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锅,古代炊具。釜中已生出鱼来。比喻生活困难,断炊已久。
典源
《后汉书》卷八十一〈独行列传·范冉〉~2688~
范冉字史云,陈留外黄人也。少为县小吏,年十八,奉檄迎督邮,冉耻之,乃遁去。到南阳,受业于樊英。又游三辅,就马融通经,历年乃还。冉好违时绝俗,为激诡之行。常慕梁伯鸾、闵仲叔之为人。与汉中李固、河内王奂亲善,而鄙贾伟节、郭林宗焉。奂后为考城令,境接外黄,屡遣书请冉,冉不至。及奂迁汉阳太守,将行,冉乃与弟协步赍麦酒,于道侧设坛以待之。冉见奂车徒骆驿,遂不自闻,惟与弟共辩论于路。奂识其声,即下车与相揖对。奂曰:「行路仓卒,非陈契阔之所,可共到前亭宿息,以分隔。」冉曰:「子前在考城,思欲相从,以贱质自绝豪友耳。今子远适千里,会面无期,故轻行相候,以展诀别。如其相追,将有慕贵之讥矣。」便起告违,拂衣而去。奂瞻望弗及,冉长逝不顾。桓帝时,以冉为莱芜长,遭母忧,不到官。后辟太尉府,以狷急不能从俗,常佩韦于朝。议者欲以为侍御史,因遁身逃命于梁沛之闲,徒行敝服,卖卜于韨。遭党人禁锢,遂推鹿车,载妻子,捃拾自资,或寓息客庐,或依宿树荫。如此十余年,乃结草室而居焉。所止单陋,有时?粒尽,穷居自若,
言貌无改,
闾里歌之曰:「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
释义
典源译文
范冉字史云,陈留外黄人。年轻时为县小吏,年十八,奉令迎接督邮,范冉认为可耻,因逃跑外地。到南阳,从樊英受业。又游三辅,跟马融学习,通经术,几年之后,才回去。范冉特立独行,他的所作所为,往往违时绝俗。常羡慕梁伯鸾、闵仲叔的为人。与汉中李固、河内王奂非常相好。却鄙视贾伟节、郭林宗之流。王奂后来作考城令,县境与外黄接界,多次写信给范冉,请他去,范冉没有去。王奂升汉阳太守,将行,范冉才与弟弟范协步行抬着麦酒,在道路旁边设坛等着王奂。范冉看见王奂车子随从,络绎不绝,便不告诉王奂,只同弟弟两个人在路旁辩论。王奂听出来,是范冉的声音,马上下车相见。王奂说:“路上仓卒,不是畅叙离别情怀的地方,可同我一道到前亭宿息,好好的说说吧。”范冉说:“你前在考城,想去你那里,因贫贱,不敢高攀,自绝豪友。现在你远行千里,会面无期,所以我和弟弟在这里等你,与你相别。如果我跟你走,那会招来慕贵的讥刺啊。”便起告辞,拂衣而去。王奂一直望得看不见范冉了还在望,范冉却头也不回地走了。桓帝时,范冉被任为莱芜长,遭母丧,不到职。后来征召至太尉府,因过于激进,不能从俗,在朝廷常佩韦以自勉励。舆论想用他为侍御吏,就隐身逃命于梁、沛之间,敝衣敝服,徒行于路,卖卜于市。遭党人禁锢,终身不得为官。推着鹿车,载着妻、子,拾麦穗自活,有时在客店里寓息,有时就依宿树下。这样过了十多年,才盖了一间草房子住下来。住的地方偏僻,有时粮食没有了,范冉也安之若素,言语容貌不改常态。闾里为之歌说“: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
释义
桓帝时以冉为莱芜长,因遭母忧,不到官,结草室而居。“所止
单陋,有时粮粒尽,穷居自若,言貌无改,闾里歌之曰:‘甑中生尘 范史云 ,
釜中生鱼 范莱芜 。’”釜:锅,古代炊具。釜中已生出鱼来,后因以“釜生鱼”比喻生活困难,断炊已久。
同源典故
尘埃满甑 尘甑 尘生甑 尘鱼甑釜 甑尘 甑尘斧鱼 甑有尘 甑生埃 甑生尘 生尘甑 破釜跃江鱼 范丹贫 范甑 范甑尘 莱芜甑 釜中鱼 釜甑生尘 釜生鱼 釜鱼甑尘 鱼生空釜 鱼釜
示例
金 元好问《寄西溪相禅师》:“门堪罗雀仍未害,釜欲生鱼当奈何。”
唐 韩翃《
寄雍丘窦明府》:“机尽独亲沙上鸟,家贫唯向釜中鱼。”
明 郭勋《英烈传》第28回:“不然粮草一日不支,是为~矣。”
唐 刘禹锡《学阮公体》诗之三:“不学腰如磬,徒使甑生尘。”
唐 卢纶《
送浑炼归觐却赴阙庭》诗:“甑尘方欲合,笼翮或将舒。”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 史云 甑尘,前史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