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亭(Clock Pavalion)位于
北京大学未名湖西南角的山峦上,是北大校内的文物遗迹。
文物特色
钟亭坐落在未名湖西岸小土山上的小小的六角亭。正在原男女生宿舍区与教学区之间,它位置极佳,北面临湖,正对着北大人极为熟悉翻尾石鱼,南面土山脚下就是乾隆诗碑,诗碑西面不远处,就是蔡元培像,蔡元培像与乾隆诗碑中间夹着一条小径,小径通向湖边。钟亭,圆顶六角,上有彩绘,钟,古色古香,下段铸成八瓣荷花状。钟体下部雕刻的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和从海面喷薄而出的旭日,钟体上部是十二对腾舞滚动的戏珠蛟龙。两条粗壮的青龙铰练成的钟耳悬挂在亭顶的一条横木上。此外,钟体上刻有八卦的图案,还有满汉两种文字写着:“大清国丙申年捌月制”(1896年)。
历史溯源
钟亭大钟原为颐和园遗物,1929年,钟亭之钟正式成为燕京大学校钟,6月,大钟搬家来到未名湖畔土山支架上,9月,有了圆形六柱钟亭为伴,燕京大学行政执行委员会决议《撞钟法》,规定撞钟时间和次数:“每半小时撞钟一次,自十二时半起撞一下,一时撞两下,一时半撞三下,……四时撞八下,到四时半复撞一下。如是每四小时循环一次,每日早六时至晚十一时为撞钟时间。”
文物缘起
据有关考证,原来老北大就是用钟声报时的,钟亭之所以亭中有钟,大概最初的想法就缘于此。关于燕园钟亭内这口钟的由来,1889年慈禧曾作为阅兵台,简约李鸿章调来的北洋水师及新毕业的水师学堂陆战队学员。为适应演戏,把小火轮改为炮舰,东西两岸排列着炮队和马队。当时为水师报时的大铜钟,1900年险些被劫走,后来置于燕京大学内,今北京大学内未名湖畔钟亭即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