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厝村,位于东经118°53′47″,北纬26°34′35″,居于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大桥镇西南方与坑头村毗邻,东接中村村,西与潘厝村相连,南与山界圪村交界,属古田县政府管辖,距县城30公里。
【历史沿革】
元朝期间,中华民族被分为一三六九等,汉族最低等,饱受奴隶般压迫之苦的钱氏先民们迁居至鹤塘。明成化八年(公元1465年)始祖淑珪公(唐末吴越国王钱镠后裔)由宁德洋中经鹤塘南洋辗转迁徙至钱厝村仙亭山附近山林定居,据史书《钱公佳城》记载,在仙亭山附近形成如:渔池丘、杨厝坪、店子下、门下垅、胡厝、上红存等大小村落三十余个,大小村落经过上百年的人员往来与融合,至明朱祐樘年间逐步形成钱厝村一个村落。至清乾隆以后人口才逐渐增加,始设保、甲制度,隶属于古田四十四都一保,又称“枫树垅境”,因当时全村纯一姓“钱”,故以姓氏为村名。
清末民国时期,钱氏华侨的先民们受移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即前清光绪年间闽清孝廉黄乃裳先生的影响,追随黄港主策动的开发英殖民的婆罗洲、诗巫、实兆远等马来半岛(即:沙拉越和美以地区)。钱厝村人背景离乡,漂洋过海来到异国他乡,为了生计克服重重困难,辛勤劳作,他们不但使自身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也促使其侨居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他们通过辛勤的拼博和智慧,付出了数不尽的汗水和泪水,终于在南洋站稳了脚跟,他们在其侨居国首先由橡胶业起家,逐渐积累财富,之后逐步涉足商业、木材、金融等各个领域。他们常怀着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数十年来,钱厝华侨乡贤为故乡的古田社会各界,如:医院、学校、交通、宗教等各个领域的捐款不计其数,如前辈先贤钱克明、钱惠光、钱本统、钱海俤、钱本干等。钱厝村是闽东有名的侨乡,钱氏华侨旅居海外及其后裔的人口超过祖籍地钱厝本村的总人口,达到2400多人,占闽东侨乡之首。钱氏华侨及后裔子孙遵照钱氏祖训“化家为国”之道,为祖国的建设与繁荣献出了他们的爱心。
民国32年日军占领福州,钱厝村民钱玉光带领抗日游击队在闽侯县大湖和小北岭一带抗击日军。
解放初期,古田散匪猖獗。
钱玉光积极参加剿匪工作,1951年钱玉光参加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为省民革委员。土改时被选为古田县土改委员会委员,1953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任命为古田县人民政府委员,1954年当选为古田县人大代表,古田县政协第一届至五届委员。并先后任古田县电灯厂、古田县酒曲厂正副厂长。
【自然资源】
钱厝村平均海拔820米,临水溪从村中潺潺流入山谷,形成气势磅礴的凤尾瀑布,山谷中峰峦叠嶂、风光秀丽,传说中
临水夫人陈靖姑常在此山中行走。因山中盛产药材,钱厝村也有如钱长超、钱仿周、钱顶骅夫妇、钱敏心、钱本镠、钱静父女祖孙四代,钱昌叔、钱华田夫妇,钱陈敏、钱陈饮、钱陈群祖孙三代,钱林、钱献、钱丹父子,钱南方、钱民叔侄,钱华青夫妇等钱氏医学世家。
【经济】
钱厝村村民日常生活以农业为主,经济来源以大量发展古田支柱产业食用菌,本村也盛产各种水果,桃、李、油柰尤为出名。
全村共有137间银耳生产房,年产226万筒,约40万斤左右,产值约720万元左右。
全村共有芙蓉李300多亩,年产6万多斤,产值11万元左右。
此外,古田县雨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10余户,拥有技术人 员3名,管理人员18名,带动种植面积180余亩。主要种植无花果、 桑葚、布福娜、百香果、覆盆子等八大系列水果。
【风景名胜】
钱来山风景区
钱来山风景区,总面积1000多亩,与千年临水宫一脉相承(直线距离1.2公里),平均海拔820米,夏季从早到晚均温27℃,是福建又一媲美鼓岭的避暑胜地。 钱来山是《山海经》中躺在银子上的山,是1500年间生产了6位神仙的地方,是用铜钱铺路的中国钱文化山水旅游风景区,景区由有钱谷、樱花谷、820山谷、飞瀑谷、荷花梯田、谷里农场组成。还有玻璃钱道、樱花步道、长情台、有钱路、凤尾瀑布、儿童乐园等网红打卡点。
屋里厢民宿
屋里厢民宿占地面积约1550平米,总投资400万元。由原先废弃的民国时期钱厝学校改建,保留了原建筑最具特色夯土墙体,使室内冬暖夏凉,置身其中,深感先人的智慧。整个建筑格局修旧如旧,最大程度保留原建筑风格,为保证结构稳定,通过特殊的现代工艺设计内部钢构支撑,保证之后的使用安全性及舒适性。一层作为文创中心、餐厅、影视室、茶室、书吧,主要作为健康生活方式和文创活动的场所;二层作为住宿区,主打山间物语、披星戴月、水漾生活等民宿体验宿舍;三层观星天台,由于山顶空气洁净,几无污染,夜观繁星、唾手可得。院外露天平台,占地面积约300平米,可同时容纳百余人休闲娱乐,一侧俯视山谷,三面古树环绕,四周鸟叫虫鸣,不但是文创人员采风交流、灵感创作的绝佳场所,也是游客休憩品茗、晨练瑜伽、露天电影理想场地。
