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币交钞、宝钞的简称
钞是中国金、元、明三代纸币交钞、宝钞的简称,宋代始发行纸币,称交子、钱引及会子
定义
钞是中国宋(金)、元、明三代交钞、宝钞等纸币的简称,实质是一种凭证文券。
发行
钞则为凭证文券的名称。金初使用辽、宋旧钱,贞元二年(1151)开始发行纸币,称交钞,与钱并行流通。钞面币值分10等,一贯、二贯、三贯 、五贯、十贯5等称为大钞,100、200、300、500、700文5等称为小钞。大定二十九年(1189)后,交钞改为不限年月行用,并大量发行。承安二年(1197),铸造银币承安宝货 ,与交钞相兼用。由于交钞发行不当,币制贬值。
元中统元年(1260)十月,发行中统元宝交钞,简称中统宝钞或中统钞,不限年月通用,与银并行流转。中统钞币面价值分10文、20文、30文、50文、100文、200文、300文 、500文 、一贯文省、二贯文省10等。当时习惯称钞一贯为一两,50贯为一锭,100文为一钱,10文为一分。至元十一年后逐年增印 ,出现贬值。至正十年(1350),变更钞法,铸造至正通宝钱,许与历代铜钱并用;发行新中统元宝交钞,钞的背面印“至正印造元宝交钞”字样,每贯当铜钱一千文。十六年以后,公私所积之钞都不能行用。
正式的钞是中国元朝时期由元政府发行并且广泛流通的纸币。
从元世祖忽必烈开始,元朝发行过一系列纸币,统称为钞,包括中统钞、至元钞、至正钞等,这些均以当时的年号(中统、至元、至正)来命名,其中币值最稳定的是中统钞,而流通时间最长的是至元钞。元末元顺帝至正年间发行的至正钞,则因发行过量等原因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
元朝纸币的发行量和发行地域均大大超过前代。元政府先后在首都大都和各行省设置了负责管理纸币印造、发行、兑换、检验伪钞、回收昏钞等之机构,其中中央的印钞机构称印造局,负责印造交钞库和定钞库等。
位于波斯的伊儿汗国海合都在1294年曾试着仿效元朝发行印有汉字的钞,试图摆脱财政危机。不过,此举受到了伊儿汗国社会各阶层的激烈反对和普遍抵制,不到两个月即告彻底失败。而海合都本人也随即被杀。
洪武八年(1375),印造、发行大明通行宝钞。钞额面分6种:即一贯、500文、400文、300文、100文。后又加发10文至50文小钞5种。宝钞四周有龙纹花样 ,上面题有“大明通行宝钞”6字。明宝钞中的一贯钞,票面长一尺 ,宽六寸。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纸币。弘治以后,公私收付几乎全部改用银(小交易用钱),钞法无形中废止不行。
金﹑元﹑明纸币交钞﹑宝钞的简称。宋代始发行纸币﹐称交子﹑钱引及会子﹔钞则为凭证文券的名称﹐如输纳税租钞(见两税)﹐盐钞(商人纳钱买钞﹐凭钞至盐池领盐贩卖﹐见盐法)等。
历史沿革
宋(金)
金初使用辽﹑宋旧钱﹐贞元二年(1154)﹐用户部尚书蔡松年议恢复宋钞引之法﹐开始发行纸币﹐称交钞﹐置交钞库印造﹐与钱并行流通。钞面币值分10等﹐一贯﹑二贯﹑三贯﹑五贯﹑十贯五等称为大钞﹐一百﹑二百﹑三百﹑五百﹑七百文5等称为小钞。
初定七年为限﹐纳旧换新﹐大定二十九年(1189)因“国虚民贫﹐经用不足”﹐交钞改为不限年月行用﹐并大量发行。若年久文字磨灭﹐许于所在官库兑换新钞。其钞边栏作花纹﹐中间印钞值贯数﹑某字料﹑某字号﹑对伪造和告发者的惩奖规定及兑换办法等。
承安二年(1197)﹐因交钞发行过多﹐民间拒绝使用票额在一贯以上大钞﹐不得不以小钞来收回部分大钞。同年十二月﹐铸造银币“承安宝货”﹐与交钞相兼用。三年正月﹐命西京﹑北京﹑临潢﹑辽东等路﹐凡一贯以上交易﹐必用交钞与宝货﹐不得用铜钱。九月﹐规定亲王﹑公主﹑品官许存留现有铜钱的三分之一﹐民户存半﹐其余限五十天换成实物。同时还发行三合同交钞﹐官府只管发行﹐不回收。直至泰和二年(1202)才许百姓交税时使用三合同交钞﹐但以税额的十分之一为限﹐纳铺马钱时许以税额之半数交此钞。
