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嘴林鵙
鸟纲动物
钩嘴林鵙(学名:Tephrodornis virgatus):体长20厘米,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灰褐色而似鹃鵙的鸟。雄鸟上体灰褐,头顶及颈背灰色(雌鸟与背同色),有一深色宽阔的贯眼纹从嘴基经眼到颈侧。背灰棕色或灰棕褐色,腰白色,两翅和尾达棕色或棕褐色。雌鸟上体褐色;腰及下体白色,胸沾灰棕或灰褐色,嘴尖端带钩。虹膜黄至褐色;嘴及脚黑色。
形态特征
雄鸟额、头顶至后颈灰色,有的羽干沾褐色。背、肩灰棕色或灰棕褐色,腰和尾上覆羽白色,尾棕褐色或褐色,羽缘和先端棕色或棕黄色。翅上小覆羽、中覆羽、大覆羽和内侧飞羽灰棕色,其余翅上覆羽和飞羽棕褐色且缘以棕色(海南亚种)或两翅褐色或暗褐色,大覆羽和飞羽大都缘以棕色或茶黄色,内侧飞羽先端和外翈较浅淡(华南亚种)。额基黑色,眼先、眼周、耳羽亦为黑色,彼此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宽阔的黑色贯眼纹,并向后一直延伸到颈侧。颏、颊白色或灰白色,喉、胸灰葡萄褐色或喉、胸白色而略沾淡右棕色(海南亚种),其余下体白色。雌鸟和雄鸟大致相似,但额和头顶不为灰色而与背同为灰棕褐色或灰褐色。贯眼纹黑色亦较浅淡、黑褐色。
虹膜褐色、沙黄色、黄绿色或棕褐色,变化较大。嘴雄鸟黑色、雌鸟褐色,嘴先端弯曲成钩状,和伯劳嘴相似。脚灰色或黑色或达蓝色或灰绿色或褐色,变化亦较大。
大小量度:体重♂33-49克,♀32-47克;体长♂180-235毫米,♀184-235毫米;嘴峰♂11-13毫米,♀11-13毫米;翅♂110-127毫米,♀109-124毫米;尾♂75-98毫米,♀74-96毫米;跗蹠♂18-23毫米,♀18-22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常绿阔叶林、次生阔叶林、雨林和季雨林,也出没于针阔叶混交林和林缘疏林地带。
生活习性
钩嘴林鵙为留鸟,不迁徙。华南亚种为不常见的低地留鸟,于中国北纬25°以南地区;海南亚种为海南岛的留鸟。常成对或成3-5只的小群活动,有时亦见成30-40只的大群,多在树木的中上层活动和觅食。活动或觅食时彼此分散开来,并通过彼此不停的鸣叫保持联系。
叫声单调嘈杂。重复的wit wit wit…声,响亮的chew-chew声,不连贯的噪音kee-a, keea或粗哑的chreek-chreek chee-ree或chee-ree-ree…che ree reeoo-reeoo声。当从一处移至到他处时,常有一鸟先飞,然后其他鸟跟着飞去。
主要以昆虫为食,种类有甲虫、蝽象、蜂类、蛾类、蜻蜓、蝇类、叶蝉等鞘翅目、半翅目、膜翅目、鳞翅目蜻蜓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尤以鞘翅目昆虫所占比例较大。
分布范围
原产地:孟加拉国、不丹、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
区域灭绝:新加坡。
中国主要分布省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营巢于森林中树上,巢多置于树水平枝或枝杈上。巢呈浅杯状,主要由枯草茎、草叶、细枝、苔藓、地衣等材料构成,内垫有细草根。每窝产卵2-4枚,多为3枚。卵天蓝色或白色而渲染有绿色,被有黑褐色、浅褐色或淡紫灰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3.2-25毫米×18.5-19.5毫米。雌雄轮流孵卵。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359项)。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参考资料
钩嘴林鵙.Oriental BIRD IMAGES.
Tephrodornis virgatus (Temminck, 1824).Avibase - the world bird database.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3 07:24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