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方言(金门语)是自称金门的瑶族支系和苗族支系所操的一种语言,属于
苗瑶语系瑶语支。
使用金门方言的人自称“金门”、“门”,使用人口超过40万。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河口县、金平县、元阳县、绿春县、红河县、富宁县、丘北县、麻栗坡县、师宗县、江城县、勐腊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凌云县、金秀县、西林县、田林县、凤山县、巴马县、防城港市及海南省的琼海市、琼中县、五指山市、万宁市、保亭县、乐东县、定安县、澄迈县。在国外,主要分布在越南、老挝与中国交界的北部山区。目前他称为“蓝靛瑶”、“山子瑶”、“沙瑶”、“花头瑶”等瑶族群众及海南省被识别为
苗族的群众均使用该种语言。
金门语是瑶语支一门古老的语言。在瑶族“金门”不断向广西、海南、云南迁徙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受到其他语言的影响,各地的金门语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借词,语调也出现略微差异。但总体上,各地的金门语能够互通无阻,仍然保持较高的统一性。有的学者把金门语分成滇桂土语和海防土语过于笼统,金门语内部除了借词略有差别外,其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语调上。云南省的绿春县、红河县等少部分瑶族所使用的金门语,与其他地区的金门语语较调高,在口语上十分容易区别,当地瑶族把语调高低的两种话称为高山金门腔和低山金门腔。使用高山金门腔的人很容易转换成低山金门腔,在聚会场合,一般使用低山金门腔交流。
在海南省,自称”金门“、使用金门语的族群在建国初期被政府识别为”苗族“,目前仍然被称为”苗族“,目前有9万多人。海南金门语和广西防城金门语基本一致,所以才有学者将两者划为海防土语。长期以来,海南金门代表多次来到广西海防、云南河口探亲,对金门语文化进行交流。海防、河口也曾派代表回访。近年来,随着两地金门民族认同感增强,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
在金门语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汉文化圈的影响,人们很早就开始借用汉字记录金门语,即”门书”。”门书”属于训读,类似同样使用汉字的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的汉字发音方式。由于长期不断迁徙,缺乏稳定的发展环境,门书的发展十分缓慢,到目前尚未形成能够完全记录金门语口语的系统文字,而只在度戒、祭祀等作法事用途及记录歌词。
目前,金门语发音分为口语、经语和歌语。口语即人们日常使用的语言,经语是门书记载的发音方式,歌语是唱歌所使用的发音,三者各有一套发音系统。普通人只会口语,经语和歌语需要进行学习才能发音。金门语的现代借词,主要是用经语训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