由于交钞变换不常﹐百姓怨嗟﹐七年﹐章宗告御史台:“自今都市敢有相聚论钞法难行者﹐许人捕告﹐赏钱三百贯。”同时规定﹐官府此后不得支出大钞﹐民间大钞可向官府换小钞及铜钱。
又立钞法条约﹐定民间交易﹑典质额在一贯以上﹐全用交钞﹐不许用钱﹔商旅赉现钱不得过十贯﹔减少官民存钱限额﹐多者须送库易钞。由于滥发交钞﹐币制贬值﹐几至不能市易。金宣宗贞佑二年(1214)﹐改交钞名为“贞佑宝券”﹐以法令强行﹐商旅罢市﹐交钞益轻。后又印造“贞佑通宝”﹑“兴定宝泉”﹐民间不用﹐交易但以银论价﹐钞币几成废纸。
元代
蒙古进入中原后﹐所征汉民差发亦为银﹑丝两项。1236年﹐窝阔台下令发行交钞﹐鉴于金末钞法之弊﹐发行额不超过万锭。当时制度不统一﹐各路地方政府为了方便贸易和筹集经费﹐也各自印发纸币﹐限于本境内行用﹐如何实在博州(今山东聊城)所印以丝为本的会子﹐真定路(今河北正定)所行以银为本的银钞等。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在京兆分地立交钞提举司﹐印钞以佐经用﹐也属于此类地方性货币。这时真定军阀史楫在真定奏准立银钞相权法﹐诸路行用钞统一与银比值。世祖即位之初﹐印造过通行交钞﹐以丝为本。
中统元年(1260)十月﹐发行中统元宝交钞﹐简称中统宝钞或中统钞﹐不限年月通用﹐与银并行流转。民间交纳赋税都用宝钞﹐诸路原行旧钞限期命原发官司尽数收换﹐不再行使。中统钞币面价值分十文﹑二十文﹑三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一贯文省﹑二贯文省十等。当时习惯称钞一贯为一两﹐五十贯为一锭﹐百文为一钱﹐十文为一分。其法以银为本。法定比价中统钞二贯(两)同白银一两。
各路设立交钞库(也称行用库)为兑换机关﹐同时发下料钞(新钞)和相应数目的钞本银﹐诸人持钞赴库易银或以银易钞﹑以昏钞(烂钞)易料钞﹐即依数支发﹐每两纳工墨费三分﹐所换银货即储库作本。
至元元年(1264)﹐禁民间私相买卖金银﹐必须赴官库兑换﹐于是设立诸路平准库﹐掌兑换金﹑银﹑钞﹔行用库只管昏钞﹑料钞兑换。其后又颁布了禁用铜钱的命令。大德八年(1304)复许民从便买卖金银﹐革去平准库﹐只称行用库。各钞库换到昏钞﹐当即盖上毁钞印封存﹐每季一次解送省部或行中书省的烧钞库﹐由省官﹑监察官监督烧毁﹐其后允许就便在各道由宣慰司﹑廉访司监督烧毁。
钞法主管机关﹐中统元年置诸路交钞提举司﹐初由户部官兼提举交钞事。至元三年﹐立制国用使司总领全国钱谷﹐钞法亦属制府所管﹐便另置诸路交钞都提举司﹔后制国用使司罢﹐复归户部兼领。二十四年﹐因发行至元通行宝钞﹐改为诸路宝钞都提举司﹐仍隶户部。又据临时需要﹐先后设过江南四省﹑陕西四川中兴等路﹑畏兀儿境及和林等处交钞提举司﹐掌当地印钞发行事。
印钞由印造宝钞库(或称印造局)掌管﹐钞印初用木版﹐至元十三年改铸铜版﹐其后每年均改铸新版印钞。另置宝钞总库﹐掌料钞储藏和关支。凡印造伪钞﹐初定堪行用者为首处死﹐为从杖断﹐不堪行用者为首流远﹔至元十五年下诏﹕不分首从﹐堪用不堪用﹐一律处死。
钞法初行﹐印数有限制﹐每年不过十万锭左右﹐各钞库银本充实﹐币值稳定﹐信用很高﹐民间使用方便。随着流通的需要和国家经费开支的增加﹐至元十一年后逐年增印﹐十三年猛增至一百四十多万锭﹐二十三年达二百一十八万余锭。一切用度﹐于新印钞内支出﹐不计所入﹔同时又将各路钞库换到金银及元发钞本银逐渐搬运至京﹐民间钞无从兑换﹐实际成为无本虚钞。于是至一贯只值初行时一百文﹐物价腾贵十倍。至元二十四年﹐改印造﹑发行至元通行宝钞﹐分二贯至五文十一等﹐与中统钞并行﹐每一贯当中统钞五贯﹐二贯准银一两﹐二十贯准金一两。
