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筒菜
唇形科水苏属植物
针筒菜(Stachys oblongifolia Benth.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茎横走,节上生须根。花盘等大,波状。小坚果褐色,光滑。花期5—6月。主要分布在中国陕西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地区。
形态特征
整体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有在节上生须根的横走根茎。
茎叶
茎直立或上升,或基部多少匍匐,锐四稜形,具四槽,基部微粗糙,在棱及节上被长柔毛,余部多少被微柔毛,不分枝或少分枝。
茎生叶长圆状披针形,通常长3-7厘米,宽1-2厘米,先端微急尖,基部浅心形,边缘为圆齿状锯齿,上面绿色,疏被微柔毛及长柔毛,下面灰绿色,密被灰白色柔毛状绒毛,沿脉上被长柔毛,叶柄长约2毫米,至近于无柄,密被长柔毛;苞叶向上渐变小,披针形,无柄,通常均比花萼长,近全缘,毛被与茎叶相同。
轮伞花序通常6花,下部者远离,上部者密集组成长约5-8厘米的顶生穗状花序;小苞片线状刺形,微小,长约1毫米,被微柔毛;花梗短,长约1毫米,被微柔毛。花萼钟形,连齿长约7毫米,外面被具腺柔毛状绒毛,沿肋上疏生长柔毛,内面无毛,10脉,肋间次脉不明显,齿5,三角状披针形,近于等大,长约2.5毫米,或下2齿略长,先端具刺尖头。
花冠粉红色或粉红紫色,长1.3厘米,外面疏被微柔毛,但在冠檐上被较多疏柔毛,内面在喉部被微柔毛,毛环不明显或缺如,冠筒长7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长圆形,下唇开张,3裂,中裂片最大,肾形,侧裂片卵圆形。雄蕊4,前对较长,均延伸至上唇片之下,花丝丝状,被微柔毛,花药卵圆形,2室,室极叉开。花柱丝状,稍超出雄蕊,先端相等2浅裂,裂片钻形。花盘平顶,波状。子房黑褐色,无毛。
小坚果卵珠状,径约1毫米,褐色,光滑。
生长环境
生于林下、河岸、竹丛、灌丛、苇丛、草丛及湿地中,海拔210-1350(-1900)米。
分布范围
产江苏,台湾,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及云南等省区;印度东北部,锡金也有。模式标本采自印度。
主要价值
贵州用全草入药,治久痢、病久虚弱及外伤出血。茎叶嫩时又可饲猪。
变种
细柄变种 臭草(广西)
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茎较纤细;叶较小,几全具柄;花萼倒圆锥状钟形;花冠较小,略超出萼,冠筒内藏。引
产台湾,福建,广东,广西,四川及云南;生于干燥沙地及荒田中,海拔500米以下。越南北部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台湾。引
参考资料
针筒菜.植物智.
针筒菜.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14 17:06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