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西:男,汉族。1935年9月出生于江苏省宝应县。1949年2月入伍后,在济南军区前卫文工团管弦乐队
担任首席小提琴演奏员多年。期间,曾到
上海音乐学院进修作曲、配器,创作了许多优秀歌曲。十年的军旅生涯,为他以后的音乐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8年8月,金西从部队转业到
山东省艺术馆。曾先后任艺术馆音乐科长、副馆长、山东省文联党组成员驻会副主席。
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山东省音协常务理事、省群文协会理事。1987年被评为第一批研究馆员,1988年12月被选拔为山东省第一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金西坚定地投身到群众生活之中,浸泡到山东民间音乐的海洋里,用山东人民喜闻乐听的音乐语言进行创作,力争把蕴涵在民间音乐当中那种难以形容的美和特殊的气质灌注到自己的作品当中,去赞美齐鲁大地的青山绿水,去歌唱山东勤劳勇敢的人民。巍巍的沂蒙山,碧波荡漾的微山湖,处处留下他跋山涉水的足迹并主持参加搜集、整理、研究出版了大量的民间音乐作品。他创作的歌曲在全国各音乐刊物上发表的达一百多首。许多作品在电台、电视台播放,录制成唱片、盒带,刻录成光盘。其中《(我的家乡沂蒙山)》曾作为1992年中央文化部组织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的必唱曲目。另有《(清蓝蓝的河)》、《(请到沂蒙看金秋)》、《(唱起山歌乐悠悠)》、《(我到沂蒙来拜年)》等一批
歌曲广为流传。其中有些作品被王昆、
才旦卓玛、
张树楠、
葛军、王音旋等著名歌唱家作为保留曲目。有多首歌曲在省以上音乐作品评选中获奖,有些歌曲选入声乐教材。
金西十分注重培养青年歌手和音乐人才。此外,王世慧、罗余瑛、
周琦、
葛军、吴侃、叶薇、丁汝燕、韩光霞、郭春梅、
孔薇薇等演唱他的作品《(唱起山歌乐悠悠)》、《(我到沂蒙来拜年)》、《(我唱家乡美景多)》、《(清蓝蓝的河)》、《(请到沂蒙看金秋)》、《(高山上的百灵鸟)》、《(我的家乡蒙山)》、《微山湖采菱歌》,在全国、华东及山东的声乐比赛中获奖,其中有金奖、银奖,一、二等奖。金西与徐贵岩、
李钰两位作曲家合作的大型民族管弦乐组曲《(泰山颂)》,1979年获省歌舞汇演一等奖。1981年由
中央民族乐团演奏、日本制作、香港唱片有限公司出版了立体声唱片、盒带,在国外发行。中国唱片社分别出版了立体声唱片、盒带、密纹唱片、光盘在国内外发行。1982年12月,由著名
指挥家秦鹏章指挥在香港荃湾大会堂举行隆重公演,中央及许多省、市电台进行播放介绍。该作品在山东省第四次文代会上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优秀作品,并编入了《中外名曲欣赏》一书。此外,在地方戏曲音乐的改革和创新上,他还先后参与了《(驰马镇)》、《(海鹰)》、《(红云岗)》等五部大型戏曲剧目的音乐创作,有的拍成了电影。作为一名传统音乐学者,他在民间音乐领域里做出了突出贡献。集中体现在他与苗晶等同志合著的《(山东民间歌曲论述)》以及他主持和参与编辑出版的《(山东民间器乐曲选集)》、《(山东民间歌曲选集)》、《(山东民歌选集)》、《巧女绣花》、《(茉莉花)》等著作中。尤其是他主持编纂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东卷),荣获全国艺术学科国家重点研究项目编纂工作一等奖,并受到
山东省文化厅嘉奖。这些经典力作对继承和发展山东民间音乐,弘扬民族文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他把自己的岗位看得无比崇高,多少年来把自己的时间、精力都无私地奉献给自己所深深挚爱的事业。他多次组织举办艺术馆、文化馆音乐干部培训班,亲自授课、辅导,指挥排练,为山东省群众文化领域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和艺术技能的创作骨干。除此之外,他还以极大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多次负责参加全国文艺汇演的山东代表团队及本省汇演的业务指导工作。每年,他几乎都要为一个个大型艺术活动的成功而奔波劳累,加上那紧张忙碌的辅导、授课、研究、创作……可以说,他就像一架拧满了发条的时钟,在不停地超负荷运转。金西从事音乐工作五十多年,创作的大量具有山东民间风格的歌曲,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和气质。山东的山水草木,风土人情都是他从事音乐创作的肥沃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