钞法在发行至元钞前后﹐整治钞法﹐并停止起运库银﹐钞值稳定了十余年。大德七年(1303)前后又出现贬值﹐“钞价贱﹐物价踊﹐昔值一钱﹐今值一两”。武宗即位(1307)后﹐滥行赏赐﹐开支浩大﹐任意动用钞本﹐使钞值更加下跌。至大二年(1309)﹐改印造至大银钞﹐从二两至二厘十三等﹐与至元钞并行流通﹐每一两准至元钞五贯(折合中统钞二十五贯)﹐白银一两﹐黄金一钱。同时复禁民间买卖金银。次年﹐铸至大通宝(文用汉字)﹑大元通宝(文用八思巴字)铜钱两种﹐与钞及前代旧钱一同流通。因新旧钞倍数太大﹐加以钱钞并用﹐轻重失宜﹐物价腾贵更甚。
四年﹐仁宗即位。罢至大银钞与铜钱﹐恢复印造﹑行用中统﹑至元二钞﹐并解除了金银买卖的禁令。仁宗继续大量印钞﹐连续四年都在二百万锭以上。皇庆元年(1312)﹐两种钞共印二百三十二万多锭﹐为顺帝以前年印钞数的最高额。延佑七年(1320)官定钞银比值只及中统初的二十分之一。顺帝即位后﹐钞法愈坏。
至正十年(1350)﹐变更钞法﹐立诸路宝泉都提举司﹐铸造“至正通宝”钱﹐许与历代铜钱并用﹔发行新中统元宝交钞﹐钞的背面印“至正印造元宝交钞”字样﹐每贯当铜钱一千文﹐至元钞二贯。行用不久﹐物价腾贵十倍。又因镇压农民起义﹐军费激增﹐于是滥印钞币﹐至正十五年末﹐竟命户部印造次年新钞六百万锭以支军饷。钞多至“舟车装运﹐舳舻相接”﹐人视之如废纸。在大都﹐新钞十锭还买不到一斗粟。至正十六年以后﹐公私所积之钞都不能行用﹐各处交易惟用银﹑钱﹐或以货物相贸易。
明代
洪武七年(1374)﹐设宝钞提举司﹐次年﹐印造﹑发行“大明通行宝钞”。钞额面分五种﹕即一贯﹑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一百文。后又加发十文至五十文小钞五种。宝钞四周有龙纹花样﹐上面题有“大明通行宝钞”六字。票面末尾印有洪武年月日﹐洪武朝以后﹐虽然继续发行﹐但仍用洪武年号。明宝钞中的一贯钞﹐票面长一尺﹐宽六寸。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纸币。
钞行初期﹐由于行用方便﹐商人乐用﹐而发行量又不大﹐尚能保持和物价的一定比例﹐对商业的繁荣起了积极作用。
但因不置钞本﹐又贪利滥发﹐造成不兑现纸币充斥市场﹐法定币值难以维持﹐钞币大幅度贬值。民间普遍重钱轻钞﹐洪武二十七年﹐两浙﹑江西﹑闽广地方﹐有以钱一百六十文折一贯者。洪武﹑永乐之际﹐政府严申交易用金银的禁令﹐并对犯禁者加重刑罚。永乐二年(1404)﹐推行户口食盐法﹐强迫人民计口纳钞﹐大口每月纳钞一贯﹐领盐一斤﹐小口减半。每年回收巨额钞币(据立法时预计﹐可收回五千万锭)﹐但滥发数远比回收数大﹐钞价跌至洪武初年定价的十分之一。以钞法不通﹐对商人的征课加重。宣德四年(1429)﹐对全国京省三十三个府州县市镇店肆门摊税课增加五倍﹐并在运河和长江沿岸关津设置钞关﹐对过往商船课钞。重课亦未能阻止钞价之跌落﹐《明史.食货志.钱钞》记载﹐成化时﹐钞一贯值钱不到一文。钞币跌到明初法定钱价的千分之一。再就每两白银兑换宝钞的比率看﹐成化十三年(1477)钞价不及洪武八年的二千分之一。弘治以后﹐公私收付几乎全部改用银(小交易用钱)﹐钞法无形中废止不行。
明代钞法的规定
明初﹐政府推行钞法﹐钞钱兼用﹐钞为主﹐钱为辅﹐一百文以下限用铜钱支付﹐商税兼收钱钞﹐钱三钞七。为了保证钞币的流通﹐政府又以强制手段禁止民间用金银交易﹐持金银者可向官库兑换钞币。金银钱钞法定比价是﹕每钞一贯当铜钱千文﹐或白银一两﹔钞四贯当黄金一两。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1 13:59
目录
概述
定义
发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