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庆发(1910—1986),祖籍广东蕉岭县,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的一个华侨家庭。民国18年(1929)回上海求学。“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民国21年(1932)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22年(1933)8月,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在狱中参加绝食斗争等活动。民国25年(1936)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民国26年(1937)8月,在国共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的形势下,他被无条件释放。他先后在南京、武汉的八路军办事处工作,后被调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马列学院、中央研究院、海外工作研究班学习和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他任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秘书处副处长,参加了中侨委的组建筹备工作。
钟庆发(1910—1986年),又名谢生。荷印邦加岛出生,祖籍广东
蕉岭县。曾在荷印、
新加坡读过书,做过工。1929年回国求学。钟氏在上海暨南大学附属中学读书时,积极参加进步的学生运动,担任初中部学生会主席。“九·一八”事变后,他参加了
抗日救亡运动,加入了“上海社会科学研究会”和“上海反帝大同盟”。在“一·二八”淞沪战役中,他参加上海红十字会救护队,积极救护英勇抗战的
十九路军伤病员。1932年,他在上海加入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秋,因参加
罢课斗争被学校开除。1933年8月,钟氏遭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在狱中坚持斗争,坚贞不屈。1936年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7年8月,在国共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的形势下,他被无条件释放。钟氏先后在南京、武汉的八路军办事处工作,1938年8月调回延安。曾在抗大洛川分校、
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马列学院、中共中央研究院和海外工作研究班学习和工作。1949年秋在延安外宾招待所任副官、主任。他被选为“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后更名“中国延安华侨联合会)执委。解放战争时期,曾参加中央土改工作队,在山西兴县、临县一带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钟氏在中共中央统战部青年训练班任办公室副主任。建国初,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的组建筹备工作。中国同印度尼西亚政府建立外交关系时,他受命参与中国驻印尼大使馆的筹建工作,曾任政务参赞、临时代办。1957年回国后,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历任中侨委委员、办公厅主任、党组副书记等职务。1978年,钟氏被选为全国侨联副主席兼秘书长,并担任全国侨联党组书记,以及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理事等职务。他一向坚持发扬
延安精神,在侨务和外交战线上表现出色,作出了贡献,受过
周恩来总理表彰。
曾在印度尼西亚打工、读书。1929年只身回国,在上海暨南大学附属中学读书。在此期间,受进步教师影响,参加学生运动,并担任暨南大学初中部学生会主席。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加入上海社会科学研究会和上海反帝大同盟。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役中参加上海红十字会救护队,救护抗战的第十九路军伤病员。同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8月被反动当局逮捕入狱,先后关押在上海漕河泾监狱和苏州军人监狱。在监狱中参加党组织领导的绝食斗争等活动。1936年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在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的形势下被无条件释放。全国抗战初期,先后在南京、武汉的八路军办事处工作。1938 年8月调到延安。曾在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洛川分校、抗大总校、马列学院、中央研究院、海外工作研究班学习、工作。1942年参加延安整风运动。1944年秋任延安外宾招待所副官主任。1945年4月至6月旁听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50年至1957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政务参赞、临时代办。1957年底回国,任国务院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办公厅主任。1958年12月至1964年任华侨事务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华侨事务委员会党组、小组成员。“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78年12月至1984年4月任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第二届副主席兼秘书长,全国侨联党组书记、国务院侨办党组纪检组成员、中国红十字总会理事、中国印尼友好协会副会长等职务。第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6年6月2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