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街位于北京市西二环路东侧,南起长安街的复兴门内大街,北至阜成门内大街;西自二环路,东临太平桥大街,南北长约1700米,东西宽约600米,规划区总占地面积103公顷,其中新建建筑面积300多万平方米,规划建筑用地达40余块。
历史沿革
公元1267年,元世祖
忽必烈经过仔细勘察之后,根据《周礼·考工记》的规划原则兴建了元大都城。大都城内设50个坊,每个坊都建有各自的坊门。门楣之上标有福田坊、集庆坊、安富坊、凤池坊等坊名,规划完备,建筑齐整。金城坊,位于元大都城的西南角,意出于《史记·秦本纪》:“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万事帝王之业也。”金城坊之北有雄伟秀丽的妙应寺白塔,南有金碧辉煌的都城隍庙。元、明之际及清代初期这里遍布银号、金坊,商贾富豪及皇亲国戚多在此地发迹生财,是繁华的商业区和金融中心。民国元年,设在这里的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其后大陆、金城、中国实业各银行,均先后设立于此,民国十年以前,各银行竟于是谋建筑,颇有作为银行街之想”。然而,在军阀混战中,金城坊逐渐败落,票号、金坊等转向前门及东城地区。自清代金城坊之名即音转为锦什坊。
金城坊地处明、清北京内城西南部,是一片古老的居民区,小巷纵横,地势低洼,其东侧的沟沿及太平桥大街原为城内的一条泄洪沟,从北至南直达南护城河。宁静的小巷中多为平房矮屋,也有几处轩敞的王府,如明代的武定侯、广宁伯等居住的府第,以及清代的顺承郡王府、德公府等,还有一些政府机关和专用场地,如巡按察院、提学察院、屯马察院,以及济州卫、藤牌营、养马营等。
日月演进,斗转星移。时间又过去了一百余年,在金城坊建立700多年后的公元1992年至2005年,在西二环路东侧(原金城坊旧址之上)北起阜成门立交桥畔的中国银行大厦,南到复兴门立交桥东北侧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全长1700余米、宽600余米的范围内传奇般地崛起了一条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的现代化建筑群。这就是将成为亚太地区金融中心之一的北京金融街。
我在金融街旧址中从七八岁成长到二十四五岁,度过了天真无邪的童年、蓬勃成长的少年、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高大的城墙,古朴的街巷,神奇的传说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而今,站在颇具传奇色彩的金融街上:凝望那一栋栋高楼广厦,闭目沉思,儿时的情景又一幕幕地映现眼前:西面一道深沉高大的城墙自南向北延伸,城墙下低矮的民房夹着复兴门北顺城街和阜成门南顺城街这两条不同称呼实际本为一体的长达1700米的古巷。据史料记载:这两条顺城街,由于位于北京内城西城墙内侧,明代称阜成门内南城下大街,属于金城坊;清代称南顺城街,属镶红旗地界;民国年间扒城墙,辟复兴门,一条长街始自月坛南街城墙豁口处分为两条街巷。这条古街已掩于金融街高楼之下。
地理位置
在现存东西方向的成方街南侧,曾有南北方向的小胡同藤牌营和大门巷,其南为东西向的卧佛寺街,这条街的西北端原 有一座由九峰和尚建于唐代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的古庙,叫鹫峰寺,清代重修,因庙中供奉卧佛一尊,故改称卧佛寺街。此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尚存,当年我在藤牌营小学读书时,课余踢足球,有时把球踢进庙去,我们曾多次越墙寻球。无意中曾抚摸寺中残存的石碑,趴窗户看殿中的卧佛,只记得里边黑洞洞的有些怕人。这三条胡同的上边已盖起了百盛购物中心、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及长途电话楼。
成方街北侧有4条胡同已经消失,它们是百子胡同、花园宫胡同、南兴盛胡同和西兴盛胡同。百子胡同在清代称铁匠营,它与成方街南侧的藤牌营胡同属于镶红旗地界的特种兵兵营。花园宫清代称西夹道或城隍庙夹道,其北端的城隍庙后身,后来改称为花园宫东巷。
南兴盛胡同在明代曾是惜薪司西厂地界,清代形成胡同,因其北为镶红旗炮厂,故称炮厂胡同。1911年后,直隶省长吴赞同居于其侧,以炮厂地名犯忌而改称兴盛胡同,1965年根据胡同走向分别改称为西、南兴盛胡同。 花园宫胡同北端的按院胡同如今仅遗南方一侧,我的母校北京八中尚存,而且校内进行了扩展盖起了新教学楼,原校办工厂处尚存一壁。按院胡同在明代为巡按察院衙署所在地,称巡按察院胡同,清代改称按院胡同,现胡同北侧已盖起了高楼。
按院胡同迤北的一条东西向长巷称学院胡同,明代的提学察院衙署在此,胡同亦名提学察院胡同,清代改称学院胡同,其3号院曾为清室宗亲德公府邸。今已为金融街楼群所占。
学院胡同北边的东西向长街,明代称“屯院”是明代衙署屯马察院所在地,清代音讹为屯绢胡同,现已无存。
屯绢胡同东部北侧有南北方向的小胡同叫枣林街,其西连接一东西方向胡同叫松鹤胡同,因明代有一松鹤庵而得名,清代改称松鹤胡同,土著居民仍呼之为松鹤庵。松鹤胡同北边有半截胡同、松柏胡同和真武胡同、锦帽胡同,现均为金融街高楼所占。
