕式。除北京以外,金英日还访问了山东。
长期研究东北亚地区局势的清华大学教授刘江永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指出,“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中朝建交60周年之际,金英日成为中国“两会”结束后第一位到访的外国高级领导人,显示了两国对加强中朝关系的高度重视。
朝鲜宣布于2009年4月初发射“光明星二号”试验通信卫星,并向有关国际机构通报了有关材料。事件引发美国、日本及韩国的指责,认为是违反联合国安理会第1718号决议的行为。日本甚至声称,如果朝鲜的发射物落向日本,将动用导弹防御系统将其击落。
尽管如此,金英日在访华前接受中国媒体书面采访,仍主要阐述中朝传统友谊,对六方会谈以及发射卫星事件未置一词;另外随同金英日访华的有朝鲜金属工业省、农业省、贸易省、文化省等机构负责人,而外相朴义春及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朝鲜代表金桂冠则没有随访。
刘江永认为,经贸事务将是金英日与中国领导人会谈时的主要话题。对于朝鲜宣布发射卫星事件,“通过外交层面沟通就已足够”,他说,中方一贯主张通过对话谈判保持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不希望任何一方制造紧张局势,因此有关各方应对事件保持理性克制。
刘江永说,东北亚地区形势复杂敏感,但中朝关系一直发展良好。相信通过“中朝友好年”这一契机,两国的传统友好合作关系将在各领域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不仅符合中朝共同利益,也有利于推动朝核问题的妥善解决,实现地区的和平稳定。
与总理会谈
金英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表示祝贺,祝愿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取得新的更大成就。金英日说,“朝中友好年”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使朝中传统友谊进一步得到传承和发展。朝方珍视朝中传统友谊,感谢中国长期以来提供的支持和帮助,希望以两国建交60年为新的起点,推动朝中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朝方愿同中方在以下方面共同努力:加强高层及其他各级别交往,深化政治互信;在平等互利基础上深化务实合作,朝方欢迎中国企业来朝投资;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保持沟通合作。
关于朝核问题,温家宝表示,中方对朝方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表示赞赏。坚持这一目标,维护半岛和东北亚和平稳定,符合包括朝方在内的有关各方的利益。通过对话协商实现半岛无核化,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也是解决朝核问题的必由之路。中方愿同朝方加强沟通协商。
金英日表示,实现无核化是金日成主席的遗训,朝方从未放弃,愿通过双边、多边对话实现这一目标。朝方希望同中方继续保持密切沟通协调。
会谈后,两国总理共同出席了两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等双边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双方就新建中朝鸭绿江界河公路大桥达成一致,决定正式启动大桥建设相关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汇编)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16 19:25
目录
概述
个人简介
详细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