“屋里厢”的前世今生--
上世纪60年代末,一批古田知识青年积极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伟大号召,来到了钱厝大队,与当地村民打成一片,共同吃住劳作。再穷不能穷教育,他们没有把县里下拨的知青安置费为自己修房建屋,而是将这笔费用也积极投入到了正在建设的钱厝学校之中,校舍建成后这群知青便与教师们一起吃住在学校里,彼此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钱厝学校也成为了当年这群知青们的集体记忆符号。
2017年,机缘巧合之下来自上海、威海、福州等地的几位青年和从钱厝走出去的一批年轻村民结伴游玩之际,被钱厝的山水和风土吸引,便萌发了做一间民宿的念头。在习主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振兴农村”的号召鼓舞下,他们数次考察,决定接过老一辈知青艰苦奋斗的接力棒,再次上山下乡来到钱厝村,投入巨资,打造乡村旅游基地和精品民宿,为建设美丽乡村积极贡献力量。于是,荒废多年的钱厝学校“知青房”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民宿命名为“屋里厢”,旨在让多年前在此贡献过红色青春的知青前辈以及每一位游客都能找到回家的感觉。
让脚步慢下来,细细品味这山、这水、这人…
这厢有礼了。
仙亭殿
仙亭殿是当地香火最旺的财神庙,这里有着很多关于仙亭殿的传说。相传在开垦仙亭渠及建村过程中受到神仙化身的外姓马仙奶、蔡仙姑、马元帅、马七仙公、葛仙姑的护佑才取得成功,遂公元1488年弘治元年,后人为纪念他们几位的开渠建村之功,在瀑布边建了一座殿,命名仙亭殿,供奉马仙奶、蔡仙姑、马元帅、马七仙公、葛仙姑五位仙人。
仙亭殿始建于公元1488年弘治元年,后经过数百年的风吹雨打,在新中国解放初年受台风影响倒塌,后因古田籍钱氏海外华侨曾在仙亭殿求财后如愿在南洋发家致富,遂于90年代返乡还愿修复庙宇。时光进入新世纪10年代,本村钱氏子孙钱素俤在仙亭殿诚心祈福后不到三年生意兴隆,业务遍布国内外各地,回乡还愿重建仙亭殿,升华了往日容光,并继续保佑钱厝村所在地与外迁国内各地及东南亚的钱氏子孙。2018年,本村钱氏子孙钱小振回乡还愿,为仙亭殿开山路、修栈道、种花草,遂得钱来山风景区。
【特产美食】
银耳
世界银耳看中国,中国银耳看古田,钱厝村作为古田重要的银耳种植基地,生产的银耳供销海内外。银耳作为传统的保健食品,含有人体必需的7种氨基酸,其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结构符合现代人的消费潮流。钱厝村的银耳美食品类丰盛,如即食银耳冻干、银耳炒蛋、银耳火锅等,口感爽滑,鲜嫩无比。
黑番鸭
《古田县志》亦记载:古田黑番鸭又称瘤头鸭。具有生长快、肉质好等优点,群众视为滋补珍品。古田黑番鸭羽毛黑色,带有墨绿色光泽,主翼羽或复翼羽中带有少数的白羽;肉瘤颜色黑里透红,且较单薄;嘴角色红,有黑斑;虹彩浅黄色,脚多黑色。它具有体型大、生长迅速、耐粗饲、易肥育、肉质鲜美、肥肝性能良好等特点,古田群众视其为滋补身体的珍品。古田黑番鸭是古田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古田人民养殖黑番鸭历史悠久。据《宁德地区志》中记载:古田黑番鸭,主产于古田、屏南两县,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就有饲养,公鸭平均体重3.2公斤,年产蛋85~130枚。
柿丸
古田柿子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成份,并且止血润便,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血压,解酒毒,利尿消肿;柿霜能治喉痛,咽干、口舌生疮;柿蒂可治呃逆及夜尿症等医治效果。 古田柿子生产历史悠久,距今有300多年历史,主要分布在海拔在400-900m的山地上。主要名优柿子有鲜食品种有八月黄、鸭蛋柿、灯笼柿。加工柿丸的品种有桃圆柿、山虎棠。 古田柿树适应性强,管理粗放,产量高,寿命长,祖上流传下来200余年的大树在钱厝村比比皆是。柿子果实色泽鲜艳,果形美观,肉质松脆甘美或柔软多汁,含糖量高,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柿丸,畅销沿海各地,为沿海渔民出海进补的珍品。
所获荣誉
2021年11月,被福建省爱卫办列入“福建省卫生村”拟命名公示名单。