屯绢胡同迤北东西向的广宁伯和武定侯胡同已按规定拓展为宽40米和45米的次干道,它们与南北向的金融大街(由原花园宫胡同等拓展而成)形成了“两横一竖”的金融街道路主框架。广宁伯街以北消失的胡同有烟筒胡同,因街道形状似烟筒,清代称南烟筒胡同;机织卫胡同,明代此胡同中有卫戍京师的济州卫署,清代讹为机织卫胡同,令人不知所云了;后楼胡同;西养马营,明代称羊毛营胡同,清代讹称养马营,并分为南北两条东西走向的胡同,后分称东、西养马营胡同;图壁厂胡同,原称土坡厂;勤俭胡同,原为后楼胡同的一部分;巨德里,清代称双栅栏,民国时东北军军官李文中居此,其宅院取名聚德里,胡同亦改此名,解放后改称巨德里;四眼井,清代此处有一井盖为四个孔的水井故名;友爱巷,明代为羊毛胡同的一部分,清代因胡同中有一个鞑子庙,胡同亦因庙而改名,解放后(1949年)取团结友爱之意改称友爱巷;前、后撒袋胡同,清代称撒袋或赛带胡同;孟端胡同;玉带胡同,因其形似玉带而得名;大、小盆儿胡同;大乘胡同,清代东段称武衣库胡同,清代因胡同中有大乘寺而得名,现尚存东段一小部分直通政协礼堂前;大喜胡同,清代称喜鹊胡同,后又称大喜鹊胡同;华嘉胡同,明代称华家胡同,清代称华嘉寺胡同,后讹称为花椒寺,记得儿时曾在此胡同西段路南的一处大宅院中看过京剧演出,现已无存……
在金融街胡同区内,至2004年12月仅存丁章胡同,大、小麻线胡同,以及锦什坊街北侧(从阜内大街至武定侯街),按规划锦什坊街南段及太平桥大街南段将成为商务中心大道,这几条胡同也难逃消失的命运。
社会评价
2004年2月11日,《北京晚报》刊出西城区50年间消失胡同近200条的消息,曾引起人们极大关注,有人还对消失胡同的数据提出质疑。事实证实了北京胡同消失的速度,仅金融街地区在十余年间就消失胡同53条,而闹市口大街、太平桥大街、广宁伯街、武定侯街、锦什坊街、成方街等虽然名称依然存在,但早已是旧貌换新颜了。如果将名存而实亡的胡同算上去,金融街地区已消失胡同64条,占西城区消失胡同的近三分之一。
金融街的城市改造有其历史渊源,金城坊自古就是金融中心,随着历史发展,它也圆了昔日之梦。而今,金融街自从1992年动工兴建,已经历时十余年,主要建筑已展新姿。切望在后期的规划建设中,更多地考虑古城风貌,尽量保护和恢复古都风韵,注意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和真谛,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将现代与传统、旧遗址与人们的生活环境相结合,充分利用白塔寺、都城隍庙以及火神庙、清真寺等人文遗址,精心点染,巧夺天工,使文物保护与现代建设、古都风貌达成合理的统一。
1993年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在西二环阜成门至复兴门一带建设国家级金融管理中心,集中安排国家级银行总行和非银行机构总部,北京金融街应运而生。作为首都第一个大规模整体定向开发的金融功能区,经过十五年的发展,金融街已经成为对中国金融业最具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区。
发展情况
金融中心
金融街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的金融决策监管中心、资产管理中心、金融支付结算中心、金融信息中心:金融街集中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等中国最高金融决策和监管机构,几乎所有有关中国金融的重大决策都在这里酝酿、讨论和最终形成。
金融街区域内企业管理的资产达到18万亿元人民币,资产集中程度全国第一。金融街区域内金融机构管理的金融资产总额达到16.2万亿元,占全国金融资产总额的60%,控制着全国90%以上的信贷资金、65%的保费资金,每天的资金流量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金融街聚集了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中国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中央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是中国金融业的
资金结算中心。
金融街凭借其金融决策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总部集中的优势,以及畅通发达的通讯系统,及时汇集、传递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经济和金融信息。
建设规划
金融街中心区的规划设计上,引入了国际化、生态化、人性化和充满活力的建设理念。2007年底336万平米的金融街将全部建成,建成后的金融街,国际性金融机构云集,五星级酒店、金融家俱乐部、国际会议中心、国际学校、涉外公寓等全方位的配套设施齐全,将为驻金融街的各界人士提供高品位的国际化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投资环境
金融街非常重视软环境的建设,在市政府的支持下,2003年西城区人民政府成立了“西城区金融产业促进办公室”,金融街控股公司成立了金融街综合服务中心,并组建了
北京金融街商会,2003年西城区人民政府并出台了《促进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2005年
北京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为入驻金融街的机构和企业打造人文的工作、生活环境。
中国迄今为止最高规格的国际金融论坛--2004
北京国际金融论坛、第七届京港洽谈会—京港金融合作论坛、2003金融新产品推介会、金融街论坛等大型活动先后在金融街成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