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惦棐
著名电影评论家
钟惦棐(1919年10月3日-1987年3月20日),重庆江津几江人,著名电影评论家。1938年,钟惦棐就读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之后考入鲁迅艺术学院。
人物生平
钟惦棐,原名钟永发,今重庆市江津区人。著名文艺评论家、电影美学理论家。少年时就读于江津中学,因家贫,只读了一年初中就失学了。1936年,他离开家乡,前往成都投奔亲朋,考入成都四川省立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美术。
抗战爆发后,钟惦棐前往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他转入鲁迅艺术学校(1940年后更名为“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美术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鲁艺”期间,他刻苦学习,文化艺术水平提升很快,在校半年就从学员转为教员。
1939年,中共中央决定“鲁艺”部分人员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联合陕北公学等创办华北联合大学,钟惦棐调到该校文艺学院任教。这期间,他致力于马列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并与该院师生一起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革命文艺工作。1943年,钟惦棐任晋察冀边区北进剧社指导员,带领剧社配合游击战争,在敌后抗日根据地上演了大批抗战剧目,启发群众抗日救国的觉悟,唤起他们的爱国热情。在此期间,钟惦棐深入农村取材,向群众学习语言和鼓词,创作了《拥军模范甄秀林》《奔袭长辛店》(合作)等曲艺作品,与人合编三幕话剧《青纱帐里》、快板《谁家天下》等。这些作品真实反映了晋察冀边区军民坚守阵地的英勇事迹和众志成城、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钟惦棐先后进入文化部、中宣部工作。这一时期,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大批优秀话剧、电影争相上演,中国文艺事业呈现出百花齐放、蓬勃发展的欣欣气象。作为党的文艺工作者,钟惦棐在忙碌的政务工作之余,观看了大量文艺作品,积极为新中国文化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1950年,钟惦棐看完电影《中华儿女》后,激动得无法入睡,执笔写下《评〈中华儿女〉》一文。该文发表在《人民日报》上,是新中国第一篇影评文章。在文中,他对《中华儿女》作了全面透彻的分析,开中国电影评论的先河,引起广泛讨论。此后,他开始正式从事电影评论活动,陆续发表《〈无罪的人〉为什么不是消极影片》《评〈祝福〉》等多篇文章,逐渐形成了观点鲜明、剖析深刻、文笔洒脱的影评风格,成为极有影响力的文艺评论家。
1956年,针对国产电影受到群众冷落的问题,《文汇报》发起一场“电影界如何贯彻‘双百’方针,解放思想,拍出好片,争取群众”的讨论,引起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文汇报》发起的这场讨论持续两个多月,共发表文章50多篇。《文汇报》邀请钟惦棐为这场大讨论写一篇总结性文章,钟惦棐欣然应允,发表《电影的锣鼓》一文,深刻阐述国产电影逐渐受到观众冷落的原因,从理论的高度批评了电影领导者的教条主义做法,强调必须尊重电影创作和生产规律。该文直指要害,对中国电影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也因为这篇极有见地的文章,钟惦棐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农场劳改。粉碎“四人帮”后,1979年,历经22年坎坷折磨的钟惦棐得以沉冤昭雪。
1979年,钟惦棐任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在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的大好形势下,身患严重肝病的钟惦棐忍着病痛的折磨,全身心投入到中国电影美学体系创建事业中。他发表的《电影文学断想》一文,反思历史经验教训,倡导思想解放,主张电影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总结过去,面对现实,又展望未来之作。在《对当前电影工作的十项建议》一文中,他主张设立电影奖、健全电影协会等,对中国电影的繁荣和发展,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意见。同时发表《中国电影艺术必须解决的一个新课题:电影美学》《电影评论有愧于电影创作》等文章,大声呼吁尽快创建中国电影美学体系。
1980年,钟惦棐成立“电影美学研究小组”,广泛吸收社会各界有关人员参与。他与小组成员一起观摩影片进行研讨,提出“要研究电影思维”,“尊重艺术规律”等主张,先后主编《电影美学:1982》和《电影美学:1984》两本论文集,对电影美学进行深入研究,并初步构建起体系。
1984年,钟惦棐主持召开“中国电影评论学会首届年会”,与会专家学者从美学、心理学、社会学、观众学等多个角度,对电影艺术进行了认真探讨,其中有不少是以往电影理论研究从未涉及的领域,对中国电影理论发展史和电影美学体系创建具有重要意义。
正是在钟惦棐的大力推动下,中国电影美学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了极大发展,显露出宽容通博、自成一体的大家气象。钟惦棐提出的关于中国电影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创见和新的命题,他的现实主义的美学情怀、深厚浓郁的人民情怀、鞭辟入里的电影评论与批评见解,对中国电影美学体系建设、新时期中国电影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1987年3月20日,钟惦棐病逝于北京,享年68岁。
参考资料
钟惦棐.中国作家网.
钟惦棐.中国作家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9 